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永志载人航天工程的『大总师』

2018-06-25刘驰

乐活老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总师航天员载人

文/刘驰

中国航天过去数十年,如果没有一批杰出之士,是不可能有今天的;而今天的中国人要想飞天,倘若没有一批大师级的科学家,同样也是绝无可能的!

载人航天工程批准后,谁来担当载人航天工程的“大总师”,是当时中国航天人比较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也是国防科工委、航天部以及中央反复考虑的一个问题。

所谓“大总师”,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显然,“大总师”这个角色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而必须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具有大智慧的大师级的大专家、大手笔!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考察,决策者们把目光聚焦在了王永志的身上。

1992年11月1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王永志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1994年,62岁的王永志从航天部紧急调入国防科工委,直接授予少将军衔。在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上,授予将军军衔的科学家有两位,一位是留学美国的钱学森,一位就是留学苏联的王永志。

农家少年立大志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儿时的王永志是个苦孩子,从小下地干活,长到6岁,还不识字。6岁那年春节,父亲买了一堆旧报纸回来,让王永志把它糊在墙上。王永志第一次看见报纸上的汉字,却不认识。那天雪下得很大,王永志看到了窗外十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在雪地里欢天喜地打着雪仗。这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于是他想,要是有一天能和他们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念书,该有多好啊!大哥看出他的心思,就和父亲商量让他读书。

第二天,大哥将王永志带到一位老先生家,求老先生收下王永志让他读书。王永志当时还没名字,老先生瞄了王永志一眼,慢慢悠悠地说道,我看这孩子挺有志气的,就叫王永志吧!

1950年,王永志到沈阳念高中,他的生物老师王学谦很有学问,课讲得特别好,对他很有吸引力,于是农家出身的王永志便有了第一个愿望:将来当个生物学家,为家乡的农业生产服务。不料朝鲜战争很快爆发了。

王永志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飞机侵犯辽东,老投炸弹,老搞空袭,学校根本无法上课。过了一段时间,沈阳机场出现了苏联的“米格-15”飞机。“那飞机太吸引人了,给人撑腰壮胆,很争气!我就想搞国防,想搞飞机设计。”

留学苏联制导弹

1952年,王永志如愿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5年,又到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飞机设计。1957年秋,聂荣臻带领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谈判,中苏正式签订协议。当日,王永志接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通知,有重要领导要接见。

据王永志说,那天去了大使馆后,才知道接见他的重要领导就是陈赓大将,陈赓告诉他,苏联答应为中国培养原子弹、导弹专业的留学生,从现在起你就要改行学导弹了。“让我从飞机设计专业转为导弹专业,而且就我一个人。苏联1956年洲际导弹就发射成功了。由于导弹专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专业,尽管中苏之间当时还是‘同志加兄弟’,可在保密要求上依然十分严格。我们每次上课,都是空着手去,空着手回,进了教室,再发笔记本。下课时,由班长统一收回笔记本,等下次上课时再发给你,一律不准带回宿舍。如果你想去复习,就先到保密科,拿学生证登记,借出你的笔记本,看了后再还回去。所以为了能记住一些东西,我被迫强化自己的记忆,该记住的东西就死死把它记在脑子里。1960年,我回国在火箭研究院实习,正赶上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我是6年制的,还有一年才毕业,却回不去了。这时,我的女朋友毕业了,我想中苏关系闹成这样,反正我也回不去了,那就结婚吧!我俩就结婚了。没想到刚结婚4天,周总理就在中南海召见我们,说中苏关系虽然破裂了,但导弹专业不能断。之后,中国政府又与苏联政府交涉,最后苏联同意让少部分同学继续回去学习,但每个系只能派一个。我们系最后定了我一个人,这样我就又回到苏联学了一年的导弹。”

离开苏联前夕,王永志有不少资料数据需要带回国。当时苏联当局是不会轻易让人带走任何资料的,有的重要数据,他就反复背下来,搁在脑子里。所以1961年回国后,王永志被分到了中国火箭研究院从事导弹与火箭的设计工作,上班第一天,领导就向他下命令说:“王永志,你先不要上班了,你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把脑子里的东西抠出来!”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边整理笔记,一边绞尽脑汁,使劲回忆,把在苏联装在脑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大胆实践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项目。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听取论证组对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汇报后,做出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要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把载人航天搞上去。

1992年11月,王永志正好60岁,他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花甲之年能在技术上领军,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令王永志无比振奋。

王永志把确保航天员安全,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首要难点和核心技术工作,在航天员安全性设计的各个环节,他要求各系统采取比世界其他载人航天器更周全、更完善的安全措施。

在研制方法上,王永志认为国外大量载人航天飞行已经证明,人类是可以适应超重和失重环境的,只要我们的火箭和飞船符合设计要求,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

王永志决定在无人飞行试验中,不做大动物实验,研制能够比动物更真实模拟人类代谢规律的“拟人代谢装置”,考核飞船的载人环境,这样做使中国飞船跨越了大动物实验阶段,从无人飞行试验直接跨入载人航天飞行。

视各环节质量为生命

航天员返回阶段是载人航天飞行的关键环节,也是航天员罹难最多的环节。

载人飞船的回收对于着陆场的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各国对航天员返回的着陆场都极为重视。王永志考虑最多的是,要让中国的航天员平安降落在祖国的怀抱。

1993年2月初,王永志和赵起增将军率队开始对着陆场区进行地面详细勘察,在所有理论上适宜做着陆场的地方,先后组织了7次大规模实地勘察,历时101天。最终,主着陆场选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7.9人,其他条件也符合主着陆场要求,对保障航天员安全返回较为有利。

实践证明王永志的主着陆场选址是正确的。自1999年7月着陆场站部队首次进驻内蒙古四子王旗,迄今为止,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出色完成了11次“神舟”飞船的回收任务。

从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至今,中国已经有8位男航天员和2位女航天员遨游太空,并全部安全返回祖国。

晚年的王永志有一个很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养花。他家的阳台上养了很多花,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会逢人就介绍各种花的习性、特色、好处以及他的养花之道。那份欣喜,那份成就感,绝不亚于他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火箭和飞船!

猜你喜欢

总师航天员载人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西安航空学院承办航空人才港湾·航空梦工场“总师进校园”系列活动
从延安走来的坦克总设计师
我的航天员手记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以执着铸就成功——记航空工业昌飞AC313型号总师王珙珙
三代坦克总师祝榆生与惠安的情与缘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