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提升策略

2018-06-22魏至霞

甘肃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魏至霞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农村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1—0096—01

《語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诗圣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古今中外的伟人,无不从小就酷爱读书,在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足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多年的农村教学经验告诉我,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屈指可数,导致学生所见有限,语言积累不“厚”,作文无话可说。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效果:

一、培养兴趣,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兴趣能够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必须拓宽渠道,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榜样激励,诱发兴趣。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看齐的心理。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的成才之道,榜样的力量足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都是在书中度过的。他的一生,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古往今来,凡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的。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多读书,爱读书,才能有作为。

2.好书引领,延续兴趣。农村小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自制能力差,文化水平有限,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无所适从。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恰当地推荐优秀书籍。一是推荐与教学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是节选,只能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读原著,甚至拓宽阅读该作家同风格的其他文章。学习《窃读记》,倡导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学习《蜜蜂引路》,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按图索骥》后,推荐毕淑敏的相关文章等。二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分年级阅读背诵规定的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三是在阅读课上,不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班级图书角的好书。

3.开展活动,强化兴趣。教师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利用晨会赏读、交流所摘抄的好词好句;进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二、营造氛围,搭建学生读书平台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保证学生有书读。

1.转变家长观念,营造读书氛围。通过家长会、家访、《致家长的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转变家长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时间的家长带学生到图书馆选择合适的图书。读物要做到:一是健康。不健康的书籍有碍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二是适龄。学生所读的书籍必须适合他们的水平和年龄特点,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循序渐进地阅读。三是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故事、科普知识等,面要广。

2.完善教室书角,提供阅读平台。补齐农村学生的藏书量极少的短板,充分利用班级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班级开展“好书人人读”“我为班级捐好书”等活动,不断充实图书角,满足学生们的阅读欲望。

三、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在现实中,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应营造氛围,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善读书。

1.确保“三定”培养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定书,是指选定阅读的书籍,不能半途而废,养成选一本读一本的好习惯,二、定时,根据自己的情况,确保每天阅读时间,必须持之以恒。三、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按照读书计划循序渐进。

2.精心指导,渗透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读圈结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新出现的字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二是划、想结合,划出不懂之处,联系上下文理解;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段。三是抄背结合,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语言、沉淀知识的主要途径。

总之,课外阅读贵在坚持,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阅读,进行语言沉淀,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