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设计公司图纸晾晒工艺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2018-06-17刘海燕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7期

刘海燕

摘要:通过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测检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某设计公司图纸晾晒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及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建议。

关键词:图纸晾晒;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1 生产工艺与原辅材料

1.1 生产工艺

图纸晾晒工艺使用的晒图纸的纸基上涂有光敏材料“重氮化合物”和偶联剂(酚类化合物类)的涂层,当原稿(底为透光,字为不透光两部分组成)放在晒图纸上,进入晒图机,经灯管曝光,其成像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其一,原稿透光部分,纸基涂层中的重氮盐光敏剂经灯管曝光,分解成氮气和无色分解产物(酚类化合物),化学反应如下:

其二,原稿不透光部分,光线被遮挡,照不到光敏纸上,重氮化合物没有受到破坏,在显影箱中未分解的重氮盐和偶合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偶合反应形成蓝色偶氮染料,化学反应如下:

1.2 原辅材料

晒图工艺过程中使用到的原辅材料主要为氨水和晒图纸,晒图纸涂层主要成分为重氮化合物(有机联苯类化合物,常用的可能有二氨基联苯、二氨基二苯胺、对重氮基二苯胺、二苯胺,四氮唑氯盐)和偶联剂(常用的可能为苯酚、萘酚、间苯二酚),用量见表3-1。

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分析

2.1 岗位(工种)设置及作业人员数量

晒图岗操作人员数量13人,最大当班人数6人,一般情况每班4人晒图2人装订,轮流作业,经调查一般最大工作量时,每人每天平均晒图4小时,装订2小时;

发图岗工作人员2人,平均每天在发图室工作2小时。

2.2 岗位(工种)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图纸晾晒工艺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有以下几个环节:

(1)晒图过程:在晒图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抽风机功率及管路系统不能有效保证机器负压运行、晒图纸携带等原因,操作工人可能会接触到氨及酚类化合物;

(2)裝订过程:晒图后的纸具有一定的湿度,所携带的氨及酚类化合物可能会继续挥发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3)其它过程:操作工人在氨水更换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氨;由于晒图纸的涂层含有多种化学药剂,操作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皮肤可能接触到这些药剂,常用的药剂可能含有苯酚、萘酚或间苯二酚。

2.3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和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简介

①该项目晒图机为负压运行,自带抽风系统,机器若正常运行,抽风系统必然开启,可将晒图过程中产生的氨及酚类化合物通过管路排出室外;

②晒图室屋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设有送风及排风系统,但未能正常开启;

③装订室与发图室各装有两个排风扇,未开启;

④为操作工人配发了棉纱口罩、棉线手套及工作服。

3 结论及建议

(1)根据该场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建议应尽量选择炎热夏季,工作量满负荷的情况下联系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以便于捕捉到最高浓度,利于建设单位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其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劳动者公布。

(2)该场所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氨,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酚、间苯二酚、酚类化合物或酸性气体,针对此危害应结合现场危害程度对操作工人进行相应的皮肤、呼吸及眼睛的防护,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呼吸防护建议选择防护对象为多用气体的,比如3M6006型滤毒盒可用于防护有机气体、氯气、氯化氢、氨气等,针对该项目的适用性具体还应咨询生产商。

(3)晒图室与装订室应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合理组织气流,送风口接近人员操作地点;排风口尽可能靠近有害源;避免气流短路,使气流分布均匀尽量减少涡流区;应净化后排放,避免排放在窗外负压区。

(4)晒图室氨水桶应加强密闭,可独立放置于通风柜内;更换氨水桶时,操作工人应加强防护。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公共事业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