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探讨

2018-06-25吕森岩

中国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事业单位创新

吕森岩

【摘 要】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这种发展趋势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本质上分析仍然受多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所以需要加强对其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打破传统模式,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创新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创新

从属性上分析,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属于公益性组织,因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方法缺乏新颖性,这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借鉴其它企业的管理模式,而这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往往不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甚至还会导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在新时期需要积极分析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创新变革,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

一、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法

从理论上分析,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主要是指借助于相应的科学技术与手段,实现对资金运行与资金管理的控制。就目前而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是以部门为单位,针对特点进行规划,实现各项事务的统筹安排。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会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其整体性遭到破坏,并且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预测,导致误差的出现,影响企业资金运筹,无法保证资金管理与事业单位的同步进行。

二、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1.创新意识欠缺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面临挑战与压力,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会计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其执行者却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现状,开拓新的管理办法,打造管理会计新趋势。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现阶段有诸多事业单位仍旧墨守成规,采用已经不适用当前发展模式的老方式、老方法,导致管理会计工作受到影响。与企业相比,大多数企业已经采取了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并轨的模式,可推动财务的透明化,但是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却没有实施,所以无法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执行效率欠缺

正如上文所言,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组织,具有非营利性,这种情况下,很多工作人員无法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激情,并且大多数服务窗口形同虚设,办事效率过低,长此久往也会对会计管理工作造成制约,无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甚至还会延伸各类贪污问题,甚至还会对日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造成影响。

3.监督管理欠缺

只有真正保证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创新变革,但是在当前的管理会计工作中,却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工作缺乏规范性。另外,从属性上分析,会计工作是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因为缺乏监督与管理,大多数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趋于形式化,存在各方面的漏洞,尤其是在发生逾越规矩的行为方面未得到有效控制,不合理现象与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账外的资产无法得到保证,资金也会随意挪用,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造成制约。

4.管理会计人员素养欠缺

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管理会计人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综合素养推动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创新变革,但是因为管理会计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专业性极强,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掌握结构、职业素养等有着较高的要求,现阶段,因事业单位缺乏培训与再教育或门槛过低,裙带关系严重,导致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法创新对策

1.实现理论的创新

第一,要实现思想的创新,在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只有保证管理会计方法的完善性,才能提高企业发展与进步,推动管理会计走向成熟。在时代的不断变革下,科学技术与社会得到创新变革,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需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步伐,管理会计人员与管理层人员需要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管理会计方法的重视,实现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切合,保证管理会计与大环境相互融合,这样在提高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的同时,也可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二,要实现理论的创新。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法创新中,理论创新占据重要作用,且具有指导性。此外在新时期事业单位所采取的传统管理会计模式需要积极摒弃,并对其理论进行深度剖析,融入全新的元素,将信息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等理论融入其中,为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比如可以采取系统理论提出综合性概念,对会计对象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加以分析,由此实现会计对象系统的整体优化,当然在新时期还要积极摒弃传统的理论模式,加强对创新理念的应用,比如在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经济学理论会得到应用,但是该理论缺乏创新性,无法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相互结合,所以笔者认为需要在实现理论创新的同时对社会环境加以关注,并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创新理念,真正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法的有效变革。

2.降低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业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完成产值而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方法的集合体。其中,需要满足客户的基本要求,形成整体,产生作业链,并严格按照作业的产值与消耗之间的差值确定增产作业或不增产作业。从目的上分析,作业成本法主要是消除不增产作业,以此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这种方法是对顾客价值以及事业单位增值率衡量的关键所在,对此笔者认为在新时期需要对作业成本中的成本加以控制,保证作业成本中间接成本的可控性,实现成本控制方法的创新。

3.实现实践创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法创新的主要力量,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方法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实践创新的认识,首先需要对所采取的技术进行创新。在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对财务信息进行整合,这种情况下对处理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采取传统的辅助工具往往会出现误差,甚至导致决策出现失误,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新时期需要实现技术的创新,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为数据的分析与预测提供保障,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其次还需保证管理会计形成完整的整体与系统,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资金管理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办事效率,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有一点是在资金管理方面要实现成本管理内容的创新,加强对资金的合理利用,发挥出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与优势。

4.采取会计委派

所谓的会计委派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统一委派的管理会计方式,其中相关政府需要积极设立管理会计机构,并且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委派、考核等进行负责。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需要遵循岗位定编、人员流动、工资统管、持证上岗,除此之外,还需要实施会计统一管理,要从经济利益、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服务,保证独立核算,做好会计服务、审计业务等各项工作,虽然说会计委派优势众多,事业单位会形成多级有效管理,在提高工作透明度的过程中也可提高办事效率,甚至还可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缺陷,比如委派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缺乏协调,导致会计工作受到阻力,并且会计委派制还缺乏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方面仍旧采取传统的理念与方式,则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还会与实际相互脱节,导致事业单位发展受到影响,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对管理会计方法的认识,实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创新、降低作业成本等,如此才能实现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管理会计水平,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关颖.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22):11-12.

[2]陈海涛.从案例审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J].经济研究参考,2016(47):73-75.

[3]柳珺.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民营科技,2014(10):206-207.

[4]刘繁荣.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5(08):42-44.

[5]徐东波,凡星,王怡昕.管理会计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中国农业会计,2015(10):38-41.

[6]苏旭红.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61-62.

[7]郭永清,朱丹,李扣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调查研究[J].新会计,2016(09):6-10.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事业单位创新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