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

2018-06-23李文强

山东青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转型时期挑战

李文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模式的转变,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变得截然不同。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指导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设置极大的挑战,如何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如何构建合理的思政教育理论,成为他们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意见解决发展问题中的不利因素,为培养出新一代的大学生而贡献一些力量。

关键词: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政策;消解政策;挑战

教育作为一种终生事业,在成长过程中占很大的作用,作为正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国家的转型的时期,更加努力加紧学生的思政教育,努力的高强度锻炼学生的思想能力。本文就对转型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弱化消解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此来解决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困境的情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考能力。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阻碍因素

(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当代社会已经大众化,大学的生源出现等等不一的现象。而如今的大学生的分化也呈现两级化严重,一些学生的不仅仅注重自己成绩的发展,另外一些学生则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不及格,甚至直接不去上课。一些大学学校为了能录取更多的学生,往往是降低录取的标准,其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被高考一层录取后被筛选剩下的学生,还有很多没有经过高考这场大关,而是通过单招或则是通过中专毕业进去大学的。

(二)教师准入制度差,教育观念不一

一个好的学校离不开好的师资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的高校里面还是有很多不称职的老师。经过调查研究,很多学校竟然没有设置过关于教师的准入制度,在规定老师的任教思政教育的时候,也没有经过审核,也没给老师规定的考核教学制度,甚至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思政老师这一教学任务。还有一些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不了解思政的观点和内涵,无法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比如: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宣传其实是反社会主义观的内容,有些公开诋毁领导,从而导致学生价值观错乱。另一方面,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落后,还依旧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学生,讲述上只涉及常识问题,对深度关于思想的问题往往很少涉及。有些教育者对自身的要求低,没有系统的专业的知识体系,无法培养起核心的人才。

(三)信息化时代,学生价值观偏向

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使学生特别在意自己未来在大市场中的位置,这就导致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面临激烈的竞争,学生们往往更偏向于操作的工作,重专业的知识而忽视思政课等类似的基础性的课程,对提高自己的内涵,增强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思政教育的加强的有效解决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而信息化的社会转型又具有市场化,开放的特点,这又影响学生讲究效率,积极的寻找渠道,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的健康发展,如一些道德的沦丧,唯利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些观念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威胁着大学生的成长。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弱化消解的对策

(一)教育者及時更新理念

身为一名教育者,应该自觉的提高自己的素质教育,努力学习关于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者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服务社会,分析实际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系统,改变自己思路。只有做到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和社会接轨,与学生接轨,做学生的引导者,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培育育人原则

老师应该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观念,重视合作,组织一个优秀的师资队伍,努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软件能量。思修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引导者。把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老师作为目标,增加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培养自己的业务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比如一所高校如果想整体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那么就要根据老师的素质来组织培训,在制度合理的情况下完善和制定检查进步制度,并且组织一些活动让老师定期有计划的进行思修方面的培训。另外还要创建一些平台,让老师有机会训练自己。另一方面,学校还要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或是进修,让老师去别的部门参加座谈会,进行教师座谈会和教研活动,让外出学习的老师进行分享交流等。还要让老师参与省级的推荐工作,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用当前流行的思想作为依靠,帮助教师提升,给他们以奖励,从而创设一个有活力的老师群体。比如:进行微观的教学设计。微观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活动是怎么进行的,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课前活动设计一些有效的操作,进行监督,指导,并保证环境的安静性。让学生增加自身的主体性,老师尽量的“少教”。

(三)以教育改革为出发点

学校要以教学改革这一社会潮流为出发点,改变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思修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上面,多进行研究性的问题学习,把教学的内容改变为贴近生活和实际的教育上来。另外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宜,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问题的创设也应该创新,或是用旧知识但却采用新方式,给学生以新意感。其次,还要注意学生课内外能力的培养。比如: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开展主题研究活动。内容可以是课程制定,商业计划,课时讨论等。老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课程的引导和评价,还要及时的进行扩展学生的知识。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老师的主体性。老师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思修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成绩,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培养,也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老师在教学中,积极的进行反思,不断的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法和方式。把握住教学任务的本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除了平时的教学设计,还要进行一些新生教育思想的调查,在期末准备一个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深度了解生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他们的动态,才能保证思修的影响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久进步。

结束语:

综上,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的变化,努力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平时对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这需要他们在平时中多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去发现新方法,以便于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的环境,发挥高校的特有优势,引导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宇晓 李平 刘真真.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2016,(08).

[2]叶甜甜.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J].考试周刊,2018,(22).

[3]胡芝.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途径[J].大家,20011,(16).

[4]叶甜甜.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J]. 武昌首义学院;,2018,(2).

(作者单位: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79)

猜你喜欢

转型时期挑战
我来挑战(二)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缺失问题研究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