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碉巍巍柱西南

2018-06-19卢娜

中华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羌寨碉楼羌族

卢娜

一场5·12汶川大地震,让一个“云朵中的民族”——羌族,被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羌族聚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那里地势陡峭、山脉重重,是汶川地震的受灾区之一。地震使独具特色的羌族文化遗产面临毁灭性的劫难。然而,历经了三次大地震的桃坪羌寨、羌碉建筑群落,在汝川地震后依然在高山坡上屹立不倒, 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又一大奇迹。羌族人民在建筑上的智慧,让世界为之震惊。

羌碉溯源

羌族,被誉为“云朵中的民族”,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几个古老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善良的羌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而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古羌碉的建筑技术则是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阿坝理县杂古脑河畔的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有着历史悠久的村寨和碉楼,至今仍然保存着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羌寨建筑和文化艺术,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耸入云霄的羌碉则是该羌寨的标志性建筑,曾经被法国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明珠”、“东方金字塔”。在经历了汶川512大地震之后,桃坪羌寨内高达几十米的碉楼并没有发生垮塌,可以说这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古羌碉建筑技术是羌族文明中璀璨的一页。勤劳淳朴、善良的羌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砌石修房的精湛技艺文明于世。巧夺天工的古羌碉建筑折服了世界建筑界的大师,法国建筑学家就曾赞叹羌碉为“世界建筑明珠”和“东方金字塔”。而在这所有羌族建筑群落中,最为典型和著名的当属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了。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坐落在巍峨的大宝雪山脚下、杂谷脑河边。这座寨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当人们踏入这座承载着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古老村寨时,仿佛是走进了一个石头筑起来的王国。羌族人对石头的偏爱近乎崇拜,除了一些泥土、木材作为辅料,整个寨子都不见其他的建筑材料。一座座高低错落的羌寨民居,一面面傲然挺立的千年古墙都是羌族人用片石和黄土垒砌而成的。古朴的羌族人用智慧和勤劳在雪山云端上建造了一座充满神秘气息的古堡。

“羌笛悠悠传知古,石碉巍巍柱西南”。走进桃坪羌寨,远远望去,黄褐色的古碉楼直入云霄、气势非凡,无论在哪个羌寨羌族的先祖都会修建一座甚至多座碉楼作为羌寨的标志。桃坪寨就曾有7座碉楼,但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洗礼,现只剩下两座古碉楼和桥头一座新建的碉楼。《后汉书·西羌传》曾记载:“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则是羌语“碉楼”的意思。由此可见,羌人修建碉楼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但碉楼源起何时,现已难以考证。在遥远的古代,羌族的祖先为什么修建这种雄伟而坚固的石碉楼呢?

羌人们把碉楼解释为一个支系的代表,在同一个村中,有几座碉楼就有几个来自不同地方的支系。但更多人认为防御敌人侵扰才是修建碉楼的最主要原因。在周秦以前,古羌族人一直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秦汉以后,羌人逐渐向中原和西南地区迁徙,作为外来者,羌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部落曾发生过频繁的械斗。羌族英雄史诗《羌戈大战》就曾经记载了羌人和戈基人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在川西北一带定居下来之后,为了更适应当时的生活环境,古羌人修建了具有易守难攻特点的碉楼。羌族的碉楼大多依山而建,高达几十米,没有出入的门洞,想必要经过其他民居的连接通道或是利用独木梯爬到很高的窗口处才能进入。由于桃坪羌寨的巷道错综复杂、犹如迷宫,敌人很难找到碉楼的民居入口,即便是想爬梯入窗,当羌人在碉楼内把窗口一堵,敌人也便无法进入。碉楼高高耸立,在最高处还设有嘹望台,可以远眺观察敌人的动静;在碉楼的各层墙体上还开设了可以射击的窗口,窗口外小内大,方便射击。可以说,一座座雄奇而坚固的碉楼正是羌族人用来防御敌人侵袭的军事防御建筑。

羌碉建筑

桃坪羌寨有3座完整的碉楼,巍巍耸立于羌寨的碉堡之中,气势磅礴且错落有致。它们南北呈一字排列,整体粗壮而厚硕,布局合理,构造巧妙,让人惊奇和震撼。其中最南面的一座是新修建的,上面还有木结构的瞭望台。而其余两座古碉楼,据说建于公元768~770年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了,是羌寨最具有价值的人文景观。最大的碉楼处于羌寨正后方靠山最北边的位置,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山体之上,其前侧为羌寨的通道,左、右两侧有碉房民居相接。该建筑占地面积为76平方米,由高5层(12.2米)的住宅建筑和高9层(25.4米)的碉楼组成。羌族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几种形状,高度在10米至30米之间。从外形看,碉楼似一个梭台形,而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古羌人在修建碉楼前不绘图,修建时不吊垂线,全凭高超的技艺与丰富的经验。雄浑挺拔的碉楼,每隔两三米就会有一个瞭望孔,别具特色,外小内大,呈倒斗形,便于采光和防御敌人。碉楼的内部有一根中心柱,贯穿了一柱定天下的古羌建筑理论,其楼层之间全用原木铺成的地板隔开,每层以独木梯连接,每次仅容单人上下,上楼路线沿顺时针方向,螺旋而上。碉楼下面几层主要用来驻军和堆放粮食,最高一层则用来观察敌情和报警,一旦发现敌情,就在项层点燃烟火,战争的信息便可传到百里之外。

随着岁月的变迁,今天的碉楼已经丧失了瞭望、御敌的功能。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屹立至今的碉楼,寄寓了古羌民族千百年来对生命、对氏族繁衍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渴望。与许多地方的干栏式建筑相似,碉楼住宅民居的底层主要用来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第二层为主要功能区,有居室、客厅、厨房等空间的划分,羌人在这一层砌火塘以取暖,火塘一般是立3块石头用来支锅,被称为“锅庄”。第三层为次功能区,一般用作存粮或者是贵客的卧室。第四层为晒坝层,用于晾晒谷物等。最顶层为“神圣”的空间,其四角或一角常有一些乱石垒成的小塔状建筑,其顶上放一卵形白石,这就是羌族的“白石崇拜”,白石即为羌族人信奉的白石神,逢年过节羌族人都会对其进行祭祀。

羌碉奇迹

桃坪羌寨自公元前1l1年建寨以来,经历了1933年叠溪7.5级大地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然而,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羌碉却依然屹立不倒,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由于不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心,桃坪羌寨逃过了此次劫难。但与老寨子毗邻的建于2006年的新寨子,受损程度却十分严重。新老寨子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更加领悟到了羌族祖先修建古碉楼的建筑精华所在。经受住地震考验的羌碉,穿越了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坚定地屹立于云霄之上,让劫后余生的羌人找到了慰藉心灵的庇护所。羌碉能够屹立不倒的奥秘在哪里呢?

据了解,古羌人在修筑碉楼时都会将基础挖蓟岩层处,从而加强了基脚的稳固性。除此之外,砌墙是羌族修建碉楼的关键步骤。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并且有很强韧性的块石。如果第一层是竖着铺,第二层就必须横着铺,石片与石片之间尚存有一些空隙,在地震发生时,这些空隙可以让石头与石头之间形成抓力,从而通过相互传导来消解地震带来的破坏力。而每两个墙体侧面相接处的“鱼脊背”则是传统羌碉的精髓和灵魂所在,这些鱼脊背是羌碉各墙面之间互相拉扯并互相支撑的关键结构,也具有一定的抗震功能。黏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修建羌寨的房屋都是采用粘合力特别强的黏土砌筑而成的。由于片石和黏土都含有钾元素,所以能够使其粘合得更为紧密。在石刚土柔的结合下,这些黏土不但能起到很好的连接和铺垫作用,也能使整个砌体变得更为结实。墙体内还嵌入又粗又直的木棒,以此增强碉楼的稳固性。据悉,古时的羌碉是平均一年建一层。每建好一层都要经受一年的时间考验,如果在这一年中墙体保持完好,没有一块片石掉落,也没有黄泥被暴雨冲刷,修建工程才算合格。相比之下,2006年的新寨子,是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的产物,还没有经历岁月的考验,就在地震中变成了建筑废墟。

在羌寨里,每家每户的碉房紧密相连,墙与墙之间、巷道与巷道之间都是连在一起的,相互之间可以成为依靠。老羌寨总体比较集中,建筑密度大,单体建筑间的依靠和相连性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这些坚韧古朴的羌碉就是在这种整体连接下,即使没有钉铆,即使仅仅用泥土和片石垒砌而成,也能在历经千年岁月的侵蚀、抗御地震山崩等自然灾害之后,依旧巍然屹立至今。经历住了岁月考验的羌碉,是羌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艺的历史见证,令人深深折服。

猜你喜欢

羌寨碉楼羌族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寒池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有趣的羌寨婚礼
GHOSTS OF GUANLAN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守望的花朵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