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者、艺术互联网大会创始人、主席王槄:懂艺术的不懂互联网 懂互联网的不懂艺术

2018-06-19

艺术品鉴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品电商微信

当前,艺术加电商、加互联网、加金融,成了不少艺术行业人角逐的“出路”,但一直以来,全球艺术品电商企业销售比重非常小,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始终无法找到突破点。以“做艺术服务概念的B2B,改变中国几百万艺术商人生存方式”为宗旨的艺术互联网大会,其主席王槄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世界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为我们解读当前艺术电商痛点及其破解之道。

须向以诚信为核心的生态化模式转化

《艺术品鉴》:近几年艺术电商被很多人看好,但实际上发展却不尽人意,或者说没有人们预期的好,你认为艺术电商在2017年有什么新的特点?

王槄:在2017年,我国的艺术电商继续处于行业低谷状态,陆续出现了企业盈利难、获取用户难、找投资难等一系列问题,不少艺术电商企业转型或倒闭。

目前,我国艺术品行业有上百种细分类,诸如紫砂、玉石、钱币、文玩等,不同细分领域的产业资源、人脉,几乎不重叠,有着自成一体的脉络,相互之间比较难渗透。因此,从艺术专业角度来讲,艺术细分领域的共享经济平台才是方向,即使在当前艺术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赵涌在线、紫砂之家、收藏天下、文玩攻略等细分行业电商,仍然持续稳固发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尤其是在艺术品相关的电商服务、家居服务、生活服务、艺术教育、艺术鉴赏、艺术馆等服务领域,以诚信为基础的艺术品鉴证体系、艺术品经纪人体系、艺术品安保体系等共享服务平台,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蓝海。

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聚合,不断催生着共享经济的新形态,不断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拥有”、“产权”等核心观念,将之转变为“使用”、“信任”、“合作”、“共享”,尤其在尚未被过度挖掘的我国艺术电商领域,更是商机无限,我们要理解和接受这样一场新型的资源革命,更是前所未有的生产关系革命。

所以,艺术电商企业必须从最初门户时代模式,向以诚信为核心的生态化模式转化,切实担负起探索和建立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和制度的任务,并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生态化的艺术品市场交易平台体系,并不断学习和实践,艺术电商企业才能在即将到来的艺术品市场高潮中,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

《艺术品鉴》:现阶段艺术电商应以什么支撑其发展?

王槄:根据互联网的发展特征,仅对我国艺术电商行业的发展进行阶段性分析。

在Web1.0时代,以嘉德在线、赵涌在线、博宝艺术网为代表的艺术电商企业,基本上以信息展示为主,互动性不多。

在Web2.0社交平台或工具兴起时,盛世收藏、一尘网、大咖拍卖、Artand等企业从不同角度做了尝试,但是尚未有一家能够独占鳌头。

现在所谓的Web3.0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需要艺术行业与互联网充分结合,艺术产业链亟待开发,现有艺术电商企业做得好的不多。

艺术电商还没出现明确的新媒体特性

《艺术品鉴》:现艺术电商是否体现出新媒体特性,结合当前媒体平台你认为艺术应怎么去结合?

王槄:目前,艺术电商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新媒体性,大多致力于自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诚然,一些“嗅觉”敏感的艺术电商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模式,打造自身的内容平台,持续为平台用户提供专业的、有价值的内容服务,使用户对平台产生持续的信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艺术电商的销售转化率。

《艺术品鉴》:你认为艺术电商潜在的问题是什么?现在或将来的突破点在哪里?

王槄:现在艺术电商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不少艺术电商创业者不懂艺术产业,或不懂互联网。

首先,懂艺术的不懂互联网。

懂艺术的嘉德在线等艺术电商企业,对于当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反应比较迟钝,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快通道,应对社交化媒体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最大化的接触和发展移动互联网上的潜在客户,更不用说对潜在客户的需求进行探索和分析了。他们没有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一再错过了艺术电商发展的机遇。

其次,懂互联网的不懂艺术。

懂互联网的淘宝、苏宁、国美等电商企业,看上去又不是那么懂艺术,至少不懂得这些买艺术品人的需求,以为复制了线下拍卖的形式,把艺术品搬到自己的商城里,借助商城的流量就可以发展了。实际上,买艺术品的人都有一个从兴趣、到喜欢、到购买、到分享的一个过程,毕竟艺术品是一个高雅的“精神产品”,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所以,不懂艺术,就很难掌握艺术电商行业的各种趋势和商机,毕竟艺术行业有其自己的行业壁垒,否则,凭借淘宝、国美、苏宁等大企业的资本和实力,这个艺术产业早就给瓜分了;而不懂互联网,同样是致命的,直接导致艺术电商模式的构建,不能仅仅是披上“互联网”的外衣而已。

没有创新力的艺术电商下场可想而知

《艺术品鉴》:现在艺术电商基本围绕装饰品和一些价值不高的艺术品来交易,业内认为,现在的艺术电商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力不强,你有什么看法?

王槄:大多数艺术电商企业都是复制了传统的线下拍卖模式,搞成了一个在线拍卖的商城系统,然而,线上拍卖只是复制了形式,却没有办法复制线下拍卖的体验与氛围,也没有办法复制线下的客户。一个“嘉德在线”背后,上百家的“嘉德版”艺术电商乐此不疲,搞个程序,上传产品,搞定,开张了,靠复制、不创新,仅凭借艺术行业的资源搞,绝对是死路。好的创意也是很难复制的,创始人、团队,以及他们背后的人脉资源,都是短期内无法复制的,如果一个艺术电商企业没有持续的创新力,它的下场可想而知。

《艺术品鉴》:艺术电商会对画廊产生冲击吗?

王槄:当前,我国的艺术市场主要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画廊属于一级市场,拍卖业属于二级市场,而艺术电商不属于主流的艺术品销售市场,只能作为一级市场或者二级市场的补充,所以,就目前情况而言,艺术电商不会对画廊产生冲击。

艺术电商“钱景”遥遥无期

《艺术品鉴》:你认为艺术品交易适合电商平台运作吗?

王槄:从本质上说,艺术市场有其自身独特的交易规律,在线下已经形成了以画廊、拍卖会、博览会等为核心的交易体系,根深蒂固。即使是再强大的互联网趋势一时也无法改变它,世界电商巨头亚马逊两次进军艺术品电商毫无建树,我国电商巨头布局艺术电商也丝毫占不到先机。据统计,2013年艺术品电商的总成交额,仅占当年艺术市场成交额的百分之一。我们可以说是,前景可见,“钱景”遥遥无期。

《艺术品鉴》:电商平台下的艺术品如何保真?

王槄:近年来,一些知名拍卖公司、大型博物馆出现了假鉴定丑闻,使得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公信力急剧下降。这一短板在电商中被加倍放大,由于网络是虚拟空间,在网上购买艺术品,比之拍卖行、画廊更让人放心不下。尽管许多艺术电商推出在线鉴定服务,但其所依赖的“鉴定专家”是否可靠、依靠图片来完成鉴定是否可行、颁发的“鉴定证书”是否有效,这些都十分令人怀疑。所以,在艺术电商交易平台下,艺术品保真措施亟待发展和完善。

微信拍卖已经由盛而衰

《艺术品鉴》:您怎么看前几年兴起的微信拍卖,现在微信拍卖有什么优缺点,好的突破方向是什么?

王槄:根据《拍卖管理办法》规定,拍卖活动必须由取得一定资质的拍卖企业来举行,虽然微信拍卖比较方便快捷,但是问题也很严重,微信买家并不一定清楚微信上的拍卖主体是谁,拍品的价值和真伪是否有保障?这些都很难解决。

这几年,基于微信群、朋友圈的微信拍卖已经由盛而衰,而基于移动端的微信拍卖逐步发展起来了,其中发展较好的是微拍堂,文玩领域的社交类C2C拍卖平台,他们对卖方资质进行审核,也对买方设置一定保证金限制,防止恶意、欺诈交易,据该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微拍堂”2017年6月的月流水已突破8亿元,2017年11月微拍狂欢节当日成交额超过7000万元。

猜你喜欢

艺术品电商微信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