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中的“因任自然”
2018-06-24张旭光
张旭光
《庄子》思想浪漫恣肆,语言奔放不拘,整部作品洋溢着一股“因任自然”的风气。为此,庄子探寻到了至高无上的“道”,并以此为信仰。反观世俗,庄子对那些与“道”格格不入的人为之事心存芥蒂。在熙熙攘攘的现实中,坚持自己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然而在连自身都难以保全的情况下,对现实的无奈之情不可避免。《庄子》思想的精髓是其所主张的“因任自然”,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道”的信仰
庄子是有大格局的人,他看待问题的眼光是自上而下的,由本质到现象的。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地生活,而其中所遵循的根本,是“道”。“道”高于天,万物皆因其生。这里的“道”,是一种主宰,是规律的象征。庄子认为,“道”是实际存在却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物体,是抽象层面上的,却非主观臆造的,是与宇宙世界有着密切关联的。人们很容易地就联想到后来宋明理学中经常提及的“道”,二者的内涵有区别,这里不深入探讨,但是它们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绝对精神”。
由此,笔者想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华先民不着眼于一草一木去探求真知,而是上升到抽象的层面,追求本质的东西,擅长抓住“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极点,从头挖掘,归入无穷,完成以上任务再面对其他事情就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与庄子的思想体系完美契合的,庄子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大多是无能为力的,而且人的见识不能观起始、有局限,所以顺应自然只能自己慢慢去领悟“道”的真谛,一步步地接近,无名则为圣人,无功则为神人,无己则为至人。最高的境界是很难实现的,庄子也不能完美描绘出那样的状态,得寄托于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来实现,而这种“逍遥”的游行是不可能有一板一眼的行为准则来效仿的。这样的“道”看似不着实际,其实不然。它是关乎这个世界的,是贴近人类和其他一切物体的,是抽象而不虚幻的。肉眼不及,靠渐渐宁静的内心去洞察那些潜藏的光明。
二、对世俗的鄙弃
庄子信仰的是至高无上的“道”,从中学到的是因任自然的心态,这并不意味着庄子原本就厌弃现实,只是看到了人间世种种人为的不堪后,才越来越鄙弃世俗、寻求归隐。庄子认为,人活着不要有包袱,顺其自然就能无忧无虑。然而世间的人们都有太多的“放不下”,所以产生了私意,接着就在不间断的争辩是非、划定标准、评判功用当中消磨自己的生命。人们在一步一步地走近自己建造的牢笼,做得越多,越疲惫,圈子越小,越得不到自由。看不到崇高的“道”而只知道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面逞一时之能,是没什么意义的。
其实,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摩擦、驰骋了那么久,很少人能搞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吃一辈子饭,穿一辈子衣,索然无味;名和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积攒的再多也终有一天烟消云散。虽然搞不懂人生意义,但是人们大多是畏惧死亡的,是祈求长生不老的,因为不甘心赤裸裸地、无缘故地来去一遭,因为留恋呼吸的感觉和所创建的那些“成就”,哪怕再多吃几口饭、多说几句话。这些都是充满私意的梦,人们喜欢做梦,可是,万一人们所经历的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梦呢?成日毫无目的地忙忙碌碌,会让人感受不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也许会发问:这一切会不会是蝴蝶做的一个噩梦?如果走到生命的尽头,会不会大梦初醒、荒唐了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贪恋的人们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看不到自然的永恒规律,不明白自己的存在和消亡都是一个理所应当的过程,人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一切、享受这一切。
人步入少年,虽然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但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踏入青春,即使颇多烦恼,绚烂美好始终是花季的主旋律;青春远逝,不必留恋,因为自己已经经历过那些欢声和泪水,该把机会留给后来人,如果让你失去了记忆而再经历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青春过后,人生的奋斗才刚刚开始;人到中年,琐事繁多,因为肩上的责任多了,不能再悠闲度日,迎接你的是成熟的岁月;到了老年,在人生旅途上颠簸了几十载的身躯,出点毛病也是正常的,又何必苦闷埋怨。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人不能改变的,例如,只有一次生命、时间不会倒退。人们所要做的就是真切地活着,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感受自然带给自己的点点滴滴,可能会因不如人愿而辛酸流泪,却绝不埋怨懊悔,所有的经历都有属于它的价值。
庄子认为这都是“道”的安排,不必艳羡他人的一帆风顺,你生命里的荆棘丛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初始的疼痛,还有以后的坚韧。笔者觉得,这些经历有的像星星般闪耀,有的如黑夜般深邃,彼此相映,才能构成繁星满天的人生。平静地面对死亡,这是现世人生的彼岸,人类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你没有完成的东西可以靠后世子孙来接续。物质是一时的,而精神永恒!
三、对现实的无奈
在《庄子》作品中,“道”的信仰之光背后是厚重的無奈。庄子就像是从“天道”那里派来的信使,向世间的芸芸众生诉说宇宙世界的真理。然而,庄子势单力薄,唤不醒大家,还得去考虑保全自身,心中一定充满了无奈之情。纵观历朝历代的人们,大多是携取一点庄子思想的精髓,最终还是奔向世俗的琐事中,忘名的圣人可以数得出来,忘功的神人大概是凤毛麟角,忘己的至人也许就闻所未闻。
笔者认为,人们现在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庄子》里面所描绘的那种境界对于人们来说也许是可望不可即的。庄子说顺其自然,现实生活却离自然越来越远。年轻的时候忙于学业、忙于恋爱,成熟的时候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年老的时候又要忙于下一代的培养。我们就像是《清明上河图》里忙碌的人,庄子像是看画的人,他看到了一些端倪,却也无力改变什么,因为世俗有着强大的引力,人们不自知地成为其中的一员。现在的人们,习惯了脚踏实地,很少仰望星空,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天上的星星也渐渐被雾霾遮盖,除了与生产力之类的挂钩之外,人们对自然的兴趣已经不大。
《庄子》里的思想不能说全部正确,但是延续到了今天,一定有其合理性,其中也必定有许多潜藏的光明还没被人发现。所以,现在的人们应该努力地继承《庄子》,作出一些改变。不过,笔者觉得现在的生活也有它的合理性。柴米油盐固然鸡毛蒜皮,可一生未曾远足的家庭主妇仍能在这里寻找到属于她们的乐趣;高考固然令学子煎熬,可高考是青春记忆里不可抹去的色彩。
四、结语
人间世的条条框框对于除了“圣人”“神人”“至人”的第四类“凡人”来说也是不可改变的存在,是人们顶在头上的华盖,掀不开的。活在世俗中,做一些世俗要求的事情,大概也是一种另类的“因任自然”吧!就像科技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但是势不可挡,现在的人们很难抛下手中的手机和电脑,人们要考虑未来,却要活在当下,只能在享受科技带来福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弊端。笔者觉得,现在学习《庄子》更多的是塑造一种超脱逍遥的心态,做事而不沉迷,扫雪铲冰之前记得拍几张迷人的雪景图,旅游拍照发朋友圈之前用心欣赏沿途的风景。拿得起,放得下,来也悄悄,去也悄悄,袖里不带走一片云彩,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也不失为凡人的一种高境界。
(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