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
2018-06-17李楠
李楠
摘要:林业种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保护好林业资源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林业资源的质量,促进我国林业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
引言
林业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长远健康发展有不利影响.现阶段,在林业建设过程中,为实现林业工程顺利开展的目标,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运用,进一步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基于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结合有效工作经验,总结了如何进行林业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方法。
1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人工林大面积出现。
人工林弥补了我国林业发展中天然林大量减少的不足,人工林大面积的增加顺应了我国绿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潮流”,但由于造林没有科学规划,对人工林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得林木种类的配置不尽合理,人工林生态结构单一现象越发严重,树种过于单一的人工林是直接导致林业病虫害爆发的诱因,而且人工林的病虫害甚至会传染天然林。人工林群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防御病虫害能力就較弱,而纯林面积不断扩大,更加重了林木抵御病虫害能力的下降。有调查显示,人工林面积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 20 年之内几乎是同步增长,均增长 30%,给林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2林业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大面积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其存在的天然林占有比例低,使用的农药方式和用量都不够正确。同时,大量林业病虫害的繁殖速度快,其具备的抗病性也比较强,面对大量的林业病虫害种类和大量数量,将导致在工作中面对很大难度。当在某个区域产生林业病虫害现象时,如果未对其积极处理,将引发大面积污染现象,无法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积极发展。
1.3监测预报工作滞后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林业相关行政管理体制不同,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进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往往向上级报告,接收到指令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防治虫害的时间。森林病虫害综合体系不健全,对于防治病虫的相关组织建设资源也不充分,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面对大规模的森林病虫害不能有效地进行解决,降低了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和针对性。
2林业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
2.1实现监测和预防
为了降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率,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引导全社会对产生的林业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防,并加强对该工作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科学、合理的先进技术,并详细分析林业病虫害的实际发展方向,准确把握,确保工作执行目标的形成。在一些地区内,针对林业病虫害的产生,也要跟踪和调查产生的实际状况,详细研究林业病虫害的产生来源,避免林业病虫害的传播和危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禁止林业病虫害的产生,也能达到有效治理。在全社会和政府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防时,需要分析实际情况,确保在整体上为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2.2提高营林抚育与管理。
防治病虫害,先要从“防”做起。开展造林工作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挑选抵抗能力较强、长势较好、没有病虫害的品种进行栽种;尽量增加林间生物多样性,增加害虫天敌数量,构建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林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将单调的树木种类逐步改造成混交林,调整森林的结构,使其自身拥有一定的病虫害防护能力,成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抓好封山育林工作,严格日常管理,降低人、畜对林间环境的破坏,禁止所有破坏林木生态系统的行为。
2.3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是加强对检疫工作的宣传,增强人们对检疫工作的支持;二是加强对运输森林植物和产品车辆的检查,对于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和产品进行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防止将疫病等带出界限;三是加强产地检疫,对各个销售单位和生产单位进行严格检疫执法活动,提高检疫水平;四是加快苗圃的建设,用于无检疫对象的培育,将有害的生物消灭在种苗阶段和出圃之前。
2.4生物防治措施
通过对生物防治力度的提升,可以有效增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益,这需要进行各类生物防治方法的使用,进行以虫治虫方法的推广。这需要积极展开病虫害生物的研究,遵循生物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实现对林业资源的生物防治,从而有效降低化学药品的危害,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营造适合林业病虫害天敌生活的环境,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进行天敌昆虫数量的控制,避免泛滥成灾的问题。在生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病虫害天敌生存环境状况,避免出现消灭一种病虫害又出现另一种病虫害的问题。
2.5生物农药与物理治疗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对生物农药的合理性使用,可以实现病虫害规模的有效性控制。整体来看,化学农药效果比较显著,其使用成本比较低廉。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农药的使用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化学药品的持续性使用,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会逐渐增大,农药的使用也会污染林业环境。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进行生物药品的使用,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保护林业生存环境。随着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物理治疗法不断得到流行,这种方法实现了对一些物理因素的利用,从而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对射线、激光、温度等物理因素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益,能够将病虫害问题扼杀于源头,为了适应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强化林业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案,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性防治,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总之,林业病虫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有负面影响,增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林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深入实际,总结有效工作策略,以保证我国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5,18:70.
[2]蔡巧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3,05:57.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国有莲花山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