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06-21王树理彭献蕊
王树理 彭献蕊
摘要:青年興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追溯历史,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青年群体可勘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适应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在一系列有关青年的重要讲话中,逐步形成了其内涵丰富、逻辑鲜明的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对当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明确要求,塑造了青年“应然”之风貌。在其青年观中对青年寄予厚望且就青年的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对于高校高效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青年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青年人有着高度的评价与格外的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实现中国梦的崭新实践在很多重要场合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的重要讲话,总书记也曾多次与青年亲切交谈,认真回信青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以寄语青年而结尾。在这些重要讲话、交谈、回信和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青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行动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是至关重要和举足轻重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习近平青年观为高校青年大学生塑造了“应然”之风貌;习近平青年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之要求;习近平青年观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广之途径。
一、习近平青年观为高校青年大学生塑造了“应然”之风貌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自身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这是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勉励与信任,更是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嘱咐与期盼。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追溯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青年人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更应该有梦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接力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青年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中国梦的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青年一代的梦,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有报效祖国之志向、朝气蓬勃之风貌、自强不息之品格、甘于奉献之境界,自觉肩负时代赋予的责任,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这是习近平青年观为广大青年描绘的“应然”风貌,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弄潮儿。
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国家更相信青年富梦想和朝气、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世界和人类的未来。正因为青年一代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更需要“广大青年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青年一代一定要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一代一定要练就有真才实学的过硬本领,争做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青年一代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青年一代应该矢志艰苦奋斗;青年一代更应该锤炼高尚品格,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青年一代更应不负重望,时刻以党和国家的要求和期许“三省吾身”。
二、习近平青年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之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高校教育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展开教育。正是因为高校教育的这一属性,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大学生培养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立德树人,就是要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的道理塑造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之人才。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逐渐丰富、不断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很强。在资本逻辑占主导的今天,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带来的更多是消费异化、金钱崇拜,青年人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价值观的困惑。孙正聿教授在其题名为《马克思与我们》的演讲中,从现实层面分析了青年人价值观困惑的四大问题:市场经济下一切向“钱”看,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当代中国社会由熟人社会转化为陌生人社会,从而伦理道德约束转变为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底线的行为准则;生活在虚拟世界当中,人们的价值观的变化;世界历史形成,各种各样价值观的冲击,如何来判断我们的价值观,如何有一种马克思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成为我们现在面对的一个巨大的、现实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三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才能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面前,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采取正确的行动。“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只有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理性认同基础上的理想信念,才能坚定不移;只有树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是正确的和值得追求的。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代表的座谈中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仅停留于课堂的宣讲说教,更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才学是德行的资本,而才学需要德行来统帅,德行是才学发挥的前提,这表明才学与德行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而德行在其中占居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青年的道德品质,使广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树立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在高尚的理想和道德的引领下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学以致用,勇敢承担重任。
三、习近平青年观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广之途径
社会主义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认识到青年培养的艰巨性和特殊性,在其青年观中也就青年的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全局、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习近平青年观中关于如何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措施,对于高校高效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习近平青年观为基本遵循,扎扎实实推进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引领青年大學生立志修德。青年的成长成才需要树立明确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伟大梦想,是青年人应当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中国梦的实现须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魂聚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取向,培育高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的伟大理想中,不断培育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品格,促使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以“文明修身、崇德立行”为核心的大学生德育提升工程是我们青海师范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文明建设而采取的重大措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变化总在点滴间萌发。自这项工程实施以来,校园里学生抽烟的少了,教室宿舍的卫生保持得更好了,食物浪费减少了,同学之间谦让关爱增多了,随便早退旷课的现象几乎难觅踪影。
重视榜样示范在青年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中有榜样我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榜样的标准来反省自己、要求自己,榜样的作用会润物无声地影响我们、感染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取榜样示范的方法,以实现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榜样示范的有效发挥最为重要的就在于好榜样的选择和确定,选择正确的榜样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现在,好多大学生都追星,以影视明星、歌星作为自己心中的偶像,甚至有些同学的追星是毫无理性的追随。评选思想政治学习的榜样,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身边的榜样,使学生通过对榜样的学习,逐渐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示范作用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身教胜于言传,高校教师是青年大学生身边的最好的榜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立榜样为心中的标杆,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加强和巩固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高校,青年大学生除部分党员和少数群众外,大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同青年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青年组织,在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方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地位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要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远的不说,就党的十九大结束后,我们青海师范大学共青团就组织成立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在全校青年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深入青年大学生之中,倾听青年学生的呼声,做青年学生信赖的贴心人,尤其在理想信念方面多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指点迷津、排忧解难。高校共青团应该多多组织开展与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青年大学生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