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18-06-24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考古的故事》
【美】埃里克·H.克莱因 著,林华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0月
这本书涵盖世界上20余处主要的考古胜地以及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这本书里,我们将看到埃及法老的黄金面具,希腊帕提侬神庙里的大理石雕像,墨西哥丛林中的祭献品……这些文物将尽可能客观地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过着怎样的生活、创造过怎样的文明,其中的一些文明又为何走向毁灭。
《废墟上的足迹——徐光冀考古与文物保护
文集》徐光冀 著
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
本书为徐光冀先生考古工作近六十年除专著外的研究成果汇集,分为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三峡和西南地区考古、综合论述、文物保护、纪念与怀念、其他七大部分,共收录作者研究性文章113篇,书后还附有著作目录及访谈笔录6篇。系统地梳理了徐光冀先生在考古及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脉络。
《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
青铜器研究》 张合荣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
作者较为系统地将贵州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作为整体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采用类型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同时通过对周邻地区相同或相似青铜器的横向比较,对贵州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进行了来源和相互影响方面的考察,以了解不同文化系统青铜器相互吸收和融合的历程。
《考古学入门》
【美】布赖恩·费根 著,钱益汇等 译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10月
本书以介绍考古学的目标为开端,探究了文化、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讨论了考古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并简要叙述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基本原则,总结了考古学家规划和研究考古发现并为子孙后代管理这份财富的一些方法。
《殷墟九十年考古人与事(1928—2018)》
唐际根、巩文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9月
本书意在以殷墟发掘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为中心,对殷墟发掘历史的全程做出评价。殷墟的田野考古实践,不仅促成了考古地层学技术的成熟,探索了器物整理的形态分类方法,也催生了首张田野考古的“发掘执照”。
《故宫的古物之美》
祝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4月
作者选取18件故宫藏品,以18篇散文讲述一件件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连缀起一部故宫里的艺术史,再现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作者笔下的“古物”通过一个时代的物质载体,折射同时代的文化精神。
穷物理
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与气候冷干事件
5000多年前早期中国文明形成的标志中,最突出的就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也都非常强势,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文明社会。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时中原地区文化相对低落,缺少可以和长江中下游以及海岱地区媲美的超大古城、豪华墓葬和珍贵物品。究其原因,当与其时的气候冷干事件有较大关系。这次冷干事件开始于大约距今5500年前,直至距今约5000年前,冷干程度达到顶点。岱海、黄旗海、公海、调角海等湖面降到前所未有的低谷,出现了冰缘气候,全新世古土壤之间也普遍出现了一个短暂、冷干的黄土发育期。这次气候冷干事件,使得原本敏感的北方地区植被退化,农业条件恶化,窑洞式建筑、石墙建筑的出现可能与森林资源的退化有关,骨梗石刃刀、细石器镞的突然增多表明狩猎经济成分的增加。越是偏北,生存条件恶化越严重,岱海—黄旗海等地一度出现文化“中断”,导致出现多次人群南移的连锁反应。反之,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地区海退泽消,露出大片肥沃平原,孕育出灿烂辉煌的良渚文明等。(韩建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28日)
秦墓中发现的头骨,或属于一种早已灭绝的长臂猿
墓主被推测为秦始皇祖母的西安秦墓出土了多种古代动物的遗骸,包括豹、熊和鹤的骨骼,以及长臂猿的部分头骨与下颌。伦敦动物学会Samuel Turvey 和伦敦大学Helen Chatterjee带领的团队参与了对这些骨骼的研究,发现长臂猿头骨与现存的四种长臂猿及其近亲合趾猿均不相同。Chatterjee认为这些差异足以证明这是一种新种长臂猿,将其命名为“帝国君子长臂猿”(Junzi Imperialis)。Chatterjee认为,过去两千年里中国的人口急剧增长,这种长臂猿或因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而灭绝。纽约大学的Terry Harrison则认为考虑到这些骨骼是在人类墓穴中发现的,它可能是被圈养的动物。在圈养条件下动物常常出现骨骼问题,这可以解释这些骨头上的面部差异。(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早期中国文明政治经济模式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和发展,之所以走多元一体化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各文明起源中心选择了两条不同的政治经济道路。一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经济基础及其社会意识形态,另一条是中原地区小农经济基础及其社会意识形态。到了距今5000年前的龙山时代,中国文明起源的进程进入了一个巨变的阶段,随着良渚、石家河文化文明中心的衰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文明与国家走向崩溃。反观仰韶文化的腹地黄河中游地区,虽然在龙山时代之前,其小农政治经济道路的文明化成就,远逊于长江中下游的石家河、良渚文化,但是其集权型政治与社会组织,行政效率很高,抗各种打击能力很强,最终“熬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经济文明道路的崩溃。(何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28日)
早期中国都邑遗址认定标准
早期中国都邑即早期国家阶段的都邑。早期国家应包括尧舜禹时期的酋邦和夏商时期的王国,早期都邑主要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都邑。在没有明确的传世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标明何为都邑的情况下,以考古发现的各类遗存来判断一个大型遗址的性质应是最主要的选项。认定早期国家都邑有四项物化标准:首先是大型城垣的建造,尤其是内外城或城郭之制的布局,目的是保卫最高统治者和居民的安全,应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早期都邑也不例外。其次,宫殿是最高统治者举行政治活动和居住之所,而宗庙则是最高统治者举行祭祀和大型礼仪活动的场所,二者一般是伴存的,是中国古代国家的标志和都邑的重心。再次,古代王陵一般分布于都邑附近,而一个遗址一旦发现有大型、高规格的墓葬,则预示着其附近应有都邑存在。最后,分工细、规格高、规模大的高等级手工业作坊如铸铜、制玉作坊以及绿松石作坊等,往往是为都邑内最高统治者所需而设立的。只要一个遗址具备以上四项遗存,一般可以考虑把这个遗址向都邑性质上归类。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的考古工作中,有的大型遗址不具备或尚未发现上述四项物化标准中除宫殿区、高规格手工业作坊以外的另外一至二项遗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遗址都邑性质的整体判断,如二里头遗址、小屯殷墟都没有发现大型城垣遗迹,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城址尚不见明确的王陵区,但不应据此就完全否定这些遗址的早期都邑性质。此外还有三项参考标准:一是以鼎、觚、爵为代表的大型青铜礼器,以璧、圭、琮、璋等为代表的精美玉器,一般应为国王、贵族或方国内最高统治者所拥有的“重器”,可作为判断遗址性质的参考标准。二是遗址面积和规模大小也是判断遗址性质的参考标准,那些面积大、规模宏伟并经实际验证无误的大型遗址很可能与都邑有关。三是遗址的文化辐射性和对周边的影响力也是认定都邑的参考因素。(张国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29日)
3000多年前的美洲人开始饲养鹦鹉
吵闹的绯红金刚鹦鹉是美洲热带地区物种,但在北美沙漠里有多处古代遗址发现了这种鹦鹉一个亚种的遗骸。弗吉尼亚大学的Stephen Plog 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Douglas Kennettji 分析了新墨西哥州考古发掘出的鹦鹉骨骼。所有鸟骨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200—前900年,DNA分析显示这些鸟是“近亲”,并且和现在生活于墨西哥的墨西哥湾岸区的一些鹦鹉关系很近。这一结果表明,新墨西哥州的这些鹦鹉是在墨西哥中部和新墨西哥州之间的某地繁育的,当时的人们出于宗教或社会地位原因圈养鹦鹉。(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读天下
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安新区举办
9月26—27日,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安新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高校和媒体的百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分享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新学术观点。本届论坛安排了专题研讨、公共演讲和展示交流等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洞穴考古”“考古与城市”和“西南地区民族考古”三个专题展开探讨。除了主会场的专题研讨,主办方还在贵州大学、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3个分会场举办了6场公共考古专题讲座,从玛雅名城的“中国龙”到邺城的“铜雀三台”,从“如虎添翼”的科技考古到“无心插柳”的发掘现场婚礼,从两座宋墓的故事到秦始皇陵的传奇,吸引了众多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论坛现场还举办了图片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工技艺展及文创产品展,展示了贵州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公共考古活动和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郭晓蓉,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