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分层分类个性化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化思想引领团学工作体系
2018-06-18沈针陈火平徐力勇黄琲
沈针 陈火平 徐力勇 黄琲
【摘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同时思想引领工作也被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的核心任务,方案要求思想引领工作必须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根据面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需要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认识论主张,结合思想引领工作的“知—思—行”一体化接受过程规律,构建“感受认同”、“内化思索”、“外化践行”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通过第一、二、三课堂来实现,最终让思想引领工作实现“知—思—行”一体化。
【关键词】分层分类 一体化 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44-02
习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同时,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将思想引领工作列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核心任务。方案中提出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要求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思想引领工作面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工作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张,个体“三观”的形成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循环往复的过程。思想引领工作的“知—思—行”一体化接受过程符合认识论这一规律。思想引领工作既要让青年学生“是什么”,即“感受认同”,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又要让青年学生思考“为什么”,即“内化思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内心构建正确的价值标准。更要引导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即“外化践行”,从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以上观点,将思想引领工作划分为三个层次:感受认同型、内化思索型、外化践行型。为了让思想引领工作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通过第一、二、三课堂来实现,最终让思想引领工作实现“知—思—行”一体化。
一、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育人作用,引导学生“感受认同”
引领思想,最基本的手段便是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也是共青团工作全覆盖的主要途径。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创新传统理论课堂教学方式,拓展思想政治学习的渠道,引导学生“感受认同”。
1.课堂教学
科学设计思政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课程教材修订和教学体系改革创新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老师能讲好,学生能学好的重点内容。
2.主題教育
坚持在学生主题教育、团组织生活会、双学的基础上,建立“1+2+2”大学生主题教育模式,“1+2+2”即为“双学”+“主题教育、团组织生活会”+“主题班会、优秀团日”,依托1+2+2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主题教育活动中。
二、拓展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平台,引导学生“内化思索”
第二课堂是指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组织的学习、科技、文体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引导学生“内化思索”。
1.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建设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互联网的“育人功能”。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建设,通过互联网将思想引领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打通“互联网+青年”的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结合,让青年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发挥互联网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需要建设一支网络宣传员队伍、守住网络舆论主阵地、发挥“青年之声”、“1+100”等团组织平台倾听青年、服务青年的功能,这些都需要青年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与网络负面思想舆论做斗争的过程中,在坚守网络主阵地、发正面声音的过程中、在通过平台提问和参与的过程中,对前期感受认知的理论进行内化思索,强化感受认知。
2.推进校园文化精品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引领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所接受。坚持校级文化活动精品化、院级文化活动项目化、社团文化活动经常化的原则,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革命资源、学校特色资源,以“供给侧改革”的视角设计和规划校园文化活动,在受学生欢迎的文体活动中,有针对性、有意识的、目标精准的融入思想引领的内容,防止碎片化、游击化、实现科学化、规划化、系统化。要求学校共青团注重将多年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传承好、延伸好,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组织参与活动中思索内化。
三、完善第三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外化践行”
第三课堂是指学校教师组织与指导下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能力,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运用,是学生将所学所思理论“外化践行”的途径。
1.以社会实践认知国情社情,筑牢坚定信念
将社会实践纳入理论教学环节,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深化总结提升,形成实践成果,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内化于心,成为“再认识”的素材。
2.以志愿服务培养奉献精神,提升社会责任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必修的综合素质学分,培植志愿服务精神,借鉴第一课堂的模式和做法,健全第三课堂的成绩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共青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大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特点特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以改革创新的行动不断增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感和亲和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 姜国峰 李 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层一体化”模式构建[J].保山学院学报,2014,(06):3.
[2] 蔡红建.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课堂实现高校德育工作有机对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07):1.
作者简介:沈针(1984年-)女,汉族,江西九江人,讲师,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