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文化引领下的自然生活课程建构实践

2018-06-22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杨华俊

早期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求真小羊幼儿园

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 杨华俊

幼儿园课程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各种活动,这既包括了课程内容,也包括了课程的实施方式及课程的评价等。幼儿园课程文化是指特定的团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践行的,能影响课程建设进程和水平的知识、理念、信仰及处事方式等。课程文化可能以显性的方式呈现,也可能以隐性的方式呈现。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幼儿园教师的行为举止,幼儿园教师的书面计划和记录,教师之间交流、讨论的方式和内容,教师的穿着和仪态,甚至与幼儿说话的音量、语调等,都能映射出幼儿园的课程文化。

一、文化之显——环境创设传递课程理念

我园位于滨江小镇——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北临长江,南依武岐山。幼儿园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绿树成荫,花草茂密。充满自然主义情怀的规划设计与传承积淀,使得我园“构建儿童生态乐园、呵护生命和谐成长”的办园理念得以生长。

(一)一个故事传递自然生活教育理念

进入幼儿园,环绕建筑一周,可以在外墙上阅读到一个小灰兔探寻森林的故事。细细品味这个故事便会发现,小灰兔经历了从好奇害怕到尝试挑战,再到最后的放松和愉悦,这样的心理历程和孩子们从入园到毕业是相似的。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去体会,便更加能够理解和尊重孩子在园的所有情绪和表达,会理解他们刚刚入园时好奇之中更多夹杂着的是害怕,感动于他们做出的每一次尝试和挑战,欣喜于他们三年后的成长和变化。同时,通过这个故事,也想表达我园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学前教育究竟要给孩子什么?不是强加、约束、设计、打造,而是给予孩子大自然中的阳光、雨露、空气、花香和鸟鸣。我们确立了“求真、向善、至美”的自然生活课程理念,以指导我园的课程实践。

“求真”是指自然生活课程要体现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游戏精神的本质属性,倡导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用自然和生活资源来构建课程内容,创设自然性、生活化的课程情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态成长环境。

“向善”是指自然生活课程要发掘人性之本善,课程的内容资源、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课程的评价等方面都要能教育儿童学会用善心行善事,培养德行;创造关爱和自尊自信的教育环境,促使儿童建立自尊与自信,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用一颗善心接纳身边事物,善待自然,善待个人生命。

“至美”是归宿,它是指课程应该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这意味着要引导儿童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辨别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儿童内心对美好的追求和珍视;通过美的熏陶浸染,促进儿童形成审美的人生态度,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自然生活课程通过践行“求真、向善、至美”的教育理念,引导儿童把真、善、美内化为行为,学做真人,追求真理,与人为善,修养德行,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社会和生活,品生命之美、养道德之美、展心灵之美;把真、善、美和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和谐、发展的未来之人。

(二)两大版块营造自然生活教育环境

幼儿园以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创设为两大抓手,让环境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部分。在户外环境创设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自然条件,开辟探索区、沙水区、建构区、艺术区、表演区、运动区、饲养区、种植区、交通区、挑战区等十大游戏区域;室内除班级游戏区域外,还建设了烹饪馆、木工坊、创意工坊、科学馆、亲子绘本馆五大场馆。室内外环境创设充分满足幼儿学习探索的需要。

二、文化之隐——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折射课程文化

(一)自然生活课程建构的目标

自然生活课程以“求真、向善、至美”为课程理念,与之相对应,课程培养目标即为培养“求真、向善、至美”的儿童。我园在实施中,将“求真”目标细化为“体验、探究、建立关系”,将“向善”目标细化为“自尊、自信、交往、接纳与认可、道德规范”,将“至美”目标细化为“感受、欣赏、表达、创造”。课程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求真”目标:体验、探究、建立关系

幼儿有机会观察真实的生活世界,萌发对生活中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探求其中的奥秘;幼儿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运用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因果关系理论;幼儿能够感受生活中数与量的关系,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具备求真精神。

2“.向善”目标:自尊、自信、交往、接纳与认可、道德规范

学会认识自己,建立自尊与自信;学会交朋友,学会关心他人,并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互动与交往过程中,感受到接纳与认同,建立基本的归属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至美”目标:感受、欣赏、表达、创造

幼儿喜欢观察身边的生活,善于发现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丰富美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欣赏美;幼儿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认识与感受;幼儿能用富有创造力的方式表现真实世界中的美,表现丰富的想象世界。

“求真、向善、至美”这三个目标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当儿童学会体验和探究真理,明白事物之间关系的时候,他们才具备去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当儿童学会自尊、自信,学会交往,学会接纳与认可,具备一定道德规范的时候,他们才具备表达美、创造美的前提;当儿童具备了“至美”的能力,那么他们“求真”与“向善”的能力也相应地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换言之,一个人,只有具备真与善,才能称之为美。

(二)自然生活课程的内容与组织实施

自然生活课程遵循“生命为本,生活为源,兴趣为翼,生长为轴”的原则,基于幼儿的生活和已有经验,注重以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真生活为活教材,努力为幼儿提供适切的学习、游戏和探究内容,并以“五大领域”为基础,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出发,注重整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自然生活课程内容的发掘与建构主要围绕幼儿与自身、幼儿与自然、幼儿与社会三个版块来进行。

1.幼儿与自身

幼儿在认识自我中体验生命律动。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归根结底都是要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所要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基于人身心的和谐,让儿童的生命得以舒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案例:你好!小学

大班下学期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学期,他们即将升入小学。毕业前的一个月,教师组织了和小学有关的谈话活动,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教师可以感受到,幼儿对于上小学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小学是怎样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小学校园和幼儿园一样吗?上课时要上厕所怎么办?孩子们很想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教师及时捕捉幼儿这一需求,生成了“你好!小学”系列活动。幼儿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访小学,通过采访、谈话、拍照、参与等多种方式,体验了小学生的半日生活,并用绘画、表演、讲述等多种方式表征他们的发现,对之前的种种疑问进行了解答。教师在主题墙上及时展现幼儿的各种发现,在区域里投放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支持孩子们延续他们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想法,设身处地地了解孩子对于小学的向往与担忧,并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支持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

2.幼儿与自然

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感受生命的美妙。儿童是自然之子,生活在宇宙的摇篮中,人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生而向往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活。因而,幼儿园的教育应当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领略和体验生命的成长、生命的珍贵、生命的美好、生命的节律和生命的魅力。

案例:嗨!小羊

幼儿园的生态园里有两只羊,2016年9月,羊妈妈产下了一只羊宝宝,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教师借机开展了“小羊吃什么”“小羊尿尿了”“羊粑粑为什么是圆的”“小羊长高了”“羊爸爸想要自由”“下雪了”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关注小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并能正确使用尺、秤等测量工具,运用统计表记录数据,发起关于身高与身长的辩论。他们还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羊的生活需求,发展了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同时,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小羊有关的讨论、对话以及用艺术形式来记录、表征等,获得了语言、艺术领域的发展,而饲养小羊、给小羊设计新房子、为小羊保暖等对小羊无微不至的关怀,则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活动过程中,教师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的学习方式,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之中,促进了幼儿的综合发展,使得教育回归生活。

3.幼儿与社会

幼儿在地域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生命属性。幼儿期是美妙的,也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技能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育应该珍视幼儿人生最佳的教育时光,让幼儿在被理解、被信任中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事物、了解社会、了解家庭,获得生活和社会经验,养成社会规范和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交往、合作、协商、交流等能力。教师要提供支持和平台,激发幼儿利用调查、访问、观察、探索、实验等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了解事物的现象和真理,开阔幼儿的视野和心胸,从而促成“求真、向善、至美”的发展目标。

案例:我们居住的地方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家乡是他们熟悉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满足幼儿对自己家乡的了解需要,中班组设计了“我们居住的地方——下蜀镇”主题,旨在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和事物,感受家乡的变化,对家乡的变化形成较为具体、直观的印象,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爱护家乡的情感。主题开展前,中班年级组教师开展了审议会议,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等指导意见和专业书籍的理念,结合中班幼儿现阶段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对主题中各项内容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同时,教师与幼儿谈话,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形成思维导图。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家长资源,通过走访以及家长进班等形式,支持幼儿获得认识家乡的经验。

裴斯泰洛齐说:“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卢梭强调:“教育即自然生长,除了成长别无目的。”自然生活课程以尊重幼儿天性和心理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自由、自主、合作、愉快、创造”的游戏精神为灵魂,以“生命”“生态”“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幼儿健康、自由、快乐为出发点和归宿,高度尊重幼儿的生活和世界,充分依托幼儿生存、生活的地域环境资源,积极创设自然生态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发展技能、体验情感,生成良好品行,获得整体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求真小羊幼儿园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我爱幼儿园
张锦绣
阎生德
欢乐的幼儿园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狼和小羊
爱“上”幼儿园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