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企帮村”再助力

2018-06-21文丨

遵义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汇川区集团化黄豆

文丨 全媒体记者 谭 冰

汇川区高桥街道办事处举办企业募捐活动

集团化帮扶的“汇川实践”

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行动令一下达,汇川的山山岭岭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作为汇川区“集团化”帮扶的一支主力军——遵义农业产业联盟的10余家成员企业就已经行动起来,采取订单式签约方式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为全区脱贫攻坚再添一把火。

10.6万亩辣椒、5万亩棱角菜、6500亩黄豆、8000亩土豆、养蜜蜂、养鸭……一个个带着希望的产业,顷刻间洒遍了汇川的偏远山乡。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是保证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实施这种扶贫方式的最佳主体是企业。企业有项目、有技术、有资金,这就是‘集团化’帮扶的优势,帮扶往往就能一针见血拔穷根。”汇川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副主席刘健这样对记者说。

作为遵义农业产业联盟的一员,贵州黔成丰农牧集团2018年在汇川区团泽镇八个村居种植的6500亩黄豆长势喜人,惠及2440多户农户,其中含贫困户700多户。公司董事长杨成丰指着地里的黄豆苗对记者说:“这些黄豆种子全是采用本地传统种植方式遗留下来的,非转基因小黄豆的优良品种。今年我们公司免费发放了三万多斤种子给农户种植,并签订订单,成熟后公司再按3元一斤将黄豆收购回来。由政府搭桥与板桥的豆腐干厂合作,生产板桥豆腐干的高端产品。农户种植黄豆的每亩收益能比玉米高两三百元,而且黄豆种植人工投入较少,许多留守老人也能完成种植。”

据介绍,黔成丰农牧集团在团泽镇发展的黄豆种植预计产值达七百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近两百万元。

杨成丰还盘算着:“遵义的山好水好,种出来的小黄豆品质更是上乘,自己不利用起来可惜了!”他计划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豆制品加工厂,打造本地健康豆制品品牌,同时与遵义市餐饮协会合作,以黔菜推广带动黄豆的订单种植。

无独有偶,作为遵义农业产业联盟的领头雁,贵州万盛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向团泽镇46户贫困户无偿提供种苗、肥料、农药等物资达28.8万元,实现贫困户增收4000元以上;通过流转土地,聘用农户做工,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其中贫困户120人),实现农民年务工收入900万元左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向贫困村小、留守儿童、重病患者、贫困老党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累计捐赠50余万元。2018年,该公司积极响应汇川区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号召,发展辣椒订单种植27600亩,预计带动300余人脱贫。

和黔成丰、万盛源等企业一样,遵义农业产业联盟的十余家企业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参与到汇川区的“集团化”帮扶中,誓要“源头拔穷根,造血助脱贫”。

……

据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有关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基层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党建扶贫新体系,汇川区审时度势,创新帮扶思路,把目光瞄准了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资源,制定出台《汇川区开展脱贫攻坚暨城镇解困集团化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有效整合、实地走访、调研论证,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集团化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

2017年,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实现全面脱贫“五大目标”发力,汇川区在全区8镇6办成立14个帮扶团队,分别明确1名区级领导任团长和副团长,以其他区级挂帮领导和帮扶单位、企业、干部为队员,实行分片包干帮扶,统筹、调度和督促帮扶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困难问题。

“带进来帮”“走出去请”,挂帮的汇川区级领导和部门,带着帮扶企业,实地探讨帮扶措施,随后,镇(街)党委书记、镇长率队与上级和各界对接,根据镇(街)自身条件和脱贫需求,企业结合实际,在镇(街)按照“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和“市场主体+贫困户”的方式,建立起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17年,全区241家民营企业参与集团化帮扶,帮扶覆盖135个村居社区,共计投入5803.07万元,惠及贫困人口7613人,80余家企业提供12000个就业岗位,与1500余精准扶贫户达成意向性劳动协议。

掀起扶贫开发的新高潮

全国唯一获批的商业5A级景区“自游港·奥特莱斯城市广场”,近年来成为不少遵义市民购物休闲娱乐的又一重要商圈,但很少有人知道投资开发此项目的贵州聚银投资置业有限公司也默默加入了汇川区脱贫攻坚的大军之中。

贵州聚银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结合汇川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集团化帮扶”思路,秉承“有难必帮,有求必应,扶贫扶志,扶贫立技”的扶贫解困理念,通过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在了解到汇川区沙湾镇安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愿望后,为安村的每户贫困户免费送去6只鸡苗2只羊,不要羊的贫困户可以换取50只鸡苗,2017年共计发放鸡苗2340羽、羊112头。

该公司还与沙湾镇镇政府合作在安村建立黑玉米、黑花生、黑土豆“三黑”基地。与此同时,还捐资22万元为安村小学改建留守儿童之家,汇川区团区委在学校建起了四点半学校。为安村的脱贫攻坚实实在在地出了一份力。

如今,汇川区沙湾镇安村的村民们只要提起贵州聚银投资置业有限公司都会连连竖起大拇指。

通过调研摸底、因地施策,该公司重点对高桥街道、董公寺街道城镇困难群体实施帮扶,引导他们就业创业致富,并为团泽镇、泗渡镇、沙湾镇、芝麻镇、松林镇等贫困人口提供养殖业、种植业等资助,激发和增强他们主动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该公司也成为汇川区城镇解困的“助推器”和“排头兵”。

“这两年的沙湾可热闹了,不止贵州聚银投资置业有限公司,重庆商会在了解到安村今年要出列的情况后,帮助三户贫困户建立2000平方米养鸭基地,提供鸭苗,订单回收成品鸭;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在了解到安村后山组通过退耕还林发展500亩花椒,和我镇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遵义市泰来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在了解到底水村海拔800多米后,立即决定帮助种植100亩石斛;遵义耿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入股、保底收购、梯度分红的形式,在安村发展600亩松花菜项目;沙湾倍缘化工厂在实地了解沙湾村土地适合种植中草药后,积极帮助群众种植200亩五倍子……”沙湾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给记者细细地梳理,除了产业,“集团化”帮扶的成效在技术指导、基础设施改善、公益服务等群众有需要的方面全面开花。

“密集的帮扶措施正在沙湾镇有序推进,集团化帮扶正呈现的‘恒温’效应,帮扶工作不在是走过场,拿点钱,一大批朝气蓬勃的产业正在崛起,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干劲十足,信心十足。”沙湾镇负责人说。

2018年4月2日一大早,汇川区高桥街道办事处就热闹起来,与高桥街道办有项目往来的85家企业齐聚一堂,为的是帮辖区内的贫困群众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此次活动旨在把感恩的心播种在汇川这片家的土地上,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受益。同时,也希望把公益之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参与爱心事业,带来帮助与温暖。”捐赠企业代表王纯文的一番话,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现场,企业代表的捐赠热情高涨,单个企业捐赠额度最高达10万元。此次募捐活动共募得包括浙江金业贸易有限公司、遵义信本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高桥社区、兴洲坝社区在内的85家社区和企业的支持,募捐资金总额达120.75万元。

“集团化”帮扶成为汇川区脱贫攻坚的有利抓手,也有效激发了民营的社会责任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参与到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推动全区农村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发展,以实际行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高桥街道办是2018年汇川区的镇(街)一级第一个成功组织企业募捐的街道,效果很好。我们区委统战部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发动辖区非公企业在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等,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就业。”汇川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副主席刘健说,“今年将重点明确‘如何做?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理顺机制,同步部署300家企业以9个贫困村为重点,围绕汇川区产业规划的‘三个二十万亩’服务,向包装、销售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每个村都会召开现场调研和签约会,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随后还将开展主管部门下基层进行矛盾纠纷处理及重点督查,年终会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汇川区多思路并进,多措施并举,将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内生动力,在汇川大地上演了一幕幕集团化助力脱贫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汇川区集团化黄豆
黄豆噼里啪啦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2020年汇川区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黄豆变形记
1千克黄豆有多少粒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汇川区老年大学校长为老党员学员“送学上门”
汇川区委离退局举办“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发挥正能量”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