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鸣》

2018-06-23曹雅欣

醒狮国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宴饮鹿鸣君臣

曹雅欣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ha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佻(tiao),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in)。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礼之开篇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风”篇传唱的是各地民歌,“雅”篇记录的是雅乐正声,“颂”篇收入的是祭祀乐舞歌辞。而《鹿鸣》一诗作为“雅”的开篇,它极为典型地传达出了宫廷雅乐的精神风貌。《鹿鸣》,是宴饮之诗,是祥和之音,是君臣相欢的和乐融融之声,是宾主相宜的国宾交往之篇。

宴饮之诗,《鹿鸣》是在席问唱诵的。所以诗里说“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主人用美酒来招待嘉宾宴饮娱乐。《鹿鸣》是一首典型的燕飨诗,是在描述君臣宴会礼仪——而这种宴会礼仪,宴是形式,礼是目的。为了君臣宾主之間的礼仪交流,融合以宴、和情以礼。这就是朱熹《诗集传》中说的:

“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

为了融洽君臣之分,便设置燕飨之礼,以乐歌烘托气氛,以宴饮和乐宾主。

《鹿鸣》全篇的宗旨就是为了那一句“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宴客来宾以亲近主人之好,主人设宴以展示睦宾之情,彼此相敬以领会相安之道。这样的交往目的,才是宴请宾客、礼乐言笑的意义。

比如后来曹操的《短歌行》,开篇一句“对酒当歌”,那就是借以在君臣宴饮之上,向来宾表达主人广纳贤士的思想意志;而曹操诗里全段引用先秦《鹿鸣》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更明显是对《鹿鸣》这首雅乐精神意旨的全方位继承,是以“我有旨酒”,结纳“人之好我”,是以宴饮之礼,交互宾主之欢。

这就是礼乐时代遗留至今的一种交往艺术,彬彬酬和是“礼”,昭昭德音是“乐”,宾主虽有别,宾主却友善,礼乐有序,礼乐之邦。直到今天,上下级之间、合作者之间、亲戚族人之间、乃至国宾交往之间,依然会沿用宴礼来交流情谊。

所以这种燕礼,本质是为了友善相交,既明确宾主之分,又亲近向好之情。

《鹿鸣》的祥和之音与善交之礼,使它可以从周王朝的君臣筵席之间,走人民间乡亲,也可以走向国际相交。如朱熹所说:“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鹿鸣》的一曲颂唱,是燕礼,是飨礼,更可以是国礼。

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

如果说风诗首篇《关雎》,是男女相悦之情的开端;

那么雅诗首篇《鹿鸣》,就是礼乐和睦之情的开篇。

礼乐文明

《鹿鸣》这种燕礼的意义传达,更是体现出了礼乐文明的形态特征。

西周初年,周公作为武王之弟,在武王去世后辅政于周成王,在他的诸多政绩里,对于整个华夏民族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项内容,就是制礼作乐,就此正式形成了礼乐文化体系。此后,中国才因而被称为“礼乐之邦”、“礼仪之邦”。

而“礼”和“乐”,是彼此对立又协调统一的两部分:

礼,用约束行为的理性规范,界定出差异。所有的礼节、礼仪,都是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等级划分,是因为差异性而需要彼此遵守的一种理性约束。君臣有礼是君与臣之间有别、夫妇之礼是体现夫与妇之别……所谓“礼节”,是需要靠理性的力量来对人的行为“以礼节之”,根本上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这才“约之以礼”,让各阶层、各人群、各年龄段、各形式下,都有礼可循、有礼可依。

乐,用雅正音乐的感性教化,和谐着人心。因为礼的严格界定和秩序划分,虽然在表面上规定出一片井井有序,却可能因为以礼节人的长期行为规范,而使人的内心越来越受压抑、使阶层与阶层之问越来越产生抵触和敌视。而音乐却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感性教化力量,可以丝丝入扣地滋养性情、可以润物无声地安和人心。“乐”就是“礼”的配套课程,乐教的力量能够和谐心性;“乐”又如同是“礼”的润滑剂,乐教的平和能够弥合矛盾。“乐者,天地之和也”,古人重视音乐,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和”。

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和”,就是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就是社会发展的井然有序。礼以节人、乐以和情,礼之外化、乐之内化,礼之理性教条、乐之感性教化,内外兼修地培养着个人的性情与行为、软硬兼施地规范着社会的差别与融合。这样“礼”的作用与“乐”的效用同时施行,就是礼乐社会。

因此,礼乐文明秩序的丧失,就是周后期社会的“礼崩乐坏”;而周公制礼作乐、对于礼乐文明的确立,就是孔子心心念念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一生奔走呼吁和渴望恢复的,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而《鹿鸣》这首诗: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就是以嘉礼待客,令君臣有别、宾主有序;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就是以雅乐和情,令宾主融合、情谊和美。

这一场燕礼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礼仪郑重、情绪感召的礼乐文明力量,令君主的仁心尽显,令宾客的归心更盛。

编辑/林青雨

猜你喜欢

宴饮鹿鸣君臣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呦呦鹿鸣——中国古代器物之《五彩百鹿尊》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酒中日月
鹿鸣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