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急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2018-06-19王亚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急诊科满意率组间

王亚君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重庆 40005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成为了当前急诊护理中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比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优质组与常规组(n=100)。两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110例、90例,患者年龄在21~76岁,年龄均数为(43.01±4.12)岁。组间各项数据资料、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

1.2 方法: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呼吸频率等,开放静脉通道;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2.1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以科室为单位,积极开展各项卫生部相关文件的学习活动,加强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服务理念,明确服务的目标,将被动式的护理服务转变为主动式的护理服务模式,积极与患者交流,为患者做自我介绍,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以及发病前的表现等[1]。

1.2.2 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急诊科患者多具有焦虑、抑郁以及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为患者讲解临床治疗的价值,与患者家属积极交流,介绍治疗的方案等[2]。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介绍众多成功治疗的案例,积极引导患者,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3 开放绿色救护通道:按照患者的症状类别、症状严重程度等,开设绿色通道,优先救治重症、急症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3]。同时,还可以对急救护理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等常用急诊技术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指导活动,并且实施技能考核,提升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4]。

1.3 评价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不佳。对比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主要在患者出院前,由患者进行评价,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优质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

表1 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优质组 62.43±4.28 36.47±4.28 60.35±4.65 35.12±2.85常规组 62.46±4.21 50.58±4.14 60.27±4.92 52.41±2.37 t-7.36 - 7.41 P-<0.05 - <0.05

2.2 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对比:优质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8%,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2%,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表2 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对比

3 讨 论

急诊科是面向患者、面向社会的前沿地带,作为医疗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较高,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态度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彰显新医疗改革的价值,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急诊护理活动中,为患者创设良好的就诊环境,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急诊护理中,在心理护理干预、创设绿色通道以及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宣传教育,完善急诊护理排班制度以及接受患者动态监督评价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综合效果。

3.1 开展优质护理宣传教育:急诊科需要定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注重基础护理服务指导,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全面且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3.2 完善急诊护理排班制度:召集全科医护人员讨论,制定完善的排班制度,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工作的时间、工作的内容以及管辖的范围等[6]。同时,可以将激励机制融入其中,给与表现优异、服务态度较佳的护理人员鼓励,惩罚工作质量不够理想的护理人员。

3.3 接受患者动态监督评价:开展患者动态监督评价活动,由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重视程度,也能够增加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中,优质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且优质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8%,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2%,组间差异比较证实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心理状态的调节等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急诊治疗依从性。

综合上述观点,急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急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1] 黄万红.研究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408.

[2] 林枝珠.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6):101-102.

[3] 王瑞,刘爽,于婷婷,等.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3):63-66.

[4] 杨仕容,张静萍.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6):151-152.

[5] 曾亮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3):1797-1798.

[6] 高凯先,叶珍,丘文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现代医学,2014,42(1):105-107.

猜你喜欢

急诊科满意率组间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