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2018-06-19王长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免疫性乙组

王长君

(沈阳维康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最近几年,神经内科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主要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一定的呼吸性障碍、吞咽困难以及肌无力等,严重时患者需要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1]。临床上对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血浆免疫吸附法与血浆置换法,但后者在操作中需要对正常人体血浆进行补充处理,其也成为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关键因素[2]。为了探究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血浆置换法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血浆置换法治疗,另一组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84例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这一期间,并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甲组42例患者中,男与女的比例为22∶20,年龄最小21岁,年龄最大76岁,平均年龄(47.1±11.3)岁。乙组42例患者中,男与女的比例为23∶19,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74岁,平均年龄(48.0±13.0)岁。两组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传统神经内科方法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与次数需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甲组利用血浆置换法治疗,治疗时间每次2.5 h左右,为了确保机体出入液的平衡,应该按照患者的血压情况,合理调整血浆置换与液体补充速度,选择同等置换液置换后,将分离出的血浆有效舍弃。乙组患者予以血浆免疫吸附法治疗,包括对已经分离的弃用血浆免疫吸附,在血浆泵的辅助下导入经脉空气收集壶和分离后的血液,产生后回输给患者,治疗时间每次3.5 h左右,吸附总剂量需要维持在2500~2800 mL。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低血糖、凝血异常、过敏、枸橼酸中毒)情况进行统计与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相关数据,予以(±s)表示症状开始缓解时间等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用%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借助χ2进行检验,P<0.05,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甲组患者完全缓解30例,完全缓解率71.43%,有效9例,有效率21.43%,总有效率92.85%;乙组患者完全缓解30例,完全缓解率71.43%,有效10例,有效率23.81%,总有效率95.24%,乙组患者总有效率略比甲组高,但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P>0.05),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症状开始缓解时间:甲组患者住院时间(28.0±4.6)d,乙组患者住院时间(17.3±5.2)d,乙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甲组短义(t=9.9881,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5.9±1.7)d,乙组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3.6±1.3)d,甲组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明显比乙组长(t=6.9649,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由表1所示,甲组患者出现1例发热,1例低血糖,1例凝血异常,4例过敏,3例枸橼酸中毒,不良反应发生率23.80%;乙组患者出现1例凝血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2.38%,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乙组高(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血浆置换法就是借助仪器把患者体内血液引出后,借助模式血浆分离法分离出患者的全血,随后舍弃,把同剂量的新鲜冷冻血浆与人血白蛋白置换到患者的血液中[3]。此种方法可以将患者血液中的相关致病因子与毒素快速有效的清除,将患者缺少的正常物质充分补充,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进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改善,使病情的发展速度明显变换,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n(%)]

血浆免疫吸附法的吸附剂和血浆结合后,能够特异性的清除吸附患者血液中的相关致病因子,敏感性较强,特异度较高,可逆性较强,具有多种优势[5]。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血浆置换法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症状开始缓解时间长于血浆免疫吸附法,且血浆置换法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血浆免疫吸附法高,说明两种方法对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血浆免疫吸附法的不良反应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较短。血浆置换法出现较多不良反应的原因如下:第一,枸橼酸盐抗凝剂引发患者体内的大量钙流失;第二,置换到患者体内的异体血浆出现病态反应;第三,血小板与其他凝血因子减少,导致血液系统出现并发症;第四,血浆置换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需要较多的血浆代用品,血浆代用品会引发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以及低免疫球蛋白血等症状,使患者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出现继发性感染;第五,血容量不足引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枸橼酸中毒、凝血异常以及低血压等[6-7]。

由此可见,血浆置换法对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可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替代血浆置换法,促使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缩短,快速康复。

[1] 耿昌明,韦道明,孔晓东,等.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562-564.

[2] 张蔼玲,李颖玉,李永生,等.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032-1033.

[3] 贾立明,景永峰,武卫周,等.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12-13.

[4] 单龙.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浆置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44-44.

[5] 陈鹭,张桂菊,刘小荣.血浆置换在儿科神经系统免疫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3):159-162.

[6] 曾巧,石宏斌,黎琦,等.双重血浆置换在临床危重症疾病18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24-26.

[7] 周一凡.重症肌无力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7):986-988.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免疫性乙组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免疫吸附疗法让风湿类患者绝处逢生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阻止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