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同民乐团的结合与创新
2018-06-20丁金
摘要: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这无疑给古筝与民乐团的深度融合及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曲目和民乐团合作,两者相互融合与发展。而古筝与民乐团这样演奏的方式,与传统古筝演奏的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演奏方式对于古筝与民乐团的融合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筝 民乐团 融合 发展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优雅动听。民乐团是中国近代发展出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借鉴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的乐队类型。民乐团中的乐器都是中国民族乐器,而古筝又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古典乐器,两者融合在一起,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美感。
一、古筝与民乐团曲目的特点
(一)古筝曲目的特点
古筝的流派,通常所指的是古筝的传统音乐演奏流派,而这些流派的划分,是根据地域筝乐演奏风格、特殊演奏技巧及成规模的音乐作品综合归纳而成的。如今,人们把流派分为九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是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派。
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浙江一带。浙江筝在演奏指法上比较丰富,主要是“大摇指”和“快四点”,浙江筝在弹奏速度上比较快,而曲子的風格大多欢快、喜悦,在音色上较明亮。代表曲目有《灯月交辉》等。
山东筝主要流行在山东菏泽一带。山东筝曲主要融合了山东的琴书和民间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代表曲目有《隐公自叹》等。
河南筝主要流行于河南南阳一带。河南筝曲在弹奏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在弹奏的时候先在靠近琴码部位弹奏,然后再慢慢移动到靠近“岳山”的部位弹奏。代表曲目有《哭周瑜》。
客家筝主要流传于广东地区。传统的客家筝在演奏时,右手多用中指弹奏,左手的变化音出现得较多。代表的曲目有《翡翠登潭》等。
潮州筝主要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在弹奏技巧上,右手多用轮指,极少使用单指轮。代表曲目有《春涧流泉》等。
(二)民乐团曲目的特点
民乐团的拉弦乐器组主要是由胡琴组成的,其中包括二胡、中胡和高胡,相当于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吹管乐器组是由笙和唢呐组成的,相当于交响乐团的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近几年,民乐团的规模不断壮大,所有声部的乐器都是由独立的分谱来演奏的,并由指挥者按照总谱来进行领导演奏。
民乐团演奏的曲子大多是由中国传统民歌进行改编,再根据各个乐器的特点进行编曲,形成分谱。在作曲方面,主要根据西洋的曲式分析、和声等作曲原则。
现代民乐团的曲子大多选用《金蛇狂舞》《彩云追月》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曲子来进行演奏。中国民乐团所演奏的曲子各种风格都有,像《彩云追月》就是比较抒情的,而且民族调式的风格较浓。而《金蛇狂舞》就属于比较欢快的曲子,体现了节日欢腾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古筝和民乐团的发展
(一)古筝的传承和发展
古筝是汉朝时期的乐器,韩国的伽倻琴是我国南北朝的时候传过去的,古筝传过去之后,通过当地人不断改革,变成了只有十二根琴弦,并且在演奏时不用戴义甲的一种乐器,也就是现在的伽倻琴。在我国唐朝时,十三筝传入日本。它的外形并没有大幅度的改变,并且一直保留到现在。
如今,在演奏古筝的过程中常常保留着以前的演奏技巧。演奏传统曲目时,右手弹奏旋律,左手用颤、按、揉等技巧,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弹奏技巧,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就是传统奏法。
20世纪20—40年代,在演奏技巧方面,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双手弹奏。在20世纪60—70年代,右手在演奏摇指时出现了变化,主要有长摇、短摇等技巧,还出现了右手的扫摇。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右手单手弹奏泛音和轮指。20世纪90年代,出现左手的快速指序和双手的配合。
我国的乐器种类繁多,每种乐器的音色各不相同。然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乐器就是古筝,如今已成为世界不同民族的共同财富。
(二)民乐团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更喜欢小型的民乐团,不仅是受音乐潮流的影响,更是因为民乐团的魅力,使人们爱上了民乐曲。在1920年的上海,由郑觐文等人组织并成立了由32人组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新型民族管弦乐队,即大同乐会。其中最著名的是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1935年,我国最早的民族乐团成立于南京,即中央广播电台国乐团。1949年以后,中央广播电台国乐团迁往台湾,成立了后来的国乐社。1952年,上海民族乐团成立。1953年,在北京也成立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三、古筝与民乐团的结合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古今中外,一切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其根本的秘诀就是不断创新和发展。民乐团里的大部分乐器都是民族乐器,弹奏的曲子也都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而古筝的音色就是古朴、典雅、大方,它也是五声调式,可以很好地和民乐团中的乐器融合在一起,而且并不会显得很突兀。
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其音色清悦、高洁,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在民乐团的演奏中虽然大部分的曲子都起到了伴奏的作用,但是古筝作为伴奏乐器能够很好地把中国作品中古朴的风格、优美的意境、耐人寻味的意味都充分地展现出来。古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再加上极强的表现力,能够让听者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的一种更高的意境。
古筝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虽然在民乐团中担任的角色很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点缀性角色。古筝更是一种艺术的升华,曾经的“群声之主”,现在的古筝独奏都说明了古筝的地位不可小觑。古筝与民乐团的融合不会仅局限于点缀性的伴奏,随着人们日益对古筝的熟悉和热爱,古筝的优势终将会在民乐团中显现出来。
四、古筝与民乐团结合过程中的创新
(一)定弦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古筝艺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然要对演奏技法进行创新。古筝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定弦模式。現在的作曲家为了使作品更有感染力,设计出非传统的、独特的、新颖的,甚至是多种调式重叠的调式定弦方式。调式定弦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六声、七声定弦,半音定弦和其他特殊定弦。
六声、七声定弦就是把原有的五声调式的音阶改变成六声、七声的音阶,只需动几根固有的琴弦即可,一根琴弦对应一个音,这样可以使乐曲更饱满。
半音定弦是用十二平均律来调制琴弦,这样就保留古筝原有的音色和基本的演奏技巧。运用十二平均律来调琴弦,既可以演奏传统的古筝曲目,又可以演奏比较现代的复杂调式的曲目,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古筝的表现力和魅力。用十二平均律来调制琴弦,是古筝器乐的伟大变革。
其他特殊定弦方式,改变了用五声调式来定弦的这一固定模式。在音程关系上,有可能是增二度、增四度的关系,甚至是一些不协和音程。这一定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民族调式,可以在距离半音的音程调式上相互转换,从而拓宽了古筝的音域。
定弦模式的创新,从六声、七声定弦,半音定弦和其它特殊定弦三个方面对现代古筝定弦技巧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乐曲听起来更具有特色,更符合音乐的背景,更能体现音乐的魅力,充分地表现了音乐的内涵、风格和情感等等。
(二)演奏技巧的创新
民乐团的曲目既有欢快、优美动听的风格,又有悲伤、凄凉的风格,曲子的类型不同,那么曲子节奏类型也就各不相同。比如欢快一点的曲子,就会用单音弹奏,有跳音的感觉,而且时值较短,表现出愉快的心情。比较悲伤的曲子,一般会靠近琴码部位弹奏,音色较浑厚,一般时值较长,速度较慢,用古筝独有的音色来体现出曲子的悲伤。
传统的右手演奏技巧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单指指法是用单个手指拨动琴弦来演奏。组合指法包括大撮和小撮,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指来进行演奏。
扎桩多使用于传统的演奏技巧中。扎桩,是用四指,即无名指按在前岳山处来进行演奏,这样可以保证在弹奏时候的稳定性,而且手指不易松散,也可以保证演奏时的力度,这一传统的弹奏指法,在河南筝曲中多有体现。
在民乐团里演奏的时候,有时会演奏比较欢快的曲子,还会有连续的按音,会出现好多的“4”和“7”,那么左手就要用双按音,就是左手要同时按住两个音,即大指一个音,剩余四指一个音,要为下一个演奏的音做准备。
五、结语
古筝的历史悠久,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古筝作为我国第一件走向世界的民族乐器,它不仅外形优雅,而且音色古朴、动听。它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乐团里不仅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升华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要由具有深厚艺术底蕴和浓厚民族情感的年轻一代去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佳.古筝的传统美学与当代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5(13).
[2]刘乐.刘乐古筝演奏基础教程[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
[3]李晨蕾.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5(23).
[4]李成.现代古筝的定弦及其应用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
[5]滕菲.试论古筝的音色[J].今日科苑,2010(08).
(作者简介:丁金,女,音乐美学硕士,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美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