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下“长征精神”的承传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018-06-23谭小雄
谭小雄
摘 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所创造的“长征精神”,一直为历届国家领导人所重视、倡导传承与弘扬。新时代下青年大学生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是其承担共筑“中国梦”使命的精神支柱;是培育其坚定“四个自信”理念的精神活源;也是 “以文化人” 塑育“六有”青年大学生的鲜活教材。我们基于“知、情、意、行”四维,对应“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养成教育”四方面探讨了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教育引导机制,激励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长征精神;大学生;成长成才;引导机制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所创造的“长征精神”,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及境界对塑育青年大学生的“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站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坐标上,传承“长征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
一、历届国家领导人科学认知与秉承“长征精神”
毛泽东同志作为亲历者,在赋予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1]的政治意义外,更是以诗词方式诠释了“长征精神”内涵。譬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揭示出了红军顽强勇猛、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反映出了红军不屈不挠、英勇顽强、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用“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4],揭示出了红军战士排除万难、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
邓小平同志以讲述长征途中因没吃而“与大家摆龙门阵,讲各地方吃经”这种特殊的“精神会餐”方式帮助战士们克服生活困难的亲身经历,诠释了“长征精神”中以坚定的革命信念、积极应对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江泽民同志基于走好“新的伟大长征”这一现实考量,从“人民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理想信念、正义必胜”、“为民不怕牺牲”、“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团结守纪”“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等诸方面高度凝练和概括了伟大“长征精神”的内涵。[5]同时,他号召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长征精神”,不畏难、不怕苦,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胡锦涛同志则指出“长征精神”是我国“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6]的集中展示与高度体现,是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强调在我国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伟大长征”上,要“让革命传统的种子继续开花结果”,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学习革命前辈的那股“劲”、“革命热情”、“拼命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同志更是站在历史高度认为“长征永远在路上”,要“走好今天的长征路”,需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大力牢记、学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和军队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引导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7]
二、青年大学生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胜任并顺利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是青年大学生承担共筑“中国梦”使命的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8],也是一场“新的伟大长征”,面临着诸多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这需要聚集全国各族人民、各社会组织与团体、各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力量。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更要从精神和能力两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才能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用生命和鲜血所铸就的具有鲜明“人民性和实践性”[9]的“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家园,并以其独特蕴意的历史穿透力与时代感染力,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承传和发扬“长征精神”,可以继续发挥这种“红色精神基因”的导向、激励和教化功能,为激发青年大学生在共筑“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不断奋斗前行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二)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是培育青年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理念的精神活源。“四个自信”诠释了我们党走什么道理、举什么旗帜、靠什么发展,力量源自哪里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坚定信念和执政自信,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动力与根本保障。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理应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精神教育的熏陶与浸染,学习长征历史,感知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始终坚定信念,团结一心,排除来自外部敌人、思想组织与自然环境所帶来的种种困难,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创新理论、注重制度建设等先进事例;承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所形成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无所畏惧的实践精神,浴火重生的创造精神等,对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理论体系、制度建构和文化建设,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内化为行动自觉与内心自信。
(三)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是 “以文化人” 塑育“六有”青年大学生的鲜活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0]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培育一批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而“长征精神”,作为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其蕴含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爱国主义、艰苦奋斗作风、实事求是和革命乐观主义”等精神内涵,以及彰显的“凝聚向心、感召激励、规范导向、教育塑造”等价值功能,无不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塑育自己成为“六有”新人的生动而丰富的教材和宝贵资源。
三、藉以“长征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基于“知、情、意、行”四维,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养成教育”四方面探索了承传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教育引导机制。
(一)立足课堂主渠道,结合大学生实际,拓展长征历史维度,育导学生体认“长征精神”。解决好“知”的问题,是引导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前提。长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延点,是思政课对青年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知识点。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诸如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顾全大局、实事求是等精神缺乏;对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精神的认知淡忘,甚至曲解等现状,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唱(长征经典歌曲)、读(有关长征的文章、诗词、箴言、政治口号等)、讲(长征故事)、传(长征精神)”等方式,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认到“长征精神”的无穷魅力与伟大力量,在此感召下让其内心触动、激励自我、陶冶心性、提升人格。
(二)借助校园舆论场,聚焦“长征”主话题,实施多维宣传,育导学生培养 “长征情感”。解决好“情”的问题,是启开青年大学生从内心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阀门。可以利用校园广播之音,播放“长征”经典歌曲、讲解长征逸闻趣事,以此激发学生对“长征精神”的崇尚之情;可以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橱窗、微信等新闻载体,挖掘“长征”史实,解读“长征精神”内涵,使学生在浏览历史,见闻故事、解读内涵中对“长征”之艰苦卓绝,精神之魅力无穷产生敬仰之情;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讲坛等平台,邀请“长征”研究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在专家由浅入深的解读认知下,深化对“长征精神”的敬重之情;可以契合“长征精神”内涵,挖掘记录发生在学生身边周围彰显这一精神实质的典型人物与事迹,进行专题报道,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长征精神”对普通学生并非遥不可及,相反,它以其强烈的时空穿透力,凝结在我们的精神血脉之中,从而产生可感、可触、可行之情。
(三)模拟“长征”情境,开展野外徒步登山等系列实践活动,育导学生体验“长征意志”。如何解决好“意”的问题,让青年大学生体验“长征精神”中所内含的“吃苦、刚毅、百折不挠”等意志品质,并磨砺他们传承具备这些意志品质,是我们倡导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根本目的。俗话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话语诠释了伟大的“长征意志”。因此,可以模拟“长征”情境,开展以“弘扬长征精神、磨砺钢铁意志”为主题的校外徒步参观活动;或者开展“磨炼意志启航人生新长征”的登爬某一革命名山活动;或者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传递长征意志”的负重长跑或野外生存活动等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出“长征意志”之伟力,就在于“决心和毅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强的“决心和毅力”,任何的苦难也都是可以战胜的,这是我们成就一切事功的保障。
(四)针砭时弊,将“长征精神”传承教育融入习惯养成教育,育导学生践行“长征精神”。实践是检验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试金石。为此,可以针对有些大学生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弘扬长征艰苦奋斗精神,提倡节约、低碳生活,反对铺张浪费”等评比活动,以此养成大学生吃苦、勤俭节约的习惯;针对大学生集体观念淡化的现象,开展“学习长征协作精神,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班级排先评优活动,以此养成他们集体主义、团结协作观念;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问题,开展以“学习长征精神,提升健康素质”为主题的晨跑、校外拓展训练等强身健体、锤炼心理的系列活动,养成他们积极乐观的健康素质等等。[12]通过这些方式,将“长征精神”传承教育融入到日常习惯养成教育中,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纠正不良习性,使其养成坚韧不拔、能吃苦吃亏、勤俭节约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67年6月版,第135-136页.
[2][3][4]石磊.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M],北京: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15、127、145页.
[5]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军网,http://www.81.cn/2016lswl/2016-09/08/content_7247491.htm,1996年10月22日.
[6]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22/content_5235987.htm,2006年10月22日.
[7]習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6-10/21/c_1119765804_4.htm,2016年10月21日.
[8]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9]于安龙.论长征精神与“中国梦”[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1).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1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年12月08日.
[12]王永华.用长征精神引领青少年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20日第5版.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