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蕾计划”:托起贫困女童上学梦

2018-06-22

今日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春蕾女童丽丽

文 |本刊记者 陈 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已经培育出包括“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在内的多个著名公益品牌。其中,“春蕾计划”是开始最早,培育时间最长的公益项目。

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凤桂鲜(前排右四)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历史上第一位红瑶族女教师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儿童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它的使命是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已经培育出包括“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在内的多个著名公益品牌。其中,“春蕾计划”是开始最早,培育时间最长的公益项目。

应运而生的“春蕾计划”

1989年中国开展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当年有480万7-14岁学龄儿童由于家庭贫困不能入学,而其中女童所占比重高达83%。

“这是一组令人忧虑的数字,至少可以反映出当时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贫困孩子还不能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二是社会性别意识落后,贫困女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春蕾计划”项目负责人胡文新表示。这一数据受到社会各界及专家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贫困女童能否入学,不仅关系到她在社会上能否实现自身价值,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她的下一代素质的提高,乃至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贫困女童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从时代的问题出发,契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发起并组织实施了旨在帮助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

1992年,“春蕾计划”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中共十四大提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两基战略目标。“春蕾计划”成为“两基”攻坚的重要补充,服务于这一战略的重点区域—贫困地区、重点人群—女童。

据胡文新介绍,“春蕾计划”重点资助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遭受灾害地区,以民政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病致贫家庭学生、灾害突发家庭等贫困家庭学生为主要受助对象。以“春蕾计划”助学类项目为例,在前期进行项目规划,与捐助者确定资助地区范围后,通过学生申报,学校、妇联逐级审核的形式具体实施,确保项目的公开透明和权威性。

经过近30年的培育,“春蕾计划”已经由项目推出之初的单一扶贫助学,逐步演进为助学行动、成才行动、就业行动、护蕾行动和关爱留守儿童特别行动“五位一体”的公益品牌。受益群体扩展至农村家庭贫困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中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女童、女高中生、女大学生,通过提供生活补助让她们继续完成学业,接受良好的教育,成长成才。对没有考入大学的大龄女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就业。同时“春蕾计划”还为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开展春蕾教师培训,帮助基层教师提升教育技能、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教书育人。

“春蕾计划”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儿童发展的著名公益品牌并获得由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国政府最高规格的慈善奖项“中华慈善奖”。 “春蕾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失学女童的命运。昔日的“春蕾女童”已经长大成才,她们的生活也由于“春蕾”而产生了巨变。

“春蕾计划”的关爱阳光洒进新疆、西藏等西部贫困女童的心田 图/雷声

首位红瑶族女教师

20世纪80年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白云乡的红瑶族聚居区,流传着一句谚语“狗不耕田、女不读书”。这里的红瑶族女童世世代代就是放牛、砍柴、绣花,过节就去串山寨,参加芦笙大会,然后等长大了就嫁人。“春蕾计划”改变了她们的命运。1988年广西“红瑶女童班”成立,第一批红瑶女童上学了,由此产生了红瑶族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生、教师、军人、医生……

今年38岁的凤桂鲜是第一届“红瑶女童班”学生,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首位红瑶女教师。

凤桂鲜家境贫穷,一家人仅仅能吃饱而已,凤桂鲜想上学的愿望几乎是天方夜谭。第一届“红瑶女童班”在融水县白云乡中心小学创办时,凤桂鲜和村里的十余名女童幸运地成为全村有史以来第一批上学的女童。“如果没有‘春蕾计划’,不免除学杂费,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送她和姐姐上学的。”凤桂鲜十分感慨地说。

在凤桂鲜看来,“春蕾计划”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融水瑶乡,让她和瑶乡的女童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读书梦。

女童班的生活给凤桂鲜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凤桂鲜至今都记得,老师们很看重她,每次六一儿童节都会让她跳舞。正是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深深影响了她。那个时候她心里有一个梦想,长大后也要当一名老师。

1994年凤桂鲜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融水县重点中学—融水县民族中学少数民族女子班。1997年6月,她又考上了融水县教师进修学校,2000年7月学成回乡成为全县历史上第一个红瑶族女教师。

凤桂鲜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18年来一直心怀感念认真教书育人,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奖和优秀论文奖。凤桂鲜经常说,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回馈“春蕾计划”、回馈社会。

来自甘肃山村的史丽丽(右一)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完成学业,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现任北京市丰台区太子峪村党总支书记

从春蕾女童到优秀大学生村官

出生在甘肃天水农村的史丽丽,目前是北京市丰台区太子峪村党总支书记,从春蕾女童到当选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再到成长为深得村民们信任的“一把手”,每每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她总是饱含深情地说:“没有‘春蕾计划’,就没有我的今天。”

史丽丽自小家境贫寒,然而,1995年父亲发生的一场意外使本来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家里的生活只能靠年迈的奶奶维持。尽管当时三年级的学费只有几十元,但在那个时候,史丽丽一家却无力承担。在万般无奈之下,史丽丽只好辍学在家。就在这时,“春蕾计划”给她带来了希望。在“春蕾计划”的帮助下,史丽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学业。1996年还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春蕾女童。由于当时“春蕾计划”只资助到小学毕业,所以对于初中生活,史丽丽不敢奢望。她已经做好了去务工的准备。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97年7月29日。县教育局的人竟然找到史丽丽,告诉她“春蕾计划”要继续资助她到北京求学。史丽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还会有继续上学的机会,直到进入北京和平里中学(现改为北京市171中学)春蕾女童班就读,她才知道这原来不是梦。谈起这些经历,史丽丽至今仍然难掩激动,“虽然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非常幸运的。‘春蕾计划’让我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温暖。”

史丽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十多年来,她非常用心地学习和工作。高中毕业时,她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2003年,史丽丽被中华女子学院录取,在中华女子学院求学的4年,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抽出时间打零工。她认为,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养活自己。

当谈到现在工作时,自信的史丽丽说:“作为农民的女儿,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到基层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到太子峪村任职以来,我深刻地体会到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村民们对我们大学生寄予厚望。”如今,中国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史丽丽认为农村工作大有可为。“我需要学习、锻炼的地方还很多,我仍然会继续努力。”史丽丽说。

对于“春蕾计划”史丽丽发自内心地说:“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真心希望像我一样接受‘春蕾计划’资助的春蕾妹妹们都能心怀感激,记着这份恩情,用心地学习,用心地做最好的自己”。

在“春蕾计划”的哺育下,数百万春蕾女童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截至2017年底,“春蕾计划”已资助女童357万人次,捐建春蕾学校1732所,对52.6万人次女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编写发放护蕾手册203万套。已经有一大批春蕾生成长成才,并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

“春蕾计划”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成为中国公益组织促进女童教育发展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范例之一。在胡文新看来,“春蕾计划”不仅仅是给贫困学生一个上学的机会,更重要是给贫困女孩一种感恩的力量,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信念,它对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全社会对女童的关注、关爱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此,中国正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胡文新表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未来,‘春蕾计划’将努力筹集更多资金,资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女童,帮助她们实现人生的梦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春蕾女童丽丽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莆田市妇联开展“精准脱贫·春蕾圆梦”助学行动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画一画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
My sister’s fingers我妹妹的手指头
Who discovered Australia?谁发现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