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忧不惧”与人生“三戒”

2018-06-25张崇琛

读书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戒颜渊弟子

张崇琛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又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实际上,这都是他的夫子之道。从医学上来说,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而忧愁被认为是伤肺的,恐惧被认为是伤肾的,都于身体不利。孔子为何能做到“不忧不惧”呢?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意思是说,自己问心无愧,哪里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是的,孔子一生,无论对民族、对家国、对亲朋、对弟子,都可以说是问心无愧的,所以他也不曾有过“忧”和“惧”。即使在周游列国途中,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国的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也泰然说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这“三戒”既是修德的座右铭,同时也是养生的至理名言。因为人在少年之时,身体、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若迷恋色情,放纵欲望,只会给身体带来损伤,甚至造成终身的遗憾,所以此时一定要戒“色”。壮年时,“血气方刚”,往往会一时性起,与人打斗,轻则肢体损伤,重则造成残疾,所以此时要戒“斗”。到了老年,一切器官、功能都处于衰弱状态,此时人已经经不起折腾,倘若贪得无厌,患得患失,殚精竭虑,只会催生各种疾病,从而加速衰老与死亡。所以人到了老年,绝不可贪求名誉、地位与财货,只能让生命在平淡与自然中得以延伸,如同江河缓缓汇入大海那样。

(选自《寻根》2018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三戒颜渊弟子
“君子三戒”皆养生
读书“三戒”
是谁害了颜渊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