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管护曲共筑绿色梦

2018-06-21宋继红韩金鑫

北方人 2018年13期
关键词:林场管护职工

文/宋继红 韩金鑫

二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境内,地处祖国最北端,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施业区面积634.64平方千米,现有职工316人,因“中国最北点”坐落于此而被称为“中国最北林场”。

一支专业过硬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

在开发建设时期,二十八站干部职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吃三睡五干十六”的拼搏精神,在“吃的是红高粱,喝的是冻菜汤,住的是小布房,睡的是波浪床(用松木杆儿搭成的床铺),吃水用麻袋扛(冰块)”的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年产商品材1万余立方米,用实际行动支援了国家建设。在2014年国家做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以后,二十八站干部职工再次听从祖国召唤,“放下斧头锯,高举生态旗”,无条件转往生态建设新战线,积极投身营林生产、森林防火、资源管护等天然林保护工程相关工作,年完成中幼龄林抚育工程15.07平方千米,完成补植补造任务1.53平方千米,年创产值约300万元,顺利实现由伐木人向护林人的华丽转身,交出一份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双提升、30年无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单,为国家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二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彰显魅力

为了克服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带来的经济困境,实现林区长远发展,二十八站管护区紧紧抓住林区转型发展机遇,以千亩野生蓝莓采摘园、千株野生灵芝培育园、千斤野生芍药种植园、千尾野生鱼类养殖园为发展目标的“四千园”计划,自2017年全面布局以来已经初见规模,预计2018年中下旬可实现收益,可年创产值过百万,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拓展了有利渠道。二十八站管护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拥有黄芪、龙胆、沙参、五味子等药材16类;拥有杜香、铃兰等香料;拥有野生蓝莓、红豆、悬钩子、山荆子、稠李等食用野果;拥有蕨菜、蜇麻子、黄花菜等食用山野菜6种。结合这些资源优势,二十八站管护区制定出台《管护区经济经营方案》,确定未来3年—5年内管护区经济发展措施办法与目标任务,压实发展管护区经济主体责任。广大干部职工以管护站全面修复升级为契机,将管护站、近山管护区作为主节点,抓住地区政策支持的有力时机,选择沙棘、金莲花等热门药材作为主项目,开展宜地宜户的林间药材种植活动。

规范工会工作突出建家职能

为了确保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二十八站管护区配备有专职工会主席1人、女工主任1人、工会干事1人,专职从事工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在党支部领导下,始终坚持按照规定召开职工大会,定期参与林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决定,职工诉求得到积极响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劳务合同、保护措施、职工收入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依法依规得到落实。发挥监督职能,党务公开、企务公开实现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职工群众参加林场各项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充分保障。为了帮助职工适应林业产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稳步增强生活幸福指数,二十八站管护区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发动干部职工以驿站文化、最北文化为依托,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建设,走全民创业之路,帮助14户职工参开办冰雪乐园、山特产品经营、生活服务、肉羊养殖、冷水鱼养殖等10类小项目、小产业,参与人数达到47人,占全场职工总数的15.9%,年创产值3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职工生活转轨、收入变轨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二十八站管护区牢牢抓住政治生态、意识形态、发展业态三大重点任务,在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职工生产生活质量、拓展产业发展项目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林区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如今已发展成为集森林管护、营林生产、生态旅游、林下资源采集、菌类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管护区。

劳模是时代的先锋,是新时期优秀职工的代表。二十八站林场干部紧紧跟随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秉承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这一信念,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模范”的光辉内涵。二十八站管护区曾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林业林场、地级文明单位、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最美林场,2018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林场管护职工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