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莆田“百年复茂”的前世与今生

2018-06-22

今日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莆田爷爷

文|本刊记者 马 力

这家饼店生意红红火火,糕饼飘香的岁月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老一代莆田人的记忆里。

2017年8月5日上午,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文献路的古谯楼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十音八乐”正被传承者们表演得如醉如痴。而在古谯楼沿街的一角,随着故乡熟悉的乐器声,来自菲律宾的老华侨张思成正在老伴儿及儿女的带领下,寻找到了一家叫做“复茂饼家”的糕饼店。离开莆田60多年,张老先生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复茂饼家”这口家乡的味道。

张思成老先生口中的“复茂饼家”,70多年前门店开在古谯楼西侧,是张老先生儿时的回忆,后来几经易址,早已搬离他处。当年这家饼店生意红红火火,糕饼飘香的岁月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老一代莆田人的记忆里,镌刻在远走他乡的海外游子的浓浓乡愁里。

复茂掌门人郭继光

复茂百年经典大礼饼、绿豆饼、家乡粽、兴化麻薯、平安饼发展至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百年经典大礼饼是莆田传统的肉饼,在兴化地方习俗中,具有象征吉祥、团圆、喜庆的含义。复茂大礼饼经历四代人传承,在莆田糕饼制作史上有较高地位。

在莆田,“复茂饼家”已有100余年历史。从最早临街的一家店,到遍布莆田全市的64家精装门店,店中每一块糕饼都倾注了“中华老字号”传承百年不变的品质。而这种品质背后是复茂糕饼百年诚信的积淀,更是每一代复茂人传承、创新、超越的不变追求。

“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这一代,我们已经完成了‘百年复茂’的梦想;我希望在我的坚守下,复茂传统能够延续到我儿子甚至我孙子,在他们手中能够完成下一个‘百年复茂’的目标。”阳光、儒雅、健谈、开朗、自信,这是复茂掌门人郭继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今年55岁的郭继光是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还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复茂饼家”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中国首位在烘焙行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烘焙专家。

对郭继光的采访,就像聆听一段中国近代历史,家族故事中揭开一个“中华老字号”百年发展背后的沧桑与过往。

前尘旧事

“说‘百年复茂’,就不得不从我爷爷郭诚猷说起。”郭继光关于家族的历史稔熟于心。

20世纪20年代中期,郭继光的爷爷郭诚猷被涵江“复茂饼店”聘为师傅,专门研习绿豆饼的制作技艺。由于爷爷聪慧好学,努力勤快,在做绿豆饼的同时,很快便掌握了广东饼的制作手艺。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到外国传教士那里学会了面包的制作工艺,为当时涵江饼店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爷爷有糕饼制作的天分,很多糕饼的制作,他只要看人做两遍后就能掌握其中的要领。在东家干了5年左右,我爷爷负责起了饼店的所有经营。有一天老板颜孝良把爷爷叫到跟前,表达了5年来对爷爷贡献的感激,后又鼓励和支持爷爷去莆田城关自立门户,扩展复茂的影响力。可见爷爷在老板心中的分量。”郭继光说。

20世纪30年代初,郭诚猷来到莆田城关,在文峰宫大路街租了一间店铺,创办了复茂饼店的分店。当时郭诚猷的分店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由于爷爷很好地秉承了复茂的经营理念,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很快他的饼店就成为莆田城里经营中式糕饼、西式点心最大最有名气的饼店。”

人生有顺水,同时也会有逆风。20世纪40年代初,正当郭诚猷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复茂面临一次灭顶之灾。

“文峰宫附近着起了大火,街面上几十家店铺毁于一旦,爷爷的店铺也未能幸免。”这场大火没有把郭诚猷打倒,几个月后他重振旗鼓,在古谯楼的西侧重开“复茂饼家”。

“爷爷育有五男四女,只有父亲对糕饼情有独钟。父亲中学没有毕业就跟着爷爷经营糕饼生意,并从爷爷那里学到了一手非常精湛的制作手艺。”郭继光说,当时“复茂饼家”和城里大多数糕饼店一样,都是“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由于爷爷郭诚猷和父亲郭意德父子同心,辛勤努力,生意日渐兴旺。

爷爷郭意德(左三)、父亲郭继光(左四)、孙子郭旭(左二)祖孙 供图/复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爷爷和父亲经营的‘复茂饼家’参与公私合营,爷爷被分配到城郊供销社负责城郊糕饼厂的生产,父亲则在莆田县城关糕饼厂任技术骨干。那时候父亲和爷爷还应顾客需求,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客户制作糕饼。”郭继光说正是爷爷和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使得复茂糕饼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

新世今生

在郭继光所在的公司采访,听“百年复茂”的新老故事,品茶、吃甜点当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

“我5岁就在父亲和爷爷的身旁看他们做糕饼,那时生活贫困,站在跟前就是为了吃上一块,那时的耳濡目染和从小对糕饼的感情,也是我后来改行的原因。”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位笑容可掬、满腹经纶的非遗传人郭继光竟然是半路出家。

1979年,17岁的郭继光考入福清师范专科学校,两年后毕业到离家45公里外的一所中学任英语教师。当时,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复茂糕饼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郭继光(右)在向顾客讲述从前制作所用的模具

“从文革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是没有个体经营的,我上班的时候正好迎来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我第一个月40.5元人民币工资中的15元就给了父亲来置办制作糕饼用的锅灶等,让父亲和爷爷重起炉灶重操旧业,复茂糕饼从那时候开始又重新回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郭继光说。

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个体户经营,郭继光的父亲和爷爷重开“复茂饼家”,在保留传统糕饼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人参糕、椰子丸等新产品,产品一上市就深受群众喜爱。由于复茂糕饼货真价实,又是老字号,生意甚是兴隆。“父亲和爷爷不仅在自家的店里销售糕饼,还把东西批发到城里的各个零售店。”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复茂饼家已经做到家喻户晓,产品销往莆田城乡。

“复茂饼家”的真正发扬光大还是到了郭继光这一代。一位中学英语老师是如何放弃自己心爱的职业转投糕饼这一行业?“每次从学校回到家,我都会看到年迈的爷爷在辛苦劳作,退休的父亲一大早就要骑着自行车把糕饼送往城区各个销售点,作为家里的长子,看到这些场景心里很不是滋味。”郭继光说那个时候他尽量帮父亲和爷爷多干点活儿。

“1991年爷爷病逝。临终前他拉着我的手,一再嘱咐我要把‘复茂饼家’做下去。看着一起生活了近30年的爷爷离我而去,内心那种失去亲人的痛可想而知。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祖辈的梦想延续下去,让‘复茂饼店’遍布莆田。”

爷爷去世后不久,郭继光就北上南下四处寻师学艺,专程赶往当时中国烘焙技术最好的广州华美烘焙学校学习,师从中国烘焙界十大名师之一周发茂。这次广州之行对复茂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郭继光不仅学到了最新的糕饼制作工艺,还研发了“福建名牌产品—妈祖平安饼”“中华国饼—复茂白莲蓉月饼”等新品种。最重要的是这一路郭继光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

为了爷爷临终的嘱托,为了家族未竟的事业,郭继光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教师职业,精力全部投入到“复茂饼家”的经营和发展上。1996年他创建了复茂公司,家庭小作坊变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企业;1998年复茂发展连锁;2003年复茂公司升格为“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具有百年历史的“复茂饼家”进入传统产业现代化经营;2004年复茂建成8000多平米的生产车间和总部大楼,复茂工业园初具规模,成为一个集研、产、销、教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中华老字号”“全国十佳饼店”“诚信企业”“福建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纷至沓来。

曾经的“教师情结”,以及对于社会、对于中国烘焙业的“责任情结”,郭继光始终认为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为保证中国传统糕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郭继光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人民币,于2010年12月启动了中焙烤“英才计划”,先后与福州大学、河南技术学院、莆田学院、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合作办学,至今己经培训了51期1000多名学员,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烘焙专业技术人才。

“100多年来,复茂传承创新不仅仅只为能够留得住记忆中的乡愁,家族几辈人的坚守努力更想为家乡人做出一块好饼,一种穿越百年的好味道。复茂人做饼如做人,我们不仅注重品牌,更注重被时光打磨了100多年,持之以恒的匠人匠心品质。”郭继光说。

猜你喜欢

莆田爷爷
不甜不要钱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莆田人有话说
“莆田系”与百度的鱼水情
莆田工艺美术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