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2018-06-25庞红立关东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庞红立 关东升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早期溶栓治疗改善梗死部位的血流灌注。临床一线溶栓的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等传统药物,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传统单一药物溶栓治疗短期效果并不显著,容易错过溶栓最佳窗口期〔1,2〕。近年研究显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传统溶栓药物溶栓治疗相比单用传统药物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3,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机械取栓成为急性脑梗死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但临床上关于机械取栓联合rt-PA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的报道较少,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证实。本研究分析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酯酶(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洛阳中心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纳入标准〔5,6〕:①患者症状体征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②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③无合并严重的肝脏、肾脏、肺等实质性脏器组织疾病;④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7,8〕:①近半月内有外科手术病史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③有严重先天性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等不适宜参加研究的患者;④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退热、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CT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血脂、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循环和营养脑细胞、营养神经等药物。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规格:25 mg×100 s)100 mg,1次/d,饭后温水吞服;rt-PA(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0001,规格:1.0×107IU/16 mg)静脉溶栓治疗,使用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超过依旧按照90 mg给药),前10 min取总剂量10%通过静脉缓慢推注,余下药液通过输液泵静脉滴注,1 h内完成。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前2 h内,每半小时观察患者血压、意识等基础生命体征状况,若出现不良反应,随即停止治疗,同时复查颅脑C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局部麻醉后行股动脉穿刺并置入6F动脉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通过导丝将Guiding送至梗死部位,安放支架后取出血栓,造影下观察无异常后撤回支架并拔除动脉鞘。治疗期间均加强护理,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溶栓后关注心电图变化和昏迷状况,患者苏醒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1.3疗效标准 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①治愈: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91%~100%,且症状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46%~90%,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肌力增加Ⅱ级;③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18%~45%,临床症状轻微改善,肌力增加Ⅰ级;④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18%,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指标检测 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血清 PON-1水平采用乙酸苯酯法;hs-CRP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Lp-PLA2采用上转发光技术测定;NSE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所有操作均符合实验室操作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评价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0分表示完全没有症状,6分表示死亡,1~5分表示症状逐渐加重。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分,主要包括进食、洗漱、穿衣、二便、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及上下楼梯等10项内容,根据患者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来评定,根据患者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和,分数越高表示缺损程度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8例)(χ2=6.12,P=0.0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ON-1均显著升高,hs-CRP、Lp-PLA2、NSE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PON-1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Lp-PLA2、NSE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下表同

2.3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mR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8,P=0.03),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n=41〕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手段主要是采取早期溶栓恢复或改善梗阻血管血流,进而恢复脑组织的血供及供氧,改善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细胞功能。传统药物主要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其主要药理学机制是通过不可逆性乙酰化环氧化酶(COX)-1中的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的羟基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虽然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具有一定作用,但其单一用药短期效果不明显,难以在最佳溶栓期达到显著疗效,最佳的用药剂量难以掌握及阿司匹林抵抗等问题逐渐成为临床上争议的热点〔9〕。rt-PA为第二代溶栓药物,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其激活,从而能够促进梗死部位纤维蛋白分解,进而恢复梗死部位血供和氧供。

随着DSA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实现了可视化,结合神经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通过DSA实现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成为新的治疗选择。与传统的抗凝药物和溶栓治疗相比,机械取栓的优势更明显,其能通过将血栓破碎并取出体外,从而快速有效地实现血管再通。在传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机械取栓,可以进一步减小血栓残留的风险,使患者血管流通进一步改善。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指标监测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10~13〕。PON-1是一种与HDL连接的钙离子依赖型酶蛋白,能通过抑制LDL氧化修饰和抑制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而实现粥样硬化的抵抗作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PON-1多低于正常水平。hs-CRP是一种炎症时相反应蛋白,可通过血液补体系统激活泡沫细胞形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多高于正常水平。血小板活化因子Lp-PLA2可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和LDL,并促成泡沫细胞形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PLA2多低于正常水平。NSE是一种神经内分泌型的可溶性蛋白酶,具有神经营养和保护作用,当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缺氧而损伤时,NSE释放到细胞外并通过血脑屏障入血。

本研究发现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血清PON-1、hs-CRP、Lp-PLA2、NSE 水平及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使用安全。

4 参考文献

1程奎山,戴益斌,谢军朋,等.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的干预作用〔J〕.海南医学,2016;27(19):3102-4.

2Zhao YY,Wang WA,Hu H.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lters the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 mouse brain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eurol Sci,2015;36(8):1463-70.

3李鹤婷,徐艳红,杨嘉君.rt-PA静脉溶栓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27):5087-8.

4Gurman P,Miranda O R,Nathan A,etal.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s (rtPA):A review〔J〕.Clin Pharm Ther,2015;97(3):274-85.

5雷 辉,常明则,王新来.超早期rt-PA动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8):1227-9.

6Rendón JC,González MV,Lora C,etal.Fibrinólisis con rtPA para hemorragia intraventricular.Reportes de caso en la unidad de cuidados intensivos〔J〕.Acta Colombiana De Cuidado Intensivo,2016;16(3):144-50.

7赵 伟,侯延伟,张合亮,等.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静脉溶栓和联合机械取栓的差异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2):179-81.

8Tomlinson JE,Byrne E,Pusterla N,etal.The use of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inous pleuropneumonia in horses:25 cases (2007-2012)〔J〕.J Vet Intern Med,2015;29(5):1403-9.

9吕兆阳,张佩兰.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7;39(6):860-4.

10李 莹,陈 辉,刘 楠,等.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13(2):76-9.

11Goertz O,Over H,Vond LL,etal.Prednisolone but not selenium and rtPA reduces edema and improves angiogenesis after burn in mice〔J〕.Burns Injur,2016;42(2):375.

12虞德明,刘 勇,易明亮,等.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6;37(12):1351-5.

13Mcdonald MM,Wetzel J,Fraser S,etal.Thrombelastography does not predict clinical response to rtPA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Thrombosis Thromb,2016;41(3):505-10.

猜你喜欢

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