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评肖文飞
2018-06-19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轻与重:肖文飞作品展”于2018年4月25日下午3时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近30件作品,大到丈二巨幅,小到平尺小品,涉及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展览当天,有书法艺术家、书法爱好者及各媒体记者近1000人参观了展览。有30余位师友对肖文飞的作品作出评价,现摘录部分。
王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看了肖文飞的展览,这个是艺术研究院的系列展,展了近三十件作品,这个展览能反映肖文飞近期创作的水平,这里有大字小字,不同的书体。在当代,搞书法需要具备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和比较全面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大字小字,这功夫是完全不一样的。包括不同的书体,不同书法作品的形式,都能有所研究,都能胜任,因此我觉得展览还是很成功的,尤其是他的行草书,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此次篆隶书写得很厚重,很有气势。从各个方面来看,肖文飞此次展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看了非常欣慰。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文飞是个很专业的书法家,也是位教书法的很好的老师。他是湖南人,很早就有艺术上的影响了。他书法的特点是,既学传统的碑,又学传统的帖,既学古代传统名家的书法,又学古代民间的书法,他现在学习面很广。他原来跟沃兴华先生学,后来跟王镛先生学,我指导他的博士论文,他的特点就是把学习理念加以整合。他是位很动脑的书法家,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沈曾植,研究他如何利用新的传统资源进行传统的创新,很有收获。
他最近的书法有大的进步,一个是写得比过去雄厚了,不管是行书还是大幅作品,厚实了,学习古代的面也更宽了,吸收了黄庭坚、苏东坡、颜鲁公很多东西。原来书法写得很流畅,很峻峭,很有节奏,现在在这个基础上更厚重了,更耐看了。
另外,他很擅长教学,通过网络来教学,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机会,我觉得很好。
当代书法,每个书法家都要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面貌,吸纳得越宽广,艺术就越耐看。他吸纳得很宽广,比起以前阶段,有了新的发展,在中青年书法家里面他是很有实力的。
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博士生导师):
肖文飞的这次展览很有意义,他暗合古代书品的一个观念,就是人和作品的关系。肖文飞做人淡泊名利,他在追求一种巅峰体验,但是第一眼看去,不是很明显,要慢慢地去体味,才会觉察出。他有一种碑学的思维,但是表现的是帖学的形态,这个很不容易,我说他(的作品)和为人是一致的,这是个证明。他本人很低调不张扬,但不等于他没有追求与努力。相较那种大开大合,他的作品看似比较平淡,实则充满变化。我走进展厅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线变了,他在原来结构上,线的层次与密度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次多了一些篆隶的作品,无论他的篆隶还是行草,都体现了很强的篆隶笔意。
文飞在教学过程中也坚持以篆隶为本,因此他在实践中也体现了这样一个理念,看他的作品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用笔向下走,而他的线条的感觉很立体地向上走。这是难得的一个变化,这也是在内涵上寻找变化,就像做学问一样,他在不断地要求自己,不断的调整,扩充自己,扩大自己,读书和为人都是一致的。
第二点就是文飞展览体现了时代创新的精神。习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发表过讲话,特别强调了创新和变革,最后讲到,谁拒绝创新,谁拒绝变革,谁就被这个时代淘汰。文飞在表现这个时代的笔墨精神是比较明显的,通过浓淡干湿,通过粗细长短,表达了他对社会的认知,字里行间表达他讴歌社会的意味,同时在大小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一种古雅的东西。现今社会是不是一味地远离传统?绝对不是!文飞的作品把中外古今都统一起來了。
三是他对多元的追求,篆隶楷行草,都有涉及,但是他的多元是有边界的,在书法定义之下来求一种多元。从他的作品看出他对美学、哲学、传统阴阳的运用,也有对音乐、绘画要素的吸收,这些东西都用来表情达意,来服务于他的创作。他的作品我平时可以看到,但是这次的作品还是给了我震撼,他的线的提高,我觉得他抓住了根本。
石开(著名书法篆刻家):
今天看了肖文飞的展览,很高兴,有点小激动。书法审美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正大的,一种厚重的,一种新奇的,一种苍茫的,这些在肖文飞的书法里都有。他书法的结体不像现今所熟悉的二王的这一路子,他写的是传统之中的另一个主流。他在字形结构上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地方有一些小小的瑕疵,这个要长期的磨练,需要他在书法文化里面下功夫。他从小学书,几十年的书法的领悟整合到他的书法中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面貌。
我和肖文飞一起工作过,一起编过杂志,是好几年的同事,他实际是(承担)主编(的工作)。编书的时候他非常的认真,学问也到,他是为书法文化事业付出心血的人,后来理所当然的考了博士。他是湖南人,湖南人骨子里就有冲劲,他是“文”和“冲”结合很好的一个例子。
陈洪武(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文飞这个展览很有学术含量,“轻与重”本身就有哲学意味。我觉得文飞这几年不仅在书法本体上思考,而且在人生上思考。我十分欣赏文飞的为人,他不仅低调,他还是发自内心地、非常虔诚地去做人做事。我曾今和他有过一段工作的经历,就是2008年我们一起向联合国申办“中国书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段时间,他应该是主笔者,写了很多的有分量的文章和报告。他不激不厉,把工作的经历化为创作的养料。在他的书法中已然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格调:就是厚重,厚重得不见痕迹,厚重得犹如高山,犹如深水。我觉得在当代书坛,他是一位极少的优秀的中青年书法家。
我不仅欣赏文飞的为人,我更欣赏他做学问的态度和做学问的視角。他有自己高格的情调。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新的变化,有的老辣,有的典雅,有的奔放恣肆,很难得!一个中青年书家能够在艺术的表达方面,如此的宽博深厚,我觉得这和他的追求是紧紧相依的,我深信这个展览会给同道的朋友们以启迪,会在书坛引起很好的反响。
另一方面,文飞很注重创造,他的创造不是以时髦为自己的皈依,而是以古为新,从“古”里来挖掘时代的气象,让时代的脉搏与古人的文心一起跳动,化为自己的一泓清泉。随着时间推移,他会做得更高格、更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