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2018-06-22杨焕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分泌卵巢综合征

杨焕芳

(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渑池 4724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1]。本病由Stein和Leventhal于1935年首次报道,现已成为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在育龄期女发病率为5%~10%,在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中占50%~70%,若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学中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归为“崩漏、闭经、月经失调、不孕”等范畴。氯米芬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是西医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但单一用药效果不佳[2]。随着近年来中医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提出成为临床用药的趋势[3~4]。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20~35 岁,平均年龄(29.8±3.2)岁;不孕时间 1~10年,平均时间(5.4±1.3)年;体重 42~72 kg,平均体重(62.3±3.4)kg;中医辨证分型:肾虚型 16例,气滞血瘀型7例,痰湿型8例,肝经湿热型4例。中西医组年龄 20~36岁,平均年龄(29.2±3.5)岁;不孕时间 1~11年,平均时间(5.7±1.1)年;体重 42~70 kg,平均体重(62.8±3.7)kg;中医辨证分型:肾虚型18例,气滞血瘀型6例,痰湿型7例,肝经湿热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病例资料完整;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5];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近3个月应用性激素类药物者;患有高泌乳血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枸缘酸氯米芬胶囊(国药准字H44021970)治疗,于月经来潮第5 d开始服药,50 mg/次,1次/d,连续服用5天。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若患者仍未正常排卵,酌情增加药量至100 mg/d。中西医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方药组成:菟丝子、炒白术、续断、茯苓各15 g,浙贝、川芎、香附各10 g,鳖甲30 g,肾虚者加枸杞、熟地、杜仲、巴戟天各15 g;气滞血瘀者加鸡血藤、丹参各20 g;痰湿者加法夏、陈皮、枳壳、苍术各10 g;肝经湿热者加栀子、黄芪、柴胡各10 g,车前子12 g。水煎至150 ml,1剂/d,经期第1~5天停服,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后排卵率及妊娠率。(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6],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卵巢形态和体积恢复正常状态;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卵巢形态基本恢复,体积降幅≥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基本治愈+有效。(3)于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第3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 中西医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FSH、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比较(x±s)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7]。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医、西医是医学领域的两个不同分支,是两种独立的医学体系,在疾病治疗上各有千秋,从而催生了中西医结合的想法。中西医的结合可在诊断上体现辨证和辨病的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医学诊断思路。氯米芬属于一线促排卵药物,具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可通过抑制内源性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诱导促性腺激素进一步释放,诱发排卵。但该药物会影响宫颈黏液性能,干扰精子穿行宫颈,影响子宫内膜发育,不利于胚胎着床[8]。本研究中药辨证治疗基本方为多囊导消汤,其中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平补阴阳的作用,续断可补肝肾、行血脉,茯苓健脾利水,炒白术补气健脾,鳖甲滋阴潜阳,浙贝化痰软坚散结,川芎、香附具有理气活血及调经作用:诸药合用可补肾健脾、理气活血、化湿软坚,终使冲任气血调和[9]。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FSH、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改善患者内分泌情况。与邓兵安[10]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1]刘芸,毛丽华.丹栀逍遥丸对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9):1191-1195

[2]孔小娇,许小凤.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的中西医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5,35(12):1238-1241

[3]王钦和,刘悦坡,谢培鹏,等.非手术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1):968-971

[4]包扬,张莲,韩辅.从痰湿血瘀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J].中国医疗美容,2014,3(4):173-174

[5]杨昱,刘超.201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89-92

[6]张瑞湘.中西医结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3):147-148

[7]许素花.中西医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625-1626

[8]祖义志,陈秋,冷兴川,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5,38(4):9-12

[9]范德红.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8):59-60

[10]邓兵安.浅析中西医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65

猜你喜欢

内分泌卵巢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保养卵巢吃这些
Chandler综合征1例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考前综合征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