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化学复习模式的探究

2018-06-17姚步祥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浅析溶液高三

姚步祥

摘要:高三,意味着高考,意味着效率,追求更高效率的课堂复习模式是每一位高三老师坚持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像我们学校,就有着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20+20”课堂教学。适逢在兄弟学校新塘中学听到了朱小英老师的一堂精彩纷呈的实验复习课,与我校的“20+20”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关键词:20+20课堂模式;化学实验;浅析

一.“20+20”教学模式简介

我校在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宗旨下上下求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方法——“20+20”课堂教学。言简意赅,第一个“20”指的是教师讲授的建议时长,第二个“20”是指为学生自主的课堂活动。同时,教无定法,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征和人文因素等综合考虑灵活运用,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听了朱老师的课,题目为《四部解读、审明原理》,为解决化学复习课常见问题而定,量身定做。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施,都与我校的“20+20”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四部解读、审明原理》的设计背景是广州一模的实验题,课堂解决问题的对象是高考模块的实验类专题。一直以来,实验类考题都是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生较为薄弱的点。从教师角度而言,实验类专题教学难度较大,教学内容多且学时紧,想要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真实的化学实验必不可少,但由于学时和学校条件等多种原因,想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解决问题较难成行。同时,由于化学实验分类繁多、内容跨度较大、命题背景新颖、接近工业生产实际等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受到的掣肘就更多了。物化生三大主科合卷,限时150分钟完成,这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因此,各科之间也必然会相互牵制,影响正常的发挥。加之实验模块对考生来说陌生度大,得分率低,很容易便成为考生在考試过程中“战略放弃”的部分。因此,在日常的授课中,帮助学生克服意识上困难十分重要,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设置合理的梯度,让学生感受到希望,信心得到增强。

基于以上种种,通过朱老师的这节公开课,结合我校“20+20”特色,从“引”、“展”、“探”、“评”的四个维度浅析朱老师的这节高三化学实验课。

二.“20+20”实验专题课堂的浅析

下面以新塘中学朱小英老师的一堂实验设计公开课来谈谈我对化学课堂的“引”、“展”、“探”、“评”的一些感受。

(1)“引”

例1、你做本题所用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

(4)在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球形冷凝管 D.接收器

浅析:以广州一测为背景,结合一道高考原题(部分),问题设计由浅入深,重在告知学生该板块我们也可以去做,而且还可以拿到大部分的分数,这样子就会给学生充足的信心,在心理上克服了对实验题的恐惧,这个题目起到了很好的“引”入课题的作用。

(2)“展”

例2、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填序号)。

浅析:通过上一道例题的引导,学生的信心受到了鼓舞,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于是这道题目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五组实验的对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习,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我们便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为接下来的设计有的放矢。

(3)“探”

例3、2018届广州一测

浅析:通过上面的两道例题的引导和展示,接下来会循序渐进地进入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广州一测两道实验题的探究和深究阶段。从学案设计上来看,知识点的推进十分的自然,结合学生考试过程中的感受再“心平气和”地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把这部分内容推向最高点,形成较为深刻的解题思路,探究效果水到渠成。

(4)“评”

例4、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和醚,易溶于盐酸,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CrCl3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 ,所盛装的试剂是 .

(2)本实验中所用的溶液,配制用的蒸馏水都需事先煮沸,原因是

(3)装置4的主要作用是

(4)实验开始生成H2气后,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 阀

门A? 阀门B(填“打开”或“关闭”).

(5)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

浅析:通过上述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技巧和答题技巧。本例“评价”部分可谓举一反三,通过类似的角度的不同的风格展示给类型题目的多种考查方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实现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三.小结

经过学习和实践,结合自身的实际,相信我们的高考取也必将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回想起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考查的板块相对集中,很少出现偏题怪题,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需要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作用。在我校“20+20”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一定能够更高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形成一套更高效,更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浅析溶液高三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高三·共鸣篇
渤海国文化浅析
我把高三写成诗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