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消费时代,德国企业怎么看
2018-06-20斯文·哈格
斯文·哈格
同样买10件东西,中国人会在网上买8件,德国人只会买两件
我所在的公司在德国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制造业品牌。以生产高质量的锚固系统著称,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公司创始人费舍尔博士在上世纪80年代就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20年前即设立中国工厂,参与过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海迪斯尼乐园等重大工程。
现在,我们又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被公认实力强劲的“德国制造”,要在未来的中国市场继续获得成功,就要主动适应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首先,要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消费领域,特别是拥抱电子商务。
20年前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主要的商机在于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用高质量的材料和专业的设计为自己“定制”个性化家居的家装市场,几乎还不存在。
随着中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升级,个性化家装将成为未来的“蓝海”。因此,我们打算调整发展战略,并且顺应潮流,开设天猫旗舰店。
与德国相比,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巨大。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电子商务的接受度极高,网购“基础设施”发达,手机支付和物流配送特别方便,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买”。
德国人也在网上购物,但多半是在咨询了一圈人、基本打定主意之后,再去网上下单。再加上德国的城市比较小,人们更习惯去实体店买东西,因此德国电子商务的活跃程度比中国要低很多。同样买10件东西,中国人大概会在网上买8件,德国人则只会买两件。
我们还注意到,中国的电子商务销售有独特的“中国特色”。比如,视频和VR(虚拟现实)手段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顾客快速方便的了解产品、掌握技巧。
其次,我们的供货效率和物流速度也要提高,跟上“中国速度”。
我们的目标是,5年后,在中国市场上,可以实现48小时内发货。为此,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本地生产线和物流网络。
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提升服务质量。
数年前,我们在中国做过问卷调查,当时中国客户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价格”。现在,“价格”已经不在中国客戶考虑的前5位因素之列了——他们更关注的,是“服务”和“品牌信任度”。
我们还计划从中国的一线城市走向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更多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本土品牌也将大规模走向国际化。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我们最主要的对手还是国际品牌,但中国本土品牌实力越来越强,会是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