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6-25李雅雪
李雅雪
【摘 要】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趋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其中财务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财务内控制度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題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及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通常包括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两方面,其中制定制度是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第一步,对于整个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内控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涉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收支及资金管理的所有经济事项, 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证。因此,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能够使财务流程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真正体现财务的监督职责,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更加合法合规,有利于规范单位领导的经济行为,进而能够减少财务腐败的发生。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财务信息收集和记录过程更加真实准确,从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为单位领导正确的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比较薄弱,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基础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新出现的经济业务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方面去考虑处理,上级的指导意见有时也是模棱两可,从而导致在业务处理上随意性较强,缺乏一致性,以至于造成基础数据不真实;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由于政府行为、地方行为干扰比较多,没有较为规范的流程,致使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责任无法划分清楚,会计人员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去做,只能根据以往经验摸索。
2.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不同的业务环节组成的,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也在加大力度完善预算管理工作,但由于现有的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无法正确引导和传达预算的理念,导致虽然设置了预算管理部门,但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另外,由于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偏低,预算编制整体质量较差,同时领导在预算的编制、执行等过程中又过多的干预,从而导致预算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控制与监督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有其特殊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从大的环境来说,整体较差,上级部门无法为下级单位提供很好的指导,基层单位自己摸索前行,缺乏对数据的分析与对未来事项的前瞻性,也导致预算管理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应有的控制与监督作用,进而影响到了财务管理工作效果。
3.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领导的过多干预及过多的政府行为,使得内控制度的实施过程往往会出现“形同虚设或特事特办”现象,无法体现出内控制度的制约性。在这样的形势下,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就无法得以实施,也就无法真正的对财务管理过程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内审人员本应是财务内控制度制定和检查执行监督者,责任人,起着制约、监督财务工作的作用,作用无法体现,也就没有人愿意投入精力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基本由财务人员兼任,或者根本没有内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无法真正地体现其独立性,也就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对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督作用。
4.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好的管理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大部分单位没能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了制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财务内部控制效果较差。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无法得到落实。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过程中由于人员编制问题,仍然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也极易产生腐败。另外,财务管理人员内控知识不足,缺乏相应的会计技能,难免会导致工作上出现疏漏,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5.单位财务内控意识欠缺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上至管理人员,下至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足够认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人对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理解不够透彻,不够全面,将财务内控简单地理解为财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将财务内控管理同单位的决策及管理工作分割开来,财务部门只有财务管理的职责没有经济决策的权利,也就是说否认了财务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安全与公平。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财务人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有效推动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控执行的效果。在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还是主要依靠人来完成。行政事业单位也不要固步自封,应顺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财务人员学习新的财务制度、新的财务知识,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财务人员的应变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才能够使财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需求,才能承担起推动财务内控制度更好落实的责任。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预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单位的财务质量,杜绝重大财务纰漏现象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单位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细具体,预算管理完成以后,能够知晓每一笔重要资金的去向及具体的金额,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支出,避免浪费现象的产生。完成预算编制以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预算编制中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投入使用过程中要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每一项重要支出都在预算控制范围内。如果出现突发情况,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决策,做好预算调整,尽可能做到资金流向基本上可控。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合理配置内审机构及人员。在经济业务不太复杂的单位,也可以不用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但要有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抽查单位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对与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部门的重要风险点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领导,进行解决。
4.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及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优化财务流程,按照需求合理配置财务人员。同时,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行政事業单位也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明确岗位分工,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岗位相分离的原则,确保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序进行。推动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实现“监督有重点、管理全覆盖”。
5.加强单位员工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要想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首先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的所有人员财务内控意识增强了,最终将建设成一个能够高效运行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可以促进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规范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单位领导人有了较强的内控意识,才能在工作过程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财务内控工作,才能向单位内部各个部门、每个员工准确传达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才能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水平。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创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才能提高全体员工参与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经济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也是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与落实。通过提升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单位领导人的财务内控意识,强化单位内部审计监督职责,不断完善单位预算制度、财务制度,达到提升内控管理水平的目的,在不断地创新和变革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建设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7(33).
[2]周琛,李治堂.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探讨.Commercial Accounting,2017(06).
[3]王波.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2017(32).
[4]崔珑芸.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4 ).
[5]邵长爱.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