APP下载

老年人该不该和儿女同住

2018-06-25周军

老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家庭婆媳儿媳妇

周军

人老了,如何安排自己?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安排。现在,不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越来越多,单住或者住老年公寓的老人也多了起来,但是帮助照看第三代的也很多,和小夫妻同住的也不少。

有对小两口,因为老人,竟闹到要离婚的地步。母亲早年丧夫,一个人把儿子带大。儿子在大城市落户,想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可是儿媳不愿意,希望能保持小家庭的独立空间。彼此冲突起来,老人待不下去,只能回到自己家里。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子代依赖父代建家,父代依赖子代养老。从历史上看,传统的孝道与宗法社会相配套,慈顺代替着法律控制,孝悌代替了社会保障,维系着宗法社会的内在结构。这种超稳定的家国同构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渐被打破。在现代社会,如果把晚年寄托在子女的孝心上,四个老人,一对小夫妻,这种关系要协调好着实不易。

儿子有孝心,实属难得,但老人不能把儿子当成自己的心理依托。小两口的生活方式与安排未必与老人一致,兒子坚持的结果未必就好。无论是经济支出,还是作息安排,都可能存在代际冲突,有时甚至会连日子都过不下去。如果把彼此之间的不一致比喻成噪音扰动,那不妨打个隔断。有了相对的空间距离,各自过各自的生活,问题可能得到缓解。不住在一起,不等于不能得到儿女的照顾。如果能彼此住得近一些,相互尊重与体谅,老人和孩子可能都会过得快乐。

婆媳二人同爱一个人,一个付出的是母爱,一个是情爱。横刀夺爱有可能是婆婆对儿媳最大的不满。当然除了传统的家族观念之外,还存在权利关系问题。如果公婆觉得帮助儿子娶了儿媳,买了房子,出了聘礼,就有权利有资格插手儿子的家事,指手画脚,显然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而儿媳妇享用了公婆无偿提供的房车和大额彩礼,结婚之后,反倒希望老人出局,不要插手小家庭事务,而一旦有了孩子又希望婆家能出钱出力,这也不公平。老人和儿女都得正视时代的转型,改变自己的观念,否则难免会激化矛盾。

现在能靠一己之力成家立业、养育后代的年轻人太少了。更多姑娘是没房、没钱不结婚,不想冒险,不想担惊受怕。因此,靠举家族之力买房成家的,不在少数。而结婚之后不愿意和老人在一起,觉得诸多不便,把婆婆定义为刁难、啰唆、守旧、多管闲事等的儿媳妇也为数不少。这种情况,寄希望于儿媳妇做出改变,估计也很难,公婆不妨得体地退出,放手让儿女独立过日子,这个道理要自己想明白。

并非没有婆媳相处不错的。朋友处熟了,都能彼此互通有无,更何况是婆媳,如果各自能善待对方,不那么强调权利关系,各自经济独立,能求同存异,未必非得刀剑相向。彼此处事有分寸,在两代人心底用彼此尊重这个隔断护着,投桃报李,也会亲情浓浓。

由是观之,老年人到底该不该和儿女同住,有赖于大家庭的实际情况,有赖于两代人之间充分的尊重与沟通。

猜你喜欢

小家庭婆媳儿媳妇
儿媳妇比女儿还贴心
聪明媳妇
“小家庭年夜饭”在上海走俏
爱画画儿的你,叮当等你来哟
聪明的姑娘
《玲珑》杂志对大家族的抨击和对小家庭的向往
浅析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点的嬗变
称砣
合理调解婆媳矛盾 聪明男人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