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2018-06-18彭纪瑜曾文俊廖志勇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

彭纪瑜 曾文俊 廖志勇

【摘要】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生物学中包含了诸多美育素材。构建生物教学中的美育目标是生物学科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推动生物学科教学进一步改革发展,本文引入美育理念,在分析生物美育范畴的基础上,构建适应生物学科教学的美育目标,剖析了提高美育质量对于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 美育目标 美育范畴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08-02

凯洛夫提出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育的融入。美育不仅能够陶冶性情,并有助于理性的感性化,其目的在于造就学生健全人格。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更迫切地要求将美育贯彻到整个学校教育,竭力挖掘各个学科与美育间的交叉点,如生物学中蕴藏的多种审美素材就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已尝试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的审美素材,但缺乏对美育理论的实质性领会,教师们易将“审美”与“审美教育”等同,教学时常停留于表面,极大影响了美育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构建美育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审美素养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生物教学中构建美育目标的依据

1.理论依据

美育是什么?一些教育者将其理解为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这种认知偏向对现实世界的判辨和改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不突出。现代美育命题提出美育的本质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感性方面进行教育,考虑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感性发展做出要求,即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创造审美文化,达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期望学生在掌握和运用各领域知识技能的同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可以见得,美育是学生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转化,美育势必融入到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处理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呈现出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不能简单地从知识模块中习得,还需在实践中形成,审美意识就能够搭建起理性和感性的桥梁,达到和谐共进的效果。

2.现实依据

生物学科作为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课目,长期以来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渗透,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倾向于强调产生功利效果,无法与感性发展协调贯通,因此人们很难真正认识到美育在生物学科中所发挥的作用。生物学中包含诸多美育因素,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探求生命科学的真理从中获得审美发展。由于教师审美观念的狭隘、缺乏美育思想,削弱了生物学育人效果。而学生对审美的淡化,使得其无法真正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出现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这使我们意识到在生物教学中除了制订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外,还需要系统地进行审美维度的目标规划、实现和评价,形成科学完善的质量教育观。

二、生物教学中的美育范畴

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前提是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中的审美范畴,科学定位美育目标,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首先是一种对作为美的载体的感知活动,现代美育理论将一些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基本概念称为审美范畴。本文将生物教学中具备的审美内容视为审美范畴。

首先,自然美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包括生物体具有的线条、形态、颜色、音色等美学因素。例如,植物叶片的颜色、形状、排布位置等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且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人类红细胞在电镜下呈中央凹边沿薄的圆饼状,该构造的表面积-体积比值较大,致使氧气和二氧化碳更易通过细胞膜。若红细胞结构形状发生改变会危害人体健康,如镰刀形贫血症,这样的对比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领略奇特的生物美。

其次,和谐美是生物学中独具一格的审美范畴,包含了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平衡稳定之美。如细胞内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协调性、种间的协同进化和种内斗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生物圈内稳态。

再次,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创造的成果体现,是生命世界本身的美学特征在生命科学中的表现。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设计从选材到实验设计渗透着多元的美学因素,得到的分离定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实验美与理论美的共同体现。DNA分子結构模型以简单直观的形式展示复杂事物,具有模型美的美学价值。

科学美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理性的感性化,在探究生命规律的过程中还闪烁着生物学家的人格美。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生物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习中学生无疑会受到科学家高尚人格的熏陶,培养莘莘学子不畏艰苦追求真理的意识,促进情感成长,是生物学科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生物学科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审美教育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可以说是:保持审美的自发性;发展个体审美观;具备创造美、评价和表达美的原创力;维护和发展协调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为实现美育教学目的、美育作用和课程目标,需根据学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美育是一种促进学生感性成长的教育,在构建目标时需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高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的审美教育,在美育过程中才能实现美育的目的,确保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国务院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提出要 “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毋庸置疑,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中能够融入审美维度的教学目标,但不能照搬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审美教学目标,要处理、转化为适应生物学科特点的目标。在遵循生物学理性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融合美育的目的和教学原则实现感性培养,据此拟定以下美育目标内容。

1.接触自然,感知美学素材

美可以在我们周围找到,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又不会强加于个体。为了让学生能够欣赏自然存在的美,首先须通过感官注意到美获得感性的直观印象,这是审美发展的基础。若学生注意到生命体的能力不发达,也就无法留意到特定的形状。这种感知能力不仅包括情感認知,而且还包括理性的思维能力和特定类型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发现美的生命现象,获得感性印象。以DNA分子结构为例,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已经对DNA是双螺旋结构又所了解,这可以作为审美意识的根源。学生的先验知识是审美经验的固有部分,由学生在接触过的事物中自主挖掘具有双螺旋构型的物体,如缆绳、麻花、螺旋藻等,以获得更深刻的美的印象。

2.体验审美素材,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

学生能够经历生物学审美素材的体验过程,获得生物学的美学经验,由此产生学习生物的兴奋感,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生物学学习兴趣。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美学感知和体验的人会将自然形式的事物提升到普通的生物需求之上的感性层面,从中得到美学的修养和鉴赏力,形成一种审美态度,即感觉与感兴趣的对象一致的态度。任何事物(包括科学探究的对象)都可以用这种审美态度去认知,例如,使用科学仪器进行分析,意味着将仪器视为身体的延伸,学习者能与认知对象更为贴近,从中获得隐性知识的审美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3.发展创造力,升华审美观念

孩子天生具有创造力但它必须被开发,让学生参与到能够培养创造力的审美活动至关重要。审美观念受学生自身创作的影响远比教师传递美学价值的影响要重要的多。在学习DNA分子结构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学生审美创造发展的契机。比起教师展示现有DNA分子教具,演示模型的搭建过程;学生自主运用所学、使用身边的材料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学生的发展更为有利。这不仅是创造力的提升,还要在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得以进行。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环境中、在学习工作场所中创造符合美学价值观的生物美,是学生创造力和生物学习兴趣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获得审美的创造力、提升审美观念的必由之路。

4.掌握审美价值,形成审美的判断力

在有审美价值的工作中,学生就能够发展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和评价的基础,教师要做的不是修正而是引导,引导学生注意辨别美与非美,能够真正识别生物学美的本质、类别和程度,形成审美对比分析能力。为了获得真正的审美能力,我们必须熟悉其特征和表现形式。在整个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各种美学知识、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的评价标准,区分美与非美。

综上,学科审美教育是加速推动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完善素质教育的渠道。在生物教学中构建美育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感性的观点。笔者并不提倡将生物课堂转变为美学研讨会,而是用美学来丰富生物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造富有美的实践条件,让学生从美的感知层面上升到感性层面,继而将美运用于实践创造中,最终升华到审美层次,用生物美去美化生活、美化世界。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王汉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5-09-15.

作者简介:彭纪瑜(1994.11-),女,浙江温州,汉族,温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一体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