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习作教学中的代入感

2018-06-18方依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谎言物品口语

方依妹

【摘要】习作,就是先模仿练习再进行写作。笔者认为学生习作时的“代入感”对他们的成功写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习作中有了代入感,有利于快速进入良好的习作状态,提升习作的兴趣,顺利完成习作任务。增强代入感的做法有:口语交际,活跃思维,激发代入感;情境创设,放飞想象,唤醒代入感;读写结合,延伸文本,营造代入感。

【关键词】习作教学 代入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44-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先是写话后为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习作,就是先模仿练习再进行写作。笔者认为学生习作时的“代入感”对他们的成功写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阅读时,把自己替换成作品中的角色,当作品中的背景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相似时,就能产生代入感;阅读时,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所经历的类似,同样会产生代入感。显而易见,代入感是比模仿更胜一筹的,它能让情境进行真实的转换和再现。习作中有了代入感,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习作状态,提升习作的兴趣,顺利完成习作任务。笔者在长期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点如果做得好,會增强代入感,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更加真实、生动、具体。

一、口语交际,活跃思维,激发代入感

日常教学中说与写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口头表达后书面描写,在说的基础上写。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充满愉悦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有了成功的体验,思维更加活跃。此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将这种自信心与喜悦感代入到写作中。

语文教材中不乏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内容。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们来做“小小推销员”;习作的内容是: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练习写说明性文章。这与习作是紧密整合的。口语交际前,我先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物品,模仿市场小商贩的样子吆喝给学生听。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物品,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认真思考: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口语交际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介绍小物品。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3、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小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课堂上,学生捧着“小商品”,个个畅所欲言、口若悬河地从小物品的外观、质量、用途、价格等方面介绍主要特点,介绍时用上了列数字、举例子、作对比、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描述物品特点那么生动具体。整堂课,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地介绍推销自己带来的小物品,思维非常活跃,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代入感。那次学生的习作,生活的气息十分浓烈,内容真实丰富,语言表达流畅,完成得特别好。

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也整合得特别紧密。口语交际是介绍自己,习作也是介绍自己,并且要用书信的形式写给远方的朋友。笔者先让学生在班上介绍自己,再写信给远方某小学班上的座号对口同学。学生口语交际一结束就写,这样学生从口语交际过渡到习作,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能激发代入感,学生写得有滋有味,十分投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每一组的安排都是有科学性的,即便口语交际与习作没有那么紧密整合,往往本组习作内容也是与课文整合一致的,是从读到写的代入。教师要充分利用主导的身份去巧妙地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代入感,让学生乐写、会写并且写真、写实、写顺。

二、情境创设,放飞想象,唤醒代入感

《课标》还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思想启迪。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应当重视情境教学,在真实生动的场景中,调动学生的习作情绪。课堂上,创设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放飞想象,唤醒代入感,此时习作对于学生而言就成了兴趣盎然的事了。

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自然之道》,课文说的是:作者和同伴在观察幼龟离巢入海时,救下幼龟“侦察兵”,好心办了坏事,使更多的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复述,再引导孩子将自己想象成幼龟“侦察兵”,变换人称,以海龟的视角复述。那堂课,学生发言积极,举手如雨后春笋般。有的学生做哀求状,说:“求求你,别救我……”;有的学生皱着眉,喊道:“我不在意自己的性命……”;还有的学生带着哭腔,绝望地说:“快把我放下,不然会害了我很多同伴的……”。课余,笔者启发学生自拟题目从海龟的视角进行写作。有的以《别救我》为题,有的以《爱我,你就别救我》为题,有的以《救我,你是害了我》为题……这既是对课文语言的学习积累与模仿,更增加了学生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学生习作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深意切。

正如诗人雪莱所说,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习作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放飞学生的想象,同时也就唤醒他们的代入感。

三、读写结合,延伸文本,营造代入感

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需要经常性有针对的训练,每一单元一次的习作训练是“短线”,而每课安排一次的习作训练则是“长线”。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慢功夫,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如果本组阅读课堂读写结合做得好,延伸文本得当就能营造本组习作的代入感,这势必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想法。

教材每组课文与单元习作训练都是息息相关的。人教版六上第三组习作主题是体现互相关爱,而那组课文是《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等。前几周,笔者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为:品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进一步领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笔者用“谎言”为话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再引导他们抓住文中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描写来品悟人物品质。把心得体会写在句子的旁边,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

交流中强调这场谎言的动机,是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最后总结:只要那个谎言是为了别人好的,那么这个谎言就是善意的。紧接着,笔者问学生:在生活中,有人对你撒了善意的谎吗?你对别人撒了善意的谎吗?或者你听到了关于别人的善意的谎言吗?

有个学生说,妈妈为了培养我独立生存能力,我煮的菜明明很难吃,妈妈却说“这味道美极了 ”。

有个学生说,小时候常生病,特别怕打针、吃药,我的妈妈总是说“这种针一点都不痛”“这种药一点都不苦”。

有个学生说,哥哥快高考了,成绩不理想,不想读了。爸爸与妈妈商量一番,对哥哥说“算命先生说你是文曲星转世”。

学生模仿《别饿坏了那匹马》的表达方法,叙述了自己遇到的关于善意谎言的故事。我要求学生写作时,题目也可以出自文中的一句语言描写,如:“这味道美极了 ”“这种针一点都不痛”“文曲星转世”。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碰撞出善良的火花和习作的激情,学生情动而辞发,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老师读写结合的安排,既联系了文本,又紧密联系生活。这样的读写结合为本组的习作营造代入感,到了本单元习作教学时,就不愁没有好的题材了。

总之,不论是激发代入感,还是唤醒代入感,亦或营造代入感,都需要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匠心独运。努力增强代入感,就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在指导习作时,给予恰到好处的代入感,能增强学生动笔的欲望,消除他们厌倦写作的情绪。学生习作中有了代入感,选材就充满活力。新奇有趣的情节,带着新鲜感的词句跃然纸上,习作内容就有真情实感,描写就会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吴丹丹 陈道佩.寻找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J].小学语文教师,2017,(6):60-62.

[3]施民贵 高雅.儿童写作核心素养与培育路径[J].小学语文教师,2017,(9):65-67.

猜你喜欢

谎言物品口语
谎言
图画捉迷藏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揭穿谎言
看影视学口语
谎言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