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方式,为水利工程管理注入源头活水

2018-06-17孙志勇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管理所东站管理处

孙志勇

水利工程管理是保护和合理运用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调节水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工作。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发挥最佳的综合效益。随着国家在水利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断加大,水利工程越建越新,工程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面貌可以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随着“建”的问题逐步解决,“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水利工程是兴水利除水害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但水利工程本身也需要不断加强管理,一项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如果不能管好用好,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就会不断降低,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新形势下做好水利工程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一、基本情况

连云港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位于连云港市主城区北郊,由七闸(临洪闸、乌龙河调度闸、乌龙河自排闸、东站自排闸、三洋港挡潮闸、排水闸、富安调度闸)和四站(临洪东站、临洪西站、大浦站、大浦二站)及部分新沭河堤防组成,是连云港市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中大浦站管理所、临洪东站管理所为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所辖工程处于新沭河、蔷薇河、大浦河、乌龙河最下游,担负着新沭河流域及市区供水、挡潮、蓄淡、排涝、泄洪、调水、排污、拦淤、沟通航运等重要任务,上述工程在应对2000年“8.30”大水、2012年“7.19”汛情、2018年新沭河历史最大洪水等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成立于1959年,作为市水利局直属副处级事业单位,内设编制101个,内设机构为办公室、工程管理科、财务科、绿化科、机电科、安监科、水政大队,下辖临洪闸管理所、临洪东站管理所、临洪西站管理所、大浦站管理所、三洋港挡潮闸管理所等部门,负责全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运行等工作,对保障全市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工作重心向生态化多元化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管理是以维修养护工作为中心,以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为例,2015年市水利局下达该处维修养护经费总计368.17万元,其中省级维修养护经费218万元,水利工程维修及防汛应急项目从申报、编制实施方案到项目实施、工程验收,有效的消除各类工程安全隐患,切实改善工程运行和环境面貌,保障了工程运行和安全度汛。但近年来水利工程管理的职能正在不断扩展,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被提到最为重要的层次,水利发展在向更深层次迈进,比如环境面貌打造上,2015年通过临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2015年市级绿化经费的实施,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7万元,完成土地平整104100平方米,栽种意杨5200株,刺槐4320株等,铺种草皮35100平方米,管理区绿化、亮化工程取得扎实成效,大浦一站、二站、东站自排站、临洪东站工程一直到管理处几近连成一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工程设施向自动化信息化转变。从技术层面来看,工程数量持续增加,工程质量显著提高,工程改造力度逐渐加大,工程自动化水平大幅跃升。且无论是新建扩建还是更新改造除险加固,几乎所有的水利工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工程条件迅速与省内先进地区看齐。近年来,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先后实施了临洪闸除险加固、临洪东泵站更新改造、临洪西站拆除重建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改造后的工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从管理角度分析。近几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位升级趋势十分明显。临洪东泵站为省一级管理单位,三洋港闸为省一级管理单位,临洪西站为省二级管理单位等等。工程从组织管理到管护维修再到经营创收基本上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当然,总体上与省内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管理体制机制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在全面完成水管单位机构改革基础上,现有水利工程管理处基本上建立了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单位在经历机构改革后全部实现了人员定编定岗,竞争上岗。管理单位被明确定位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保障进一步落实。单位能依据其服务职能和控制范围,制定一整套具体的运行调度管理办法,工程管理定位明确,制度清晰、措施有效。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还结合考核细则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管理手册,将千分制考核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不断迈进。

三、加大创新,为水利工程管理注入源头活水

虽然近年来临洪水利枢纽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经费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作为纯公益性机构,主要经费来源于财政投入,与面广量大的建设管理需求比还有很大不足;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具备丰富传统经验的老同志多,新进的年轻大学生多,但精通现代管理手段、精通专业技术的中青年专家较少等。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需要坚持创新驱动,用好系统思维,激发内生动力,为水利工程管理注入源头活水。

一是要用好“人”这一核心要素。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水利工程管理,都要涉及到发挥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建立和维系好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激发整个系统的活力。水利工程管理,顾名思义,工程是重要要素,但工程也是依靠人来管,在工程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人就逐渐成为核心要素。水利工程管理离不开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但最终的发展要靠自己,等、靠、要换不来发展,激发管理单位内部活力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集约高效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应结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优化内部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职工内部竞争机制、流动机制,让职工有事做、想做事、能做事。在队伍优化上,要促进人才在系统内部更自由地流动,寻求适合人才锻炼成长的岗位培训手段,在引人、用人的同时更注重育人,研究制定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的政策措施,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家型人才梯队,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是要破解“财”这一关键难题。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水利工程管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财政供给又确实有限,解决这一难题既要开源也要节流,但开源是关键。要盘活优质资源,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管辖区域内水土资源丰富,通过市场化手段,发挥土地的融资功能,可以逐渐改变单一的财政投入模式。现阶段可以对管理区实行合理分类和功能定位,整体规划,对于其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可进行水利旅游风景区建设,对于一些面积小,不适宜旅游开发的,可考虑栽植经济林木、種植经济作物,既体现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尽可能使水土资源成为承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综合体。

三是要聚好“神”这一重要力量。在现代管理工作中,文化及精神建设越来越被重视。文化是在一个单位内部管理中发挥着凝魂聚魄的作用,是宝贵的财富,不可或缺的管理要素。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把水文化建设摆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人水和谐,树好发展形象,立体构建水文化的有效载体。水利是社会公益事业,水利工程是社会看水利的窗口,水利工程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水利的形象。要充分利用实际管控的水土资源,建立以“水”为中心的核心景观区域,形成融水利工程、水利景观、水利建设为一体的社会展示平台,成为城市功能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待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建设水文化交流展示中心,水利纪念馆等,展现水利人的创业史,水利工程的建设史,发展史,展现水利人的奉献印记。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

猜你喜欢

管理所东站管理处
视察桐庐东站 守护亚运出行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江干区
试论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济南新东站”呼之欲出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我的改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