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叛逆的孩子

2018-06-21

东方剑 2018年4期
关键词:红梅封信母亲

◆ 昆 金

三月真是个不错的季节。在熬过萧条笨拙的寒冬后,忽然迎来一个绽新花、萌嫩叶、吹暖风的季节,心情应该是特别舒畅的。所以这个时节,似乎连凶案也少了很多。巡捕房凶案组已经有好些天没案子找上门了。

周凤岐今天有兴致,拉着赵勤找了家小酒馆,点了几个菜,一瓶黄酒,师徒俩这就喝开了。

喝着喝着,周凤岐慢慢就注意到这家酒馆的老板和伙计。

酒馆是由沿街民居改造的,很小,只能摆四张方桌,每张桌子只能坐四个人。从朝里的那扇门望进去,可以清楚看到掌勺的是个中年男子,端菜收钱招呼客人的,则是个中年妇女。

“赵勤,说说你对这个小酒馆的印象吧。”周凤岐吃了口菜,轻声说道。

赵勤一愣,望了望四周说道:“很普通的一个酒馆,谈不上什么印象吧。师傅,你该不会是发现什么疑点了吧?”

周凤岐摇摇头说道:“做我们这一行的,不管你在哪里,在做什么,都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而不是说有疑点了,你才去关注。再说了,你没有善于观察的习惯,有疑点你也发现不了。”

赵勤给周凤岐倒酒,笑着说道:“师傅,那你倒是说说看,你都发现了些什么?”

周凤岐咪了一口酒,慢慢说道:“这家很明显是夫妻老婆店。丈夫身体不太好,妻子挺爱护他。另外他们应该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儿子,特别顽皮。小店生意不错,过日子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个妇人的心事很重……”

赵勤有些意外,环视一圈,问道:“师傅,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的?”

周凤岐说道:“之前我看到妇人进去端菜时,特地走到厨师身后,伸手去他肩膀上揉了揉,还在他后背推了几把敲了几下。这种举动,不是夫妻是做不出来的。另外在她端菜出来前,还特意把一只高脚的木凳子搬到丈夫身后,并嘱咐了两句。然后那个丈夫每次盖上锅盖,就忙里偷闲,在凳子上坐一小会。你看店里客人并不多,而一个中年男人累成这样,显然是身体不太好。”

赵勤暗暗敬佩。

“然后我在走进店门前,还看到门前竹竿上晾着好些衣服。除了他们夫妻俩的,还有男孩子的衣裤,所以我说他们有个儿子。”周凤岐继续说。

“那你是如何判断男孩很顽皮的呢?”赵勤问。

“在店门口还晾晒着两双布鞋。我注意到这两双布鞋的鞋面很新,但鞋底磨损厉害,鞋子的头部也已经开始破损,这显然是鞋子主人特别顽皮好动所致。从鞋子的尺码来判断,男孩也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周凤岐说着,又朝妇女看了一眼。

“佩服佩服。”赵勤说着,又给周凤岐倒酒。

说话之间,那个妇女坐在不远处的矮凳子上,低头挑拣着一篮子新鲜的马兰头。她的目光有意无意的,也一直在朝周凤岐师徒俩这边偷偷望过来。这些赵勤未必能够察觉,但周凤岐始终看在眼里,所以他用眼神示意赵勤别再提问。

两人吃完酒,又要了两碗饭。酒足饭饱以后,周凤岐喊结账。

妇人走到跟前,周凤岐把钱递给她,但妇人却没有接,她似乎是在攒着某种勇气。

“你是巡捕房的周探长是吗?”最后妇人终于开了口。

周凤岐点点头道:“没错。你怎么认识我?”

妇人原本愁眉紧锁的神态,勉强有了一些放松。她捋了捋挂在额头上的头发,拘谨地说道:“上次马路对面两兄弟吵架动刀子,我看到你来过好几次,所以记得。”

“哦。给,这是酒钱。”周凤岐说着,再次把钱递了过去。妇人还是没有接,周凤岐有些纳闷。

“周探长,能不能请你帮一个忙……”妇人说到这里,突然有些失声,眼圈发红起来。

“你究竟有什么心事?”周凤岐问道。

妇人说她叫周红梅,前夫死后,嫁给现在的丈夫徐炳忠。徐炳忠有个儿子叫徐军,今年十四岁,跟她这个继母关系很僵。不管她如何对待这个孩子,他都没法跟自己和睦相处。上周徐军又是逃学,又是跟人打架,她实在忍不住,就说了他两句。没想到徐军就离家出走,也没有去学校念书。

“唉,这后妈就是不好当呀。说轻了吧,人家怪你不管教继子,不负责任。说重了吧,人家又要说毕竟不是自己养的,对继子这样凶。这次我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他,急死人了。所以刚才我认出是你,就想请你帮我找找他。你们‘包打听’人头熟,消息灵通,应该会有些办法。”周红梅看上去非常焦急,所以一口气说完,就开始落泪。

周凤岐这才恍然周红梅为什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徐军以前有没有这样离家出走过?”周凤岐问。

周红梅想了想,点点头说:“以前也有过两次。不过这一次不同,他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了。呜呜呜呜……”周红梅说到担心处,马上就哭了起来。

徐炳忠听见妻子哭声,也走了过来,搂着妻子,不停安慰。周红梅被丈夫这样呵护着,哭得更加厉害,最后索性伏在丈夫胸前抽泣起来。

周凤岐看到这副样子,心中也不免有些柔软起来。

“你们不要急。你儿子平时都跟哪些人来往,你知道吗?”周凤岐问。

周红梅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公公婆婆都有病,现在都在楼上躺着,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这个小酒馆。所以平时我们都在酒馆里忙,根本没时间去关心他。每天只要看到他回家了,也就放心了。”

“那天我也说了儿子两句。我说你不要再那么皮,我们家跟别人家不一样,爷爷奶奶看病需要很多钱,所以我们要做生意,没时间管你,你要管好你自己。他听完以后,上了一次楼,然后下楼直接跑了。”徐炳忠补充说。

“我真担心他在外面学坏。周探长,你千万要帮帮我们呀。”周红梅一脸担忧道。

“十四岁的男孩,那就是叛逆期咯。”赵勤在一边嘀咕。

周凤岐听到这里,对这户人家马上又多了些同情。他想起自己十四五岁时,也曾经离家出走过一次。叛逆期的男孩是个什么样子,对他而言并不陌生。

“对于儿子的出走,你们就一点线索都没有吗?”周凤岐又问。

周红梅想了想,急切地说:“有有。事后我在他的一件换洗衣服里,找到过一封很奇怪的信。炳忠,你快去拿来给周探长看看。”

徐炳忠上楼去,很快拿下来一个信封,然后神色紧张地交给周凤岐。

信封上收信人地址就是徐军的学校,收信人就是徐军,但没有写明写信人地址。看邮戳倒是虹口地区的,不过单凭这个,也很难查询是谁寄给徐军的。

周凤岐抽出信纸,一看到内容,整个人就呆住了。

周凤岐其实可以不用管这个闲事的。但他却答应周红梅夫妇,尽力替他们找到儿子。

因为他自己也曾经是个叛逆男孩,也曾经离家出走过,他能够深切体会到做母亲的心情。

那一次忘记了母亲说了他什么,后来想想根本就是小事,然后他就煞有其事跑了出去,在外面晃悠了两天一夜。跑出门的一刹那,他一肚子对母亲的怨恨,发誓再也不会回家。

那次刚好有台风从上海过境,少年周凤岐心中的冲动,也很快就被大风大雨浇得原形毕露。第二天他又饥又冷,还有些感冒,有心回家,却拉不下面子,只能狼狈地躲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下面,承受着狂风大雨的侵袭,软弱得像一只蜕壳的螃蟹,心中无限后悔。

这个时候他看到母亲披头散发地从风雨中出现了。她瘦弱的身体被雨水浇了个通透,只能扶着围墙,艰难行走。她低着头,嘴巴里不停喊着凤岐凤岐,声音嘶哑,无力。这个时候一阵劲风吹过,母亲再也支撑不住,仰天倒在泥地里,再也爬不起来。

少年周凤岐看到这个情景,再也顾不得其他,冲过去就抱住母亲,大声喊着妈妈妈妈。母亲看清是儿子后,又惊又喜,连声向儿子道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是。周凤岐越听越难过,抱着母亲大哭。

那次回家以后,母亲生了一场病,少年周凤岐也似乎懂事了很多。从此以后,周凤岐再也没有惹过母亲生气。

所以这次他看到周红梅那种焦急懊悔的样子时,马上就想起了自己母亲。他觉得自己必须要替周红梅找到儿子,就像当年母亲找到自己一样。

而且当年自己有那种悔悟,周红梅的儿子却不一定有。因为周红梅说起过,徐军性情桀骜,不爱读书,这一阵更是偷偷在跟社会上的人混,几天前还参与过一次打群架,不像是个吃素的。所以他这次离家出走,应该没有自己当年离家出走那么简单。周凤岐认为周红梅担心儿子会学坏,会闹出大事,不是没有道理。

更何况还有那封诡异的信。周凤岐也相信这封不可思议的信里,一定隐藏着少年徐军的某种秘密。

此时此刻,他特别想要挽救这个少年。

这封怪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后面还有很长一段,全是这种数字堆砌。周凤岐就算见多识广,也在这封信跟前傻了眼。徐军这个孩子,究竟在搞什么鬼名堂?

凭着经验,周凤岐判断这些应该是某种密码。他记得以前破获上海跑马场暗杀事件时,也接触过一种用拼音字母建立起来的密码。而眼下这种用数字组织起来的密码,又该怎么解呢?

同时他又想到,少年徐军究竟在做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非要采用这种隐秘晦涩的手法来写信?现在想要找到徐军,这封信似乎就是周凤岐仅有的线索了。他必须识破这种密码,读出信件内容,而这谈何容易。

周凤岐一筹莫展,就先从徐军家里着手。他检查了徐军留在家里的东西,书包,床头,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后来他偶然发现,徐军换下来的那件外套上,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

“我之前也闻到过这种味道,好像是一股鱼腥味。”周红梅拿着衣服,闻了闻说。

作为一个学生,身上哪来的鱼腥味呢?

“徐军平时有没有特别要好的小朋友或者同学之类的人?”周凤岐问道。

周红梅想了想,说道:“他倒是有一个好朋友。去年放暑假时,还在我们家呆过两天。这个孩子叫胡一凡,跟我儿子同岁,那一阵胡一凡的父亲在我们这边给人做家具,就跟我儿子认识了。我儿子有些孤僻,一般很少跟其他孩子走得特别近,但跟胡一凡除外,这两个孩子,好像特别投缘。”

“胡一凡住在哪里?”周凤岐又问。

“他住在虹口那边,具体我也不清楚。对了,他父亲是个木匠,做家具的手艺很好,远近闻名。”周红梅说道。

周凤岐一听到虹口两字,马上就想起了那封信上的邮戳,也是虹口地区的。

想到这些他马上就赶到虹口地区,逢人就打听一个姓胡的木匠,结果很快就找到了胡木匠的家。

赶到胡一凡家后才知道,就在三天前,胡一凡也不告而别,不知道去了哪里。所有该找的地方都已经找过。

“胡一凡的爹,前两个月在砍木头时,斧子落在手背上,砍断了小半只左手掌,以后还能不能做木匠,都还不一定。现在胡一凡又出了这样的事,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胡一凡的母亲哭诉着。

“胡一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能跟我说说吗?或许我可以帮你找到他们。”周凤岐就把来意跟胡一凡母亲说了一遍。

“胡一凡这孩子有些内向,不像他那两个出嫁的姐姐。读书也不是太好,也没有什么好朋友,不过一直挺懂事,从不给我们添麻烦的。”

“那这一次他跟你们有过什么冲突吗?”周凤岐又问道。

“他爸爸这一阵情绪不好,那天是说过他几句。大概意思就是说以后我要是不能做木匠,全家的生活就要靠你了,所以你要好好读书。然后胡一凡说他不想读书,他爸爸就生气,说了几句很重的话,然后胡一凡那天晚饭也没吃。然后一直到他突然离家,就再也没有跟我们说过一句话。呜呜呜呜……”胡一凡母亲说着就哭了起来。

周凤岐听到这里,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很清晰的感觉。胡一凡和徐军这两个孩子,不管是性情,还是生活环境,多少有些类似。

随后周凤岐在胡家搜索了一番,意外找到几封跟徐军那封信一模一样的信件。再看邮戳,分明是徐汇地区的,而徐军家就在徐汇。

他迅速判断,这很可能是徐军写给胡一凡的信件。这两个孩子,私下里一直在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通着信。

然后周凤岐又在胡家找到一双胡一凡的鞋子。一拿起鞋子,周凤岐便更加坚信胡一凡跟徐军之间有着很不一般的关系。因为在胡一凡的鞋子上,他同样闻到了一股很浓烈的鱼腥味。

对于这一点,胡一凡的母亲同样也没有办法做出合理解释。她想起上次胡一凡换下来的外套上面,也有很重的鱼腥味,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沾到的。

从胡家回来的路上,周凤岐一直试图从既有的发现当中,找到一些能够突破的线索。

胡一凡和徐军这两个孩子,读书都不是太优秀,性情也都属于比较内向甚至孤僻的那种。同时他们家境也不太好,父母的思想压力也都很大。那么面对这样的家庭,作为一个叛逆期的男孩子,他们究竟会作何选择呢?

周凤岐苦苦思索,试图把自己代入这两个孩子心底,去想他们所想,然后再结合仅有的其他线索,争取突破。

但他同时也明白,叛逆期的孩子,所思所想大多离经叛道,不可捉摸,更容易走极端。胡一凡和徐军出走前,都曾经被家长呵斥过,他们一气之下出走后,其实很快就会不知所措,并且产生悔意,这一点周凤岐是有体会的。

但同时他们必定也非常爱面子,一般都不愿意主动回家,这一点就有危险。因为这样很容易学坏。

不知道怎么了,此时此刻,周凤岐对这两个男孩特别上心。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周凤岐似乎看到了少年时期的自己,并为自己当年的荒唐感到好笑,内心无限温馨。

周凤岐刚刚从虹口回来,就看到周红梅家小酒馆店门紧闭,门口聚集着几个老妇,朝着小酒馆指指点点,窃窃议论。周凤岐非常意外,敲开店门,却发现周红梅夫妇早已经哭成泪人。

“周探长,这可怎么办呀?徐军他,他在外面出事了……”周红梅说着拿出一封信,塞进周凤岐手里,号啕大哭。

周凤岐连忙拆信阅读。原来这是一封徐军写回来的绝笔信。信中大意是说我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不想连累家里,这才偷偷跑出去,独自担当。你们收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被迫坐船去一个万里之外的热带海岛做劳工,生死未卜,归期无望,恐怕要辜负双亲养育。最后还有望双亲多多保重,我这辈子不能回报养育之恩,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回报之类等等的话。

周凤岐也很意外,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

周红梅夫妇哭成一片,周凤岐一时也束手无策。他反复阅读这封信,心中疑惑。

“这封信你们是怎么收到的?”周凤岐奇怪地问。因为他看到信封上没有一个字。

“是有人放在餐厅桌上的。刚才我们俩都在厨房忙碌,回到餐厅后就看到了这封信。”周红梅说道。

那就奇怪了。徐军既然是被人胁迫去做了海外劳工,那么这封信他又是如何送出来的呢?既然有人送信,送信人又为何不跟徐军父母照个面,把情况说得更加具体一些呢?

周凤岐走到门外,向隔壁邻居调查了一下,希望能够获得一些送信人的线索。但一无所获,大家都没有在意。

周凤岐意识到事态严重,就喊来赵勤帮忙。他让赵勤赶去虹口,询问一下胡一凡家有没有收到这种信件。因为在周凤岐的心里,总觉得胡一凡和徐军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因为他们共同拥有那份不可思议的密码信件,另外又都是在三天前离家出走的,身上也都带着很浓重的鱼腥味,这些共同点绝非偶然。

赵勤离开后,周凤岐一边安慰周红梅夫妇,一边开始研究这封绝笔信。

他在徐军的床上找到了他的书包。打开后拿出徐军的作业本,仔细翻阅。他发现徐军的作业书写很认真,字迹也很工整,由此可见这个孩子读书的态度还是挺端正的。

回头再看那封绝笔信上的字迹,却歪歪斜斜,潦草异常,跟作业本上的字迹根本不能相比。周凤岐粗略比对了一下,突然意识到,这封绝笔信上的字迹,果真就是徐军自己写的吗?这封信自始至终一直就是以徐军的口吻叙述的,并且最后署名也是“不孝儿徐军绝笔”,但从字迹上看,却还是有疑问的。

周凤岐马上赶到巡捕房,请巡捕房专业鉴定笔迹的老法师过目。老法师大致看了看,说这根本就是两个人写的。由此周凤岐就开始怀疑,这封信大有文章。

与此同时,赵勤回来说胡一凡家里并没有收到类似绝笔信。于是,周凤岐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周红梅夫妇伤心欲绝,生意也无心打理,整天坐在店门口哭泣。过往行人在了解到真相以后,纷纷叹息。这两年时常有人被绑架胁迫,漂洋过海,成为海外劳工。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当事人就别想能再回家。

周凤岐依旧没有放弃走访四邻的努力,因为他觉得这个送信人至关重要。

终于在小酒馆对面二楼的一个老太太,说到就在那个时间段里,她站在自家后阳台上,似乎看到有个光头小年轻窜进小酒馆,然后一眨眼就又出来了。因为对方的头发稀疏,一看就知道是个瘌痢头,所以她有些印象。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周凤岐赶紧让赵勤去调查附近有没有瘌痢头的小年轻。而当他把这个发现告诉周红梅后,周红梅似乎想起了什么。

“徐军之前在外面打群架,对方其中有个人就是瘌痢头。”周红梅告诉周凤岐说。

“哦?那你知道跟徐军打架的,是什么地方人吗?”周凤岐追问道。

“应该是陈家木桥一带的,全是些流氓瘪三。徐军怎么跟他们这些人搅在一起的?”周红梅回忆道,一脸焦急。

一个陈家木桥的瘪三,而且之前跟徐军有过冲突,这次又把这样一封信偷偷放到徐军家里去,这是什么用意?

周凤岐跟赵勤马上去陈家木桥寻找那个瘌痢头瘪三。但一天下来,没有任何收获。经过询问他得知,那个瘌痢头叫陈阿三,居无定所,没有家,谁都不知道他又去哪里坑蒙拐骗了。

调查暂时陷入困局,但至少可以证明这封信的水分很大,背后必定另有玄机。周凤岐把看法跟周红梅夫妇交代以后,夫妻俩顿时宽心不少,周红梅更是对周凤岐千恩万谢。

周凤岐见状,心中感慨,似乎眼下自己正在安慰的,不是周红梅夫妇,而是当年自己离家后的母亲。天下做母亲的心思,其实大同小异,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受到伤害,最期待的也无非就是自己孩子平安,有出息。

最后周凤岐觉得既然这条道受阻,何不改从那封密码信入手呢?

为此他马上去了徐军所在学校,走访了徐军的国文老师姚老师。

姚老师在看了那封信以后,马上就笑了。

“哈哈哈哈,这种小把戏,眼下在学生中很流行的。”姚老师笑道,“这就是一封密码信。”

“姚老师知道其中奥妙吗?”周凤岐惊喜地问道。没有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可是姚老师却摇摇头说:“这是密码,我哪里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其中三个数字为一组,每一组就代表一个汉字。具体是什么字,那还得有母本,也就是密钥。”

“密钥?母本?姚老师,我是越听越糊涂了。”周凤岐问。他是真的听糊涂了。

姚老师解释道:“就拿信上面第一组数字12 9 11来说吧。这三个数字,就代表某一本书的第12页、自上往下数第9行的第11个字。但你不知道写信人用的是哪一本书,所以根本没法破译。这本书就是密钥母本。”

周凤岐听得呆了,问道:“姚老师,现在的学生,怎么开始弄这种东西了呀?”

姚老师感慨道:“现在的孩子,都很注重隐私了。平时好朋友之间传个话,写个情书,或者其他私密交流,假使不小心被人看到,那多尴尬。所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很多时候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交流。这样既好玩,又保险,既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游戏、一种时尚,很符合孩子们的天性。”

周凤岐说道:“这样的话,写一封信可能需要挺长时间,就不怕麻烦吗?”

“哈哈哈哈……”姚老师朗声大笑,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们大人和孩子们的区别所在。他们的世界,我们看不懂,不理解,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周凤岐想了想,恍然说道:“也就是说,同学们只要私下里约定拿某一本书当作密钥,就能这样交流了。而其他人即便看到密码信,但不知道母本是哪本书,也不可能知道内容。”

“就是这么回事。你想要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就要知道徐军采用的是哪本书。”姚老师说道。

“那么姚老师,现在不光是你这所学校的学生流行这种游戏,对吧?虹口地区的学校是不是也在流行这种密码信?”周凤歧又问道。

姚老师点点头说道:“那当然。据我所知现在全上海的学校,基本上都在流行这个。对了,你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

周凤岐于是就把徐军的事跟他说了一遍。姚老师非常惊讶。

现在周凤岐知道了密码信的奥妙,但却依旧解不开徐军和胡一凡的那些密码信。

姚老师说解开密码需要母本,就是一本书,这点周凤岐记住了。所以他回到徐军家里,就着手把他书包和床头的所有书籍归到一起,然后对照着密码信,按照姚老师指点的方法,逐一尝试破译。

但是这样尝试的进度缓慢,而且还挺笨的。于是周凤岐又想到,假如徐军和胡一凡果真是在用这种方式通信,那么他们必定会拥有一本相同的书作为密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让对方看得懂的信。

于是周凤岐让赵勤继续拿现有的书籍做比对破译,自己又去了一趟胡家,把胡一凡的所有书籍,包括课本归并起来,去跟徐军拥有的那些书籍比对。结果发现他们俩因为处在同一年级而拥有相同的课本以外,并没有发现其他一模一样的书。而赵勤那边的破译也告一段落,现有的书籍,并不能破译这些密码信件。

这一下周凤岐犯难了。

但他同时也明白,如果自己的推断成立,那么必定会有一本相同的书,存在于徐军跟胡一凡两头。因为这是他们能够通信的基础。

周凤岐觉得,这两人想要凭借同一本书通信,除了手头的课本以外,只能另外去买两本相同的书。或者去借两本也可以。

借?周凤岐突然恍然。他们都是学生,会不会一起去各自学校的图书馆里,借一本相同的书出来,作为母本密钥呢?

非常有可能呀。

于是周凤岐和赵勤分别赶往徐军和胡一凡所在的学校,调查两人在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结果凭借借阅记录,他们惊喜地发现,就在离家出走的前一天,两人各自归还了一本名叫《青春》的长篇小说。而借阅这本书的时间,也跟胡一凡最早收到徐军第一封信的时间相符合。那些密码信的最后日期,他们都没有用密码来代替。

周凤岐马上凭借《青春》这部长篇小说,成功破译了所有信件。

原来这两人自从偶然相识以后,居然就成了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兄弟。他们在信中各自流露出不想读书的念头,并且很希望可以找一份工作,替家里分担一些经济压力。可是他们又担心家里人会反对,于是商议先斩后奏,找个机会去赚份钱,回到家后再跟父母说明。他们都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还不如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尽早做个大人,减轻父母的负担。

周凤岐看到这些通信,顿时有些感动起来。他想起自己当年离家出走,仅仅只是赌气,而这两个小兄弟这次离家出走,却满含一股对家庭、父母的深深关怀和凛然担当,这是自己当年根本不具备的。就这一点而言,这两个少年要比自己更加早熟,更加善良,更像个男子汉。

周凤岐马上想到,要是双方父母得知这两个少年的心思,真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老话说得真是不错。

但是他们最终并没有在信中说清楚究竟去了哪里赚钱,所以尽管破译了密码,但周凤岐还是没法找到他们。

另外瘌痢头送来的那封信究竟是怎么回事?信中所说的海外劳工,难道就是这两个少年所指的赚钱方式吗?

周凤岐想到这里,马上就害怕起来,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过于轻信谎言,又很想赚钱,这才被绑架胁迫,成为一去不返的海外劳工。

赵勤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找到了瘌痢头陈阿三。瘌痢头很狡猾,什么都不肯承认,所以周凤岐直接把他带进巡捕房,震慑一下他。

果然陈阿三到了巡捕房,马上老实了很多。

“陈阿三,是你把这封信偷偷放到徐军家里去的吧?”周凤岐问道。

陈阿三看到信后,抓了抓瘌痢头,承认说:“是的。”

“那封信真是徐军写的吗?”周凤岐问。

“不是不是。是我自己写的。信里面的内容,全是我捏造出来的。就是想吓唬一下他们爷娘。”

“你吃饱饭没事做啊?干吗要这样吓唬别人家?”周凤岐怒斥道。

“因为不久前,我跟徐军他们打过一架。徐军这个小赤佬,平时闷声不响,打起架来真是不要命,力气也大,我在兄弟们跟前吃了他的亏,坍了台,所以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他一下。”瘌痢头说。

周凤岐又说:“你那次跟徐军打架,究竟为了什么?”

瘌痢头抓了抓疙疙瘩瘩的头皮,支支吾吾,说道:“徐军在十六铺码头上做小工,我就是想收他一点保护费。没想到他死活不肯给,还敢还手。”

周凤岐追问道:“你知道他在码头哪个地方做小工吗?”

瘌痢头摇摇头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周凤岐赶紧来到十六铺码头。但码头那么大,他却不知道该去哪个地方找徐军。周凤岐和赵勤分头行动,拿着徐军的照片,挨个向码头上的商贩询问,无异是大海捞针。

两人兜了一圈,根本没有任何消息。

赵勤未免有些灰心,冲着周凤岐说道:“师傅,既然徐军不是被骗去做海外劳工的,那他就没危险,我们别再找他了,他迟早会自己回家的。”

“这是你的想法。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根本猜不到。按照我的体会,这两孩子出来时都憋着一股劲,如果没有一个适合的台阶,他们还真不一定肯回家,以后很难说会做出什么决定。”周凤岐说。

“不会吧。他们出去只是想挣钱,替家里分忧,多懂事的孩子。”赵勤说。

“这还是你的想法。他们只是两个少年,做任何决定都会比较随意、偏颇。再说了,即便想赚钱,也不能用这种方式,他们其实最应该做的,还是回学校读书。更何况这两个孩子一天不回家,他们全家都不会安心,说不定还会衍生出其他意外情况。所以我们要尽快找到他们。”

“我看出来了,师傅,你对这两个孩子特别上心。”赵勤笑着说。

周凤岐也笑笑,说道:“那你就别再老想着滑脚,帮我一起找到他们俩。”

“我听你的,师傅。可是码头那么大,我们这样没法找到他们。”赵勤说道。

周凤岐突然想起,徐军的衣服上,还有胡一凡的鞋子上,全都沾满了浓重的鱼腥味。那么他们俩很可能是在码头海鲜市场那边做工。

两人赶紧来到海鲜码头,一番波折,终于有人在看到徐军照片后,记得一些情况。

“这个孩子我记得,吵着要来做搬运。老板看他们有些力气,又刚好缺人手,就收下了他们两个。”有个老商贩说道。

周凤岐一阵欣喜,问:“那现在他们在哪里干活?”

“我记得他们后来好像跟船,去舟山运海鲜了。”

“跟船?那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周凤岐很意外。难怪他们不回家。

“今天中午就有一批船到码头,不知道两兄弟会不会在这波船上。”

周凤岐暗暗祈祷两兄弟就在这批船上。他和赵勤耐心地等在码头上,终于看到有船靠岸。他站在码头上,远远望见有艘船上,有两个迎风伫立的勇敢少年。

周凤岐很快找到他们两个,说明来意。徐军和胡一凡听罢,各自沉默。

“既然都回来了,那赶紧回家吧,家人都急死了。”最后周凤岐说道。

“午饭后我们还要把海鲜全部卸上岸,才能领到钱。”徐军说。

周凤岐递给他们一些吃的,然后又问:“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徐军和胡一凡对视了一眼,沉默片刻。随后徐军才说道:“我们想继续读书。”

周凤岐很意外,就问:“你们不是说想放弃读书,早些挣钱,替家里分担生活压力吗?”

徐军摇摇头说:“我们现在不这样想了。这次出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卖力气,而且我们的力气也不够。这种赚钱的方式太笨,我们要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赚大钱。”

周凤岐听到他们这么说,心里一阵感慨。短短几天,两个少年的认知就有了很大飞跃,这大概就是成长的过程吧。人确实是要经历一些事后才能成熟,才能为自己做出最准确的人生定位。

“爷叔,你回去先告诉我父母一声,让他们别担心,我干完活就回去。明天就去学校上课。”最后徐军说道。

周凤岐点点头,目送两个孩子离开码头,回到船上。然后就看到他们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一箩筐鱼虾,从船舷沿着桥板慢慢上岸。虽然沉重的担子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他们各自的目光里,却透射着一股坚韧和勇敢。

周凤岐目睹此景,非常感慨。

赵勤提醒周凤岐道:“师傅,那我们赶紧回去告诉他们爷娘吧。省得他们担心。”

周凤岐却摇摇头说:“不。这件事我们别再去干涉了,就让这两个孩子自己回家跟大人说吧。他们的孩子正在快速长大,这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应该让他们直接从孩子嘴里获知,从孩子的目光里去亲自感受到。”

周凤岐跟赵勤又站了一会,就准备各自回家。

赵勤最后问道:“师傅,时间还早,你还回不回巡捕房去?”

周凤岐摇摇头,说他下午不去巡捕房了。他今晚要早点回家,陪陪母亲。平时他一直忙着工作,有时候跟母亲好几天都说不上几句话。

这天的回家路上,周凤岐买了好些母亲喜欢吃的菜,又给母亲挑了一双单鞋、一盒防裂膏。

母亲有双单鞋去年秋天就破了。周凤岐好几次建议她去买一双新的,她一直舍不得。现在天气转暖,可她只剩下一双单鞋,不够替换。

还有她的两只手和她的两只后脚跟,现在也变得很容易开裂。听说这种防裂膏治皮肤开裂特别有效,隔壁的三好婆一直在用。

猜你喜欢

红梅封信母亲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给我写封信吧
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探寻《见字如面》背后的故事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奇怪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