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物概率计算教学设计

2018-06-17王杰锋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王杰锋

摘要:高中生物遗传变异的遗传概率计算属于生物学中较为难懂的学习点,因为内容涉及细胞遗传、基因分离、伴性遗传及自由组合定律等多个方面,在实际运算的时候,极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总体成绩。要想行之有效地学习遗传概率,必须要全面地总结自己在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遗传计算错误,并且采取正确的方法将之改正,进而提升自身的遗传概率计算的能力,掌握生物遗传概率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率计算;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概率学计算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都在遗传概率计算学习中卡壳。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不知如何作答。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规律,以便让学生轻松解决概率计算问题。下面笔者将通过一些典型例题,针对学生在计算遗传概率时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

一、巧用棋盘格法

用棋盘格法求概率,是概率计算最基本的方法,用来求解子代出现的种类和概率极其方便,但大部分同学不善使用或使用不当。

例:有一种病,在人群中发病概率为1/100,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有一个患病女儿和正常儿子。问该妇女离婚和另一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子女中患该病的概率是?

解析:由题意看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只要知道与她二次结婚的正常男子的基因型,就可求他们后代的患病概率。那么怎样求这一男子的基因型呢?用棋盘格法:

由题意知:aa=1/100,所以a=1/10,A=1-1/10=9/10。则AA=81/100,Aa=18/100。该男子正常要么是AA,要么是Aa,是Aa的概率为18/100÷(18/100+81/100)=18/99,是AA的概率为81/100÷(18/100+81/100)=81/99,所以:

该妇女 × 另一正常男子

Aa × AA(81/99)

Aa(18/99)

只有该男子为Aa时后代才可能患病,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1×18/99×1/4=1/22

总结:本题极易出现的错误解法:

错误一:由棋盘格推出A=9/10,a=1/10,Aa=9/100(因为Aa在棋盘格中出现了两次,正确答案应为:9/100×2=18/100)。

错误二:把另一正常男子的概率计算为:AA=81/100,Aa=18/100(应为AA=81/99,Aa=18/99)。

应用:在人群中的ABO血型系统中,A型血为32/100,O型血为4/100,求AB型血和B型血在人群中的概率。

解析:由题意知,ii=4/100,可推出i=0.2,A型血为:

IAIA+2 IAi=(IA)2+2 IAi=0.32,即:

(IA)2+2×0.2IA-0.32=0,也就是(IA-0.4)(IA+0.8)=0,求得IA=0.4,那么:IB=1-IA-i=0.4。AB型血概率为IAIB=2×0.4×0.4=32/100,B型血的概率为(IB)2+2 IBi=0.16+2×0.4×0.2=32/100。

二、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析高中生物遗传概率问题

(1)高中生物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类型问题,通过题干要求计算出表现型概率,我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归纳,以例题为例,将类似问题解题思路总结分析如下:

问:杂合子Aa自交后出现杂合体的概率:具体分析见图2

针对这种类型问题,应先确认杂合体是隐性还是显性症状,如果个体为显性,后代基因就有三种可能:AA、Aa、aa。其中AA与Aa显性比例为1∶2,可以得出,后代杂合体概率是2/3。情况二:后代为隐性表现形式,没有明显的形状显示,即为未知表现型。同样,杂合子Aa自交还会出现三种基因情况,即AA、Aa和aa,比例为1∶2∶1,则杂合子概率为1/2。

(2)基因的自由分离组合是基因学基础理论,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直接推断出子代和亲代的基因型。推导方式分为正推和反推两种。在解题中通常会使用隐性纯合子进行问题解答,观察后代基因表现,能够推导出母代或子代的基因型。除了这种解题方法,还可以通过分离比例方式进行解题,如:子代性状比例1∶3时,则可得出近代都为杂合子,且显性性状比例较高;后代性状分离病例1∶1时,则只有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则是隐性纯合子;后代均为显性性状时,可得到至少一方为纯合子,亲代基因也会有四种情况,均为隐性纯合子或显性纯合子,或一方为隐性,一方为显性纯合子。根据伴性遗传可以有两种解题方式,一种是性状相同亲代杂交,如果子代性状与亲代相同,母代即为纯合子,父代为显性性状,如果子代性状分离,说明母代为杂合子,父代则极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另一种是当性状不同亲代杂交,如果后代雌雄个体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并且表现得比较单一时,可得出母体为隐性纯合子,如果子代雌雄个体分为不同两者表现型,并且比例为1∶1时,母体为显性杂合子,父代为隐性。

三、不完全数学归纳法

如果说以上两种遗传概率计算都属于基础内容,那么后续的内容就都是进阶内容,在计算方面上较为繁琐,并且已知条件更加复杂,是学生容易犯错、犯蒙的环节。

如题:自交系第一代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逐代自交,到自交系第n代时,其杂合子的几率为多少?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通过逐代推送的形式进行计算:

第一代为Aa;第二代为1AA2Aa1aa,一次你杂合体几率为1/2;第三代为1AA2Aa1aa杂合体几率是(1/2)2;第n杂合体几率为(1/2n-1)。其正确的答案为(1/2n-1)。

四、逆向思维求概率

有些题型,如果按部就班的去求解,既繁琐又易犯错,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就会变得既准确又快捷。

例: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求后代中表现性不同于亲本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解析:亲本杂交所生的后代中,用分支法不难看出后代的表现性为4种,不同于亲本的为3种,如果要求表现性不同于亲本个体的概率,需要用分枝法列出三种情况,求每种情况的概率然后相加,这种方法既繁琐又易犯错。反向考虑,从双亲基因型看,后代表现型如果和双亲一样,那么只能和AABbCc的表现性相同,只要求出后代中基因型A B C 的个体出现的概率:1×3/4×1/2=3/8。用1减去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的概率,就是表现性不同于亲本的后代出现的概率,答案为:1-3/8=5/8。

还有一类题目,根本无法正常求解,如:基因型为AaBbCcDd……(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求后代不同于亲本的概率。

解析:自交后代中只要有一對基因和亲本不同,就与亲本不一样,情况复杂,无法正向求解。但亲本只有一种基因型,后代中和亲本一样的概率就好求了,其概率为(1/2)n。后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概率1-(1/2)n。

五、总结语

遗传概率的计算一直是高中生物的难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基本的解题思路传授给学生,并通过构建解题模型的方法帮助学生计算出遗传概率,使学生能够快速计算出准确的遗传概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成功,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双媛. 生物遗传类题目的突破技巧[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1):173.

[2] 陈昕一. 高中生物遗传概率学习技巧――遗传家系谱分析方法[J]. 考试周刊,2018(25):156.

[3] 赵婉竹.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思维策略的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