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装备土耳其装甲车
2018-06-19
卡塔爾装备土耳其装甲车
2018年3月,卡塔尔特种部队成为土耳其马基纳公司2017年刚刚推出的NMS 4×4轻型装甲车的首个海外用户,订购数达100辆。该车车长4.9米,车宽2.4米,车高2.1米,战斗全重10吨,可载9人。最大公路速度1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700千米。采用模块化装甲和复合材料防护,其V型车体可承受6千克TNT炸药的爆炸。武器包括土耳其阿瑟尔桑公司制造的无人炮塔,可发射反坦克导弹和俄制“针”近程防空导弹。该公司还研制了雅辛4×4装甲人员输送车,卡塔尔军队也将装备400辆。该车战斗全重14吨,载重4吨,车体可防雷,遥控武器站可装12.7毫米或7.62毫米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卡军最终将装备近2000辆4×4装甲车,用于步兵、后勤运输和特种作战。
美军评估无人车
2018年3月19日,美国HDT全球公司为陆军班组多用途装备运输(SMET)项目开发的“猎人”多用途战术运输无人车的武装型参加了2018年城区先进海军技术演习。该车用于帮助徒步部队运输装备,具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防护力和载重能力,还能穿越小路、陡坡和茂密丛林。仅使用内部燃油时,该车最大行程1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72小时。采用JP-8燃油/电力混合动力系统,它还具有静音驱动和静默观察能力。借助符合美军协同作战标准的模块化架构,该车还可升级和使用各种任务套件,降低寿命周期成本。目前,美陆军已选择了4家公司进入SMET项目的第二阶段,每家公司将生产20辆无人车交付陆军评估。
英国装甲车辆动向
2018年3月,英国陆军传出将为快速打击旅采购800辆8×8轮式装甲车的消息,据说将从芬兰的AMV XP、法国的的VBCI2、新加坡的“特雷克斯”3、德国的“拳击手”和美国的“皮兰哈” 5、LAV 6.0、LAV 700或“斯特赖克”中选择。不久英国防部又宣布重新加入自己参与过初步设计和研发的“拳击手”项目,争取在本国生产并完成至少60%的工作量,目标是2023年首批车辆交付英国陆军。同时,英陆军快速打击旅的“阿贾克斯”履带式装甲车也将继续安装法国泰雷斯公司的自动威胁预警系统,利用声学传感器360°精确感知敌火力打击方位。
尼日利亚将生产波兰步枪
2018年3月26日,波兰军备集团控股的法贝雅军工厂宣布和尼日利亚国防工业公司签署协议,允许后者在尼许可证生产波兰的“铍”M762突击步枪,具体生产数量不详。项目初期将由尼方负责初步组装,然后是部分制造,最后由尼方的卡杜纳军械厂全面生产。为此尼在2017年联邦预算案中分别为“铍”M762和AK-47突击步枪的生产线建设投入100万美元和107万美元。“铍”M762是波兰“铍”wz.96C式5.56毫米步枪的出口型,发射7.62×39毫米步枪弹,配有皮卡汀尼导轨、AK-47的制式弹匣和快慢机(具有单发、三连发和全自动模式)。wz.96C在波军已替换了发射7.62×39毫米弹的AKM和发射5.45×39毫米弹的FB Tantal突击步枪,其发射5.45×39毫米弹的出口型则称为M545。该枪的其它海外用户还包括阿富汗和立陶宛。
挪威更新陆军装备
目前,挪威已决定用基于“豹”2底盘的新型主战坦克接替“豹”1,同时装备瑞典制造的CV90中型装甲车及其侦察型,升级的美制M113履带式装甲车,以及“西苏”8×8装甲卡车。2018年3月,挪威陆军还宣布计划采购62门新型120毫米迫击炮系统。选择范围包括芬兰帕特里亚公司的“尼莫”自行迫击炮(目前装备沙特国民警卫队,底盘采用LAV-II 8×8装甲车)、瑞典和芬兰合作研制的“阿莫斯”120毫米双管自行迫击炮(底盘采用帕特里亚8×8模块化装甲车)、波兰HSW公司的Rak 120毫米自行迫击炮(底盘采用“黑獾”模块化装甲车)和瑞士鲁格公司的“眼镜蛇”120毫米迫击炮。招标预计2021年5月开始,2023~2025年期间交付。
美开发增强现实单兵头盔显示器
2018年3月,美国陆军宣布将测试称为HUD 3.0的新型头盔显示器。这种盔显采用了在现实图像上叠加数字化数据的增强现实技术,可帮助士兵一面观察周围,一面更好地瞄准和导航,甚至可以在训练时在眼前投射虚拟的敌人。此前的单兵数字设备不够方便。2018年10月前,美国陆军将完成称为HUD 1.0的增强型双目夜视镜(ENVG-B)的测试并开始部署。它除了具有更好的夜视能力,还可将战术数据叠加在士兵的护目镜上。这些数据包括来自战术网络的友军位置,以及单兵武器的十字瞄准线和子弹落点,这使它能显著提高士兵射击精度。原来美军预计从ENVG-B到HUD 3.0之间需要一个过渡阶段,但现在发现现有技术已足够先进,可望在18个月内测试最终原型。
美国防空导弹逼近俄罗斯
2018年3月28日,波兰与美国签署价值47.5亿美元的波兰加入北约以来最大一笔军售合同,为其“维斯拉”中段导弹防御计划采购“爱国者”导弹。具体包括4部AN/MPQ-65雷达、6套EOC交战控制中心、16部M903发射架和208枚PAC-3MSE导弹,预计2023年开始服役。俄罗斯认为波兰和罗马尼亚装备“爱国者”导弹违反1987年的协议。2017年11月,罗马尼亚已批准价值近40亿美元的“爱国者”导弹采购。2018年2月,波兰邻国立陶宛指责俄罗斯将“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永久部署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加里宁格勒。根据不久前签署的为期10年的补偿协议,美国还将从波兰采购“爱国者”导弹的部件。美国副总统彭斯还提出了在爱沙尼亚部署“爱国者”导弹的可能性。
S-400现在才达到最大射程
虽然2017年俄空天军已有4个防空导弹团换装S-400“凯旋”远程防空系统,现在共有5个团,2018年还將有3个团换装,但这种导弹其实从2007年起就不断传出服役的消息。其最大亮点之一,高达400千米的射程也是指采用40N6导弹才能达到。而该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2007年,2018年2月才开始最后一系列试验,预计4~5月完成一批试验后才能量产,当年中旬列装部队开始试验性装备。40N6采用两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其较大的射程将能使敌方电子战机停留在数百千米之外,显著降低电子战效率。40N6目前用于拦截巡航导弹、飞机和弹道导弹弹头,如果为导引头增加光电制导系统,它还能用于攻击卫星。更新的S-500防空系统也将装备这种导弹。
印度加强导弹技术自主化
虽然已拥有多种型号的战术导弹,但印度一直不能自主研发其导引头。在早先的近程防空导弹发展计划中印度耗资45亿美元引进导引头技术最终搁浅。2017~2018年,印度开发的Ku波段、X波段等导引头技术获得成功。目前,“阿斯特拉”防空导弹、“纳格”反坦克导弹和“阿卡什”防空导弹均采用国产导引头成功完成了试验,最近装有国产导引头的“布拉莫斯”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也试射成功,能在33千米内锁定目标。到2020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希望提前两年完成导引头等关键导弹技术的自主研发。届时印度所有新型导弹,包括“阿卡什”Mk1型、“无畏”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空空导弹都将配备国产导引头,预计将使印度全部导弹项目的开发成本降低至少30%~40%。
波音投资高超发动机公司
2018年4月11日,波音公司“地平线X风险投资”宣布将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BAE系统公司共同为英国反应发动机公司(REL)提供373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以促进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需的SABRE(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佩刀”火箭发动机的开发。为该项目开发的轻质热交换器技术能防止发动机部件在高速条件下过热,提升高超声速飞行能力。近年波音也对高超声速飞行等前沿技术极为重视,一年前成立了“地平线X风投”,投资与波音未来密切相关的航空航天、制造和通讯领域技术,具体包括自主系统、储能、先进材料、增强现实系统和软件、机器学习、混合电动力推进和物联网等。REL是“地平线X风投”在英国的第一笔投资。
美军加强同步轨道监视能力
2018年4月5日,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开始为外包GEODSS(地基光电深空监视系统)的运行维护征集方案。作为美军骨干深空跟踪系统,GEODSS于1982年在新墨西哥州建设了第一个跟踪站,后在迪亚哥加西亚、夏威夷毛伊岛和韩国设站,1993年关闭韩国站。2000年代中期,该系统用数字焦平面阵列取代模拟传感器,拥有当时最精确和最敏感的光学望远镜。目前,该系统由第21太空联队管理,其3个跟踪站装备9台大型望远镜,几乎覆盖整个地球同步轨道,可探测该轨道上直径半米的物体,为美军联合太空作战中心和战略司令部联合情报中心提供了近80%的地球同步轨道信息。由于地处偏远,维护和运行十分困难,去年一年耗资850万美元。
美国批准宽带卫星计划
2018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接受了SpaceX(太空探索)公司建立由4425个宽带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提供宽带上网服务的申请。自2016年以来,已有一网公司(720颗低轨卫星)、加拿大卫星通信公司(117颗低轨卫星)和挪威太空公司(两颗大椭圆轨道卫星)相继获得该委员会批准。最新的规则要求SpaceX公司必须在6年内发射至少一半卫星,随后该委员会允许用9年时间发射全部卫星。虽然一度认为需要1600颗卫星才能提供服务,但SpaceX公司现在认为只需要800~900颗卫星就可以提供服务。为避免产生太多空间碎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要求这种大型星座满足更严格的脱离轨道可靠性标准。现有标准要求至少90%的卫星可以在完成任务后妥善地再入大气层销毁。
MQ-4C扩大应用
2018年4月9日,美国海军宣布年底前将把首批两架作战型MQ-4C“特里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部署至关岛,用于太平洋地区的情报监视侦察任务。待该机型2021年初步形成战斗力后,它还将具有电子侦察能力,以替代EP-3E电子侦察机。美国海军将在迪戈加西亚岛、关岛、本土东西海岸的梅波特和穆古角以及待定的中东某地各前沿部署4架MQ-4C,从而可以在各自的责任区保持1架执行任务,两架正在飞往任务区或返回基地,1架在基地维护。MQ-4C的光电/红外传感器和雷达获得的敌水面舰艇数据将传回本土的两个作战基地或者附近的P-8A海上巡逻机。同时,美国还批准了向德国出售价值25亿美元的4架MQ-4C,包括任务控制站、惯性导航/GPS导航系统。
美批準对台出售潜艇技术
据《防务新闻网》2018年4月10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已签发了两家美国军工企业对台出售潜艇技术所需的销售许可证。虽然美方并未披露细节,但据分析包括潜艇作战管理系统(CMS)和一项技术援助协议,涉及的技术可能包括台湾缺乏的声纳、潜望镜和武器系统等潜艇关键技术。将具体售台潜艇技术的企业的名称仍未公开。由于美国没有相应技术,有意在其潜艇上采用不依赖空气推进(AIP)系统的台湾将无法从美国获得动力系统的援助,只能求助于其它来源。但如果台湾能接受不采用AIP系统,则当地造船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当有能力为其开发柴电推进系统。从2016年12月到2020年12月,台湾预计将投入9881万美元用于潜艇设计,据称初步设计已于2018年3月完成。
美国推出一批新型海底装备
2018年4月,Hydroid水下机器人公司展示向美国海军展示了Remus M3V小型高速海底无人机。该机尺寸比此前型号明显缩小,长约91厘米,直径约12.3厘米,没有鳍片或附件,最大潜深300米,速度超过18.5千米/小时。它可与现有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操作系统兼容,用于搜索和调查,也可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还能与其他无人机编队执行任务。特利丹能源公司的Gavia水下自主航行器可在舰队前方水下行驶,利用侧扫声呐捕捉海底图像,并将获得的海洋学数据传回舰队。该公司的无约束海底发电站可为Gavia和其他水下潜航器远程充电。该发电站采用燃料电池,可通过船舶或直升机部署,储电量200千瓦/时,工作深度3000米。
意、瑞改进反舰导弹
以第Ⅳ批次奥托马特Mk2反舰导弹为基础的增程改进型奥托马特MK2E已获得意大利国防部预算,MBDA公司计划2018年底开始研制。改进内容包括曾用于“马特”反舰导弹的新型固体燃料发动机、重新设计的弹体和采用新型导引头的导航系统等,不过该导弹的速度仍将保持在高亚声速,而不会追求超声速。同时,萨博公司在芬兰坦佩雷成立了名为萨博技术中心(STC)的新研发机构,发展下一代反舰导弹技术。根据与瑞典国防装备管理局(FMV)2017年3月签订的合同,该公司将为瑞典军队开发能替代RBS15的下一代反舰导弹系统。初期目标包括发展微波技术和新型主动雷达导引头等关键组件。今后该新型导弹将装备瑞军的“鹰狮”-E战斗机和维斯比级隐形轻护卫舰。
美增强舰艇自卫能力
2018年4月,航空环境公司成功演示了一种增强舰艇自卫能力的“传感器-射手”(S2S)一体化系统。携带新型Mantis i45传感器的第2批次RQ-20B“美洲狮”小型无人机识别出海上和陆上威胁后自动将目标位置传给“弹簧刀”巡飞弹,并保持在巡飞弹飞行中全程更新目标位置。目标进入巡飞弹光学感应器视野后,会由操作人员远程确认目标并下令攻击,以防误伤中立方或友军。由于借助无人机提前识别和定位目标,使巡飞弹能在更有利的时机发射并快速接敌,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使他能同时监控无人机和巡飞弹,下一步还将升级为从一个发射器最多发射6枚巡飞弹,同时打击多目标。该系统预计2018年秋季发布最终设计,现役“弹簧刀”巡飞弹可直接升级。
印巴加强海上导弹对抗
2018年3月,巴基斯坦第二次从潜艇成功试射“巴布尔”-3潜射巡航导弹。该导弹是“巴布尔”-2陆基巡航导弹的海基改进型,2017年1月9日首次试射,可携带核或常规弹头,采用了水下控制推进和先进制导导航技术,射程450千米。该导弹采用潜艇鱼雷发射管水平发射,而不是垂直发射系统。与之对应,印度又从以色列空天工业公司拉斐尔分部增订了价值7050万美元的131枚“巴拉克”-1防空导弹,用于“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的防空作战。2014年10月,印度国防部购买了价值80.75亿卢比的“巴拉克”-1。自2000年以来,印军已有12艘舰艇装备了该型导弹,2017年3月,该导弹又从“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上首次成功试射。
KC-46A完成相互加油测试
2018年3月,波音公司的K C-46A“飞马”空中加油机完成了一项相互加油测试。测试共进行3小时48分,期间一架KC-46向另一架同型机输送了66.28吨燃油(该机型一共可携带96.3吨燃油),实现了每分钟4542.5升的最大燃油输送速度,表明硬式空中加油系统能够满足军方对最高加油速度的要求。同时,该机型翼下吊挂的两个加油吊舱和机腹中线加油舱的加油速度也能满足小型飞机所需的每分钟1514升燃油的要求。迄今,该机型的后续测试已完成2700飞行小时,期间KC-46与F-16 、F/A-18、AV-8B和A-10等型战斗机和攻击机,以及C-17等运输机,还有KC-10和KC-46等加油机一共完成了超过2500次的空中加油对接,无一次发生事故。
波音继续完成两个重大项目
2018年4月10日,波音获得美国空军价值2410万美元的合同,完善对VC-25B新“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设计,预计2018年12月完成。2017年9月开始的初步设计合同耗资6亿美元,要求增加任务通信系统,升级电力供应、医疗设施、指挥室、自卫系统和自主地面操作能力。为此美国空军将采购两架商用的波音747-8客机加以改装。由于一直被批评成本过高,该项目至今已减少成本14亿美元,控制在39亿美元,预计2024年开始服役。同时,第100架P-8“波塞冬”多任务海上巡逻机于2018年3月正式进入总装,预计2018年秋交付美国海军。该机型的生产将持续到2022年,除2011年至今美、澳、英、印共127架的订单,最终交付可望增至200架。目前挪威2017年订购了5架,韩国也将于年底前招标新的海上巡逻机。
澳空军F-35A逐步成军
2018年4月9日,澳国防部宣布又接收了一批3架常规起降型F-35A战斗机,这也是该国第一批装有最新的第3F批次(完全作战状态)软件的F-35。此前交付的2架只装有具有初始作战能力的软件。目前,澳空军的5架F-35A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训练,年底前还将增加5架,然后开始调回澳本土新南威尔士州的威廉镇基地,2018年底正式服役,2023年完全形成战斗力,以取代FA-18A/B“大黄蜂”战斗机。届时,澳空军现役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E-7“楔尾”预警机、5架“湾流”550情监侦与电子战飞机、7架MQ-4C“海神”无人机和MQ-9“死神”等无人机将组成世界第一支完全联网的“第五代”空军。
萨博监视机选择庞巴迪公务机
2018年2月26日,薩博公司为其“环球眼”下一代多任务机载监视系统选择了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环球”6000公务机为搭载平台。由于雷达和监视设备日益轻量和紧凑,预警机得以选用公务机平台。“环球眼”采用了“埃里眼”增程型主动相控阵预警雷达和任务系统,探测距离比其前身提升70%。它还装有“海浪花”7500E型X波段海上搜索雷达和一台前视红外光电系统。“环球”6000操控性好、飞行平稳,续航时间达11小时。驾驶舱配有带增强和合成视觉的平视显示器,机组劳动强度轻。用于军用十年来,该机型已可靠飞行数千架次,其标准配置的4台变频发电机和一台辅助动力装置能为侦察设备长时间运行提供充足电力。目前阿联酋国防部已订购3架“环球眼”飞机。
“捕食者”总飞行时数刷新纪录
截止2018年4月4日,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的“捕食者”无人机族总飞行时数突破500万小时,总架次达到360311架次,其中超过90%是作战飞行任务。该家族包括“捕食者”(A型和XP型)、“捕食者”B(M Q-9B“死神”、“卫士”、M Q-9B“死神”增程型(ER)、MQ-9B“天空卫士”和“海上卫士”)、“灰鹰”( MQ-1C及其增程型(ER))和“复仇者”(即“捕食者”C,包括“复仇者”及其增程型(ER))四个系列。全球任何时候平均有69架“捕食者”在飞行,到2017年11月12日,“捕食者”B/MQ-9“死神”系列飞行时数突破200万,飞行时数占全家族约40%。2018年4月,“复仇者”ER创造连续执行情监侦任务23.4小时的纪录。
加拿大战斗机招标
2018年2月22日,加拿大国防部确认:洛-马、波音、萨伯、达索和空中客车(欧洲战斗机公司)五家公司获得邀请,参加该国FFCP(未来战斗机能力计划)的招标。这一项目预计将耗资约150亿美元购买88架战斗机,以替换加拿大空军现役的CF-18。它们将参与竞争的机型是:洛-马公司的F-35、波音公司的F/ A-18E/F“超级大黄蜂”、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达索公司的“阵风”以及萨伯公司的“鹰狮”。此前,由于波音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贸易争端,加政府取消了从波音购买18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计划,改为从澳大利亚购买二手F-18临时填补空缺。预计FFCP项目2019年征集方案,2021年春开标,2025年开始交付,持续到2025~20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