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节选)

2018-06-21西晋

初中生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孙权诸葛亮

(西晋)陈 寿

费祎字文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繁至吴。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选自《三国志》,陈寿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参考译文】

费祎字文伟,从小丧父,依靠族父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伯仁,伯仁便带着费祎入蜀游学。正赶上先主刘备占领益州,费祎便留在了益州,和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先主刘备立太子,费祎和董允都为太子舍人,又迁为太子庶子。后主刘禅登上帝位后,费祎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来,百官出城迎接。他们的年资地位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只让费祎与其同车,由此众人没有不对费祎另眼相看的。诸葛亮因为刚从南方归来,便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生性能言善辩,开起玩笑来没有限度,而诸葛恪、羊衜等人又才学渊博、善于论辩。他们的辩论反驳就像刀锋一样咄咄逼人。费祎言辞温顺,语义实在,据理回答,众人终不能使他理屈词穷。孙权非常看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贤德之人,必定能辅佐蜀国,恐怕以后不能常到这里来了。”费祎回朝后,升为侍中。诸葛亮北上屯驻汉中,请费祎担任参军。因为费祎奉命出使能符合朝廷旨意,所以他频繁出使东吴。建兴八年,他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和长史杨仪相互憎恶,每次见面坐在一起都要发生争执。魏延有时拿着兵器对着杨仪比画,杨仪则泪流满面。费祎经常坐在他们中间,进行劝慰,将他们分开。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魏延、杨仪能各自发挥作用,正是费祎匡正补救的结果。

鉴赏空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说:“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据《三国志》记载,费祎善良诚实、忠诚纯正、智慧内敛、性格平和、温雅谦恭,深得魏、蜀、吴三国人尊崇。为了彰显费祎的魅力,作者除采用正面描写的方式外,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诸葛亮、孙权对费祎的态度,我们可以欣赏到他光彩照人的形象。

读有所思

1.这一选段的主角是费祎,那么,文段中写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有何用意?

2.试比较本文和《出师表》的语言特点。

猜你喜欢

孙权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任用拆台的人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孙权用人,忠诚为先
任用拆台的人
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