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语境下高校思政教师话语权的嬗变与重构
2018-06-21谢颖
谢颖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教师扮演着引领者和指挥官的角色,思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度融合,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大弱化了思政教师的话语权威,思政教师的话语权遭遇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分析大数据语境下思政教师话语权的嬗变与重构对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思政课教师;话语权;嬗变;重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度融合,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政课教师传统的话语权威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充分认识和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与规律,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分析大数据语境下思政教师话语权的嬗变与重构对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的技术内涵和哲学内涵
(一)大数据的技术内涵
2014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和细化了新媒体网络思政的内涵,要求高校应当以新媒体为主要抓手落实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不难看出,随着新媒体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基于新媒介为载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关于大数据的定义,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见解。大数据的特点可以归纳为“4V”,即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性(Value)。大数据也称巨量资料,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大数据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它正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思维的变革,我们的思维将从因果关系转向相关关系,人类可以通过大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创造新价值。
大数据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新媒体的运用。新媒体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传播方式,是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发挥传播功能,并能使传播者与受众(用户)互动的媒介的总和。它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就其技术层面而言,新媒体指代的是数字化媒体。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数量与质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新媒体的实质就是数字化媒体,或者大数据。
统计数据表明,当今网络的中坚力量是活跃而敏感的年轻人,大专以上网民中多数人群为在校大学生,高校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领域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发源地。基于此,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师生关系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或将改写。
(二)大数据的哲学内涵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类每天产生的数据都可能超过过去5000年之和。在庞大而复杂的信息技术面前,大数据方法正在成为信息时代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验世界的改变,正如望远镜让人们看到了遥远的星球,海量的数据让人们看到了复杂的世界。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经验表征的新方式,更是一种探索经验背后知识的新方法。“难以理解”是大数据的核心特征。突破了人类的智力,还要突破人类的心理习惯。这种“难以理解”,其根本原因是“低说明力”却“高预测力”,这预示了一种新的科学。海量的数据蕴含着经验世界中丰富的信息,海量的数据便是海量的经验。大数据是一种新的经验表现形式,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类型。在经验层面,大数据带来了“无处不在”;在方法层面,大数据带来了“难以理解”;在科学层面,大数据将带来“新的世界”。就其哲学层面而言,新媒体实现了人类与信息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人类认识世界并无万灵验方。面对沃尔玛数以亿计的商品数据、谷歌海量的搜索信息,所有的传统分析方法都显得苍白无力。大数据方法用海量数据代替少量样本,用混杂数据代替精确数据,用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由此引发的宏观性和直接性是传统的认识方法所难以完全替代的,大数据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某种意义上讲,大数据方法正在开启人类认识世界的新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工具,它无疑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正是大数据的哲学含义及其传达给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论意义。
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追问思政教师话语权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容易掌控对大学生的话语权,也更容易树立起绝对的权威。一般观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纸质资料的阅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讲解来实现的。在思政课上专职思政课教师主要根据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来讲述指定的内容,有的教师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将教学内容死死圈定在教科书上,冗长枯燥的理论讲述、乏味的教学语言、呆板的教学方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们噤如寒蝉,学期末以整齐划一的统一纸质版的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是否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尚待考证。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已成为发展的必然,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其教学质效不断走向负面,教师的话语权正经历着有意义的嬗变。诚如马克思所说:“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陽,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适的表现;精神只准穿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花丛中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在这里,革命导师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国家和法是绝对精神和理性的产物,国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同样,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也只是让学生穿着黑色的衣服,掌握着绝对的权威,不让学生发声,其效果必定无法实现。教师的传播话语是否赢得更多的受众——“学生”,要有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常态,关键点是思政教师必须掌握相对优势的话语权,赢得更多的教育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