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2018-06-25郑艳丽
郑艳丽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阅读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语文教师确定与安排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确定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确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熟悉并把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初中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及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初中语文总教学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阅读教学目标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把握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符合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等。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才不会过于肤浅或过于深奥,让学生无所适从。
二、明确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寻找阅读篇目之间的联系
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体系。如果我们教师能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同时整合每一个单元中所选的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注重分析每篇课文与本单元其他课文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不同点、侧重点、难点等。这样通过把每个单元中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整合后再品味、赏析、感悟课文,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与同情,启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同情心。阅读本单元的文章除了让学生感受人世间形形色色的“爱”,感受故事中人性的善良,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让学生对普通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联系描写“小人物与平民”生活的一部名著——《骆驼祥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普通人”的形象特征。设计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入手,随着情节的推进,逐渐认识祥子、刘四、虎妞、小福子、曹先生、孙侦探等形象。通过探讨祥子、小福子这样有代表性的“普通人”的命运,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阅读,丰富他们观察“普通人”生活背景的视角。
三、根据学生差异、学生认知过程来设计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动机意志、认知结构、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按照分层递进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既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提高语文教与学的水平。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整体感知→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迁移运用”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和逻辑顺序,而区别仅在于由于学生学习的年段不同,教学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如初一年级着重培养“整体感知”的能力,初二年级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的能力,初三年级着重培养“鉴赏评价”及“迁移运用”的能力。各个年级段围绕其重点并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就体现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突出训练的重点,又注意教学内容、各种能力目标的相关性和综合性,这是抓好现代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符合新课程理念,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养成学生的完整人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高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