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2018-06-25王清清
王清清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身体素质对于人们维持最基本的日常活动以及质量、劳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能力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学习技术动作的时候通过身体表现的形式把动作做好。同时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现代大学生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参加身体锻炼,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是学习任何技术动作的重要基础。为及时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本研究对淮北师范大学2013级、2014级、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整理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淮北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文献研究,输入关键词“大学生”并含“身体素质”,共搜索2118条数据结果(1992-2017.3月),筛选出篇名“大学生”并含“身体素质”的文献资料516条,为论文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以淮北师范大学2013级、2014级、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317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其部分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坐位体前屈数据的比较
由表1可知各年级男生坐位体前屈数据的比较:2015级>2013级>2014级。不难看出2014级男生的柔韧素质较弱,而2015级男生的柔韧素质较好且标准差值相对较小。2015级中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数较高,这与2015级多为体操专选项目的学生有关,他们的柔韧素质相对较好,使得2015级男生的整体柔韧素质较其他两个年级高。
由表1可知各年级女生坐位体前屈数据的比较:2015级>2014级>2013级。数据分析表明,年级越高,柔韧素质越差,但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数比男生高。根据技术课的安排来看,大一、大二女生的技术课程安排较集中,柔韧素质练习也较多,这也是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总体来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数都处于良好水平。
表1 体教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数据的比较
2.2 立定跳远数据的比较
立定跳远成绩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有利于运动中各项身体素质的表现。由表2可知,男生的立定跳远比较:2013级>2015级>2014级。其中2013级男生立定跳远成绩较2015级相差不大,而2014级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较2013级和2015级相差较大。分析得出,2013级男生和2015级男生的身体爆发力要优于2014级男生,其中2013级男生的身体爆发力最佳。调查的2014级和2015级男生中田径项目专选的学生较少,所以相关的立定跳远训练也较少。反之,2013级男生田径项目专选的学生人数较多。肥胖率的不断增加会对学生的跳跃素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有研究指出:由于体脂的影响,肥胖学生在参加运动时要克服的阻力大于其他学生,运动的困难性也使这些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降低。
表2 体教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数据的比较
综合男生和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可以发现一定的趋向性:2014级学生较2013级学生和2015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都呈现下降趋势。另外,2015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较2014级学生又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研究表明,“身体素质+专项”模式要优于单一“身体素质”模式,前者更利于肌肉爆发力的提升。
2.3 50米数据的比较
由表3可知男生的50米数据的比较:2013级>2015级>2014级。50米跑是反映速度素质的重要指标,2013级男生的速度素质要优于2014级和2015级男生。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的速度素质从2013级到2015级,整体表现出递减的趋势。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的50米跑成绩要明显优于2014级和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男生,但总体来看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8~13岁。另外速度素质中的动作速度和动作频率、移动速度的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均呈下降趋势,男性表现为先慢后快,女性表现则相反。
表3 体教专业不同年级学生50米跑的数据比较
速度素质是从事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重要身体素质。而淮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到2015级学生的速度素质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国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有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性下降是学校体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3 结 语
研究可知,淮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下降趋势。建议在学校扩招体育生的同时,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考核;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通过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监督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另外,通过“走出班级、走下网络、走进操场”“阳光体育”等体育活动,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出班级,走向操场,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学校体育之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切实加强自身身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今后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何强. 近20年我国身体素质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向[J]. 体育文化导刊,2017(2).
[2]张汉强, 颜素珍. 身体素质的概念阐释及其构成[J]. 社科纵横, 2008(11).
[3]刘世海, 刘劲松. 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干预的实证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4).
[4]廖婷, 郑伟涛, 李丹阳. 核心稳定性、功能动作与青少年身体素质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5).
[5]杨梦利, 娄晓民, 彭玉林, 王瑞娟,李岚, 郭蔚蔚. 大学生BMI与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