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南屯矿扎实推进创新工作室创建侧记
2018-06-23陈倩
文 /陈倩
导师带徒弟
依托工作室平台,全年组织9个工种业务培训,召开5次课题发布会,验收24个项目,创经济效益800余万元;23项成果被集团公司授予优秀技术创新成果,4个工作室被集团公司挂牌命名;颜卫东工作室荣获“山东省煤炭系统优秀创新工作室”和“山东省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创新驱动”跑出发展“加速度”。南屯矿紧扣矿井安全与生产、创新与发展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引领、人才兴矿”的办矿宗旨,充分发挥劳模、技能人员在技能攻关、技术革新、技艺传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矿井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创客“梦想摇篮”
要激活科技创新源动力,促进技术创新在矿区蓬勃发展,就必须探索出一条规范运作、操作性强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该矿确立“先期创建、形成模版、功能辐射”的创建思路,在全矿以机电、采煤、通防、洗选4个专业为主,创建创新工作室,树立公众认可、效果明显、示范引领的创新工作室样板。创新工作室每名骨干成员至少带2~3名徒弟,2名骨干成员年度内至少形成1项完整的专业技术教学方案,每个工作室至少有4项技术攻关、技术改造课题项目通过矿验收。
各工作室或小组设立近、中、长期工作规划和项目攻关课题,对课题项目从“项目名称、研制人员、项目内容、使用效果”实行流程式档案管理,实行一课题一成功一奖励制度,项目攻关成功即时奖励。对影响面较大、具有一定规模或者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即时命名为创新工作室或创新工作小组。
围绕本单位重点工作,发挥岗位示范操作工、优秀岗位能手、优秀技能人员、优秀班组长、业务骨干的作用,吸收和带动更多的职工参与创新创效,铺就人才培养的快速通道。“自从有了创新工作室,真正为职工创新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实训基地和平台,让创新能够更加‘接地气’,职工们都非常乐意参加。”创新工作室成员王志说。
点燃人才“孵化引擎”
矿井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该矿积极构建多元化人才储备通道,依托创新工作室创建,畅通人才发展渠道,铺就职工成长成才的“星光大道”。
谢翠红是生产服务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自200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该矿已有18个春秋。她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生产一线,如今已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技术精湛的生产服务中心副主任兼技术主管,且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十几年来先后完成了数十项机械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改进,其中弹性圆柱销自动扩张机床的设计采用了气动扩孔原理,提高边梁修复效率十倍以上;研制的单引擎双动力矿用气动吸尘器,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高寿命托辊的设计应用,为矿井每年节约新托辊投入量50%以上。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工作中,谢翠红大力倡导“导师”带徒,积极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她是朋友,是导师,是战友,每当遇到技术难题时,她就会带领我们讨论研究设计方案,给我们很多专业的指导意见,帮我们完成创新项目。”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技术员的创新工作室成员康健如是说。
如今,在谢翠红的带领下,创新小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推出了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为矿井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构建全员“智慧高地”
既“抓大”也不“放小”。该矿围绕“安全高效、降本增效、创新提效”主题,积极推进“双创”、“五小”竞赛、小改小革等活动,自主创新成果在矿区纷纷“落地开花”。
污水处理厂李林带领创新成员研究开发了自动洒水系统,利用定时自动控制阀门,改变了以往人工洒水,实现了每天分时段自动喷雾作业,有效抑制了运煤路上扬尘问题。
选煤中心创新工作室对605#胶带输送机机头溜槽进行改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王东介绍说:“通过降低溜槽垂直高度及改变溜槽外形尺寸,在溜槽底板敷设不锈钢板增加激振器,杜绝了堵溜槽现象,一个月减少影响开车时间90小时,节约材料费用2万余元。”
“人人创新、万众创业、全员创效”的局面生动呈现。2017年以来,该矿有10名职工分别被授予“南煤工匠”荣誉称号,征集“金点子银点子”124条,采纳35条,其中7个项目被评为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类“金点子”,矿井被煤业公司评选为“金点子银点子”优秀单位。
谢翠红钻研技术
掘进机原理技术培训
岗位技术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