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018-06-17王连敏
王连敏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大众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园林作为公共绿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应在此背景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不断优化及完善。文章基于此,以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为论述点,并就园林工程施工工艺应用有效性的提升给予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园林工程;应用
引言
在当前景观建设中,新技术不断涌现,工程领域得到有效发展。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然而,新技术尚未被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景观工程的发展。只有重视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使园林工程的发展更快。
1园林施工新技术简介
我国园林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文观念逐渐融入到园林施工技术中,形成了园林施工新技术。首先,更加注重体现物种多样性,传统的园林技术中,物种多样性还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园林植物相对单一,不利于园林生态系统本身的稳定,对我国自然风貌的体现也存在消极影响,所以在园林施工新技术中,更加注重对物种多样性的应用。其次,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许多对园林施工新技术有着十分积极影响效果的科学技术,在现代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设计观念上,既要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考虑融入现代化元素。
2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具体内容
2.1灌溉新工艺的应用
为提升园林植物成活率,满足去实际生长需求,在园林工程建设期间,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注重灌溉新工艺的应用,以高效灌溉植物,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现阶段园林工程施工灌溉新工艺主要涉及到以下3点。第一,园林的滴灌新工艺的应用。园林滴灌主要适用于花卉或灌木等植物的灌溉中,其原理就是利用的喷头等出水量较少的工具进行灌溉,以降低灌溉期间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此种灌溉工艺也可最大限度降低流水作用对土壤中肥料及营养成分等破坏,对园林工程的高效节能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软式透水管工艺。此种新工艺主要就是将灌溉水管替换为以弹簧钢线为主的PVC软管,并以此息收入土壤中的多余的水分,而后进行集中式排水,降低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第三,雨水循环系统的构建。将雨水进行统一的收回及处理,并将其重新用于园林植物的灌溉中,提升园林工程中的生态性。同时,施工人员也可采用在园林建筑屋顶上设置集水池等方式,充分收集雨水,提升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2.2高边坡防护技术
园林工程中,经常会对堆积体高边坡和自然高边坡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此类工程需要使用高边坡防护技术。设计边坡防护施工计划时,应结合所在地的生态条件及地理环境,包括边坡真实的高度、坡度、水质条件等。在测量自然高边坡时,应依照边坡地下水实际分布情况以及岩体结构、形状及高度等实际条件加以判断,消除潜在影响因素,确保所测量位置数据足够精准。在进行堆积体高边坡施工时,最大限度提升边坡强度,并增加坡面抗滑性能,这样有助于加强其稳定性,防止边坡松散甚至脱落,给将来的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2.3民用材料的合成
在园林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通过土建材料的整合,工程施工更加顺畅,材料应用较为广泛。具体而言,采用以下2个方面:首先,通过使用这种材料,便于透气软管的施工。所谓渗透软管施工通常需要充分考虑渗透功能,合理设计管道壁,充分体现了过滤功能和毛细原理。只有当水达到饱和时,完全吸收的水才会逐渐移动并滴入相应的管中。通过上述功能,可以获得良好的排水效果,并能有效地保证排水效果。这种类型的软管与普通软管有一定的区别,软土层一旦出现,就可以解决技术问题。
2.4运用园林工程施工理水新技术
1)滴灌技术。目前,我国在植物灌溉方面,出现了一批新的技术。滴灌技术是目前灌溉效果最好、最节水的一种技术,过去,滴灌技术在我国尚未普及,因为这种技术应用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泛应用滴灌技术。在园林的建设中应用滴灌技术,能够节约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建设部门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滴灌技术,提高节水意识,在园林建设中应用滴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液压微喷技术。该技术的运用在流量方面明显稍大于滴灌技术,但是该技术类型却又明显小于大喷头的流量水平。该技术所喷出的水滴相比而言明显较小,因此其对于苗圃、幼苗以及花卉等相对脆弱的植物所造成的伤害要小很多。且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其雾化效果非常明显,能够直接在园林当中形成一种局部性的湿润环境,有利于植物生长。
2.5土工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在现有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土工工程占据着较大比重,因此将新工艺应用在土工工程中对提升园林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说,可将新土工材料替换为三维网垫边坡防护材料,并使其所具有韧性较强、空隙较大等特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提升植物生命周期,确保园林工程在实际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
2.6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是指除地面绿化以外的其它所有绿化方式的总称,包括墙体绿化、挑台绿化、立交绿化、立体花坛绿化和屋顶绿化等绿化方式。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绿化种植等园林工程是建于建筑物、构筑物之上,处于立体空间内,种植土层不与大地自然土壤相连,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在当前绿化用地不可能大面积增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方式无疑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绿化形式,这种绿化方式不仅占地少、覆盖面大、见效快,能迅速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豐富绿化层次,增加城市绿量和绿视率,还具有恢复生态平衡,降低城市温度的作用。
2.7新的施工工艺应不断加强
只有不断加强管理,有效克服应用阶段的技术难点,才能真正实现新工艺的应用。首先,虽然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有必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城市服务的景观。在园林施工阶段,尤其是广大施工人员,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更加科学合理。此外,建筑应遵循相应的法规和审美要求,使景观更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第二,要重视园林建设的新过程。为了实现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新技术从理解层面开始。景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各种特征,要充分熟悉和了解它。在风景方面,有很多种花木,鉴于此,有必要学习如何正确种植,需要了解这些植被。此外,应该学会与景观和石堆相匹配,增强整体美感。第三,园林建设要以良好的建设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建筑资源。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需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学会正确使用新技术。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方面,应努力减少相应的浪费。在园林建设中,植被灌溉需要大量的水。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所列举的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可知,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能够极大地提高园林工程质量水平。在实际的运用中,需时刻注意好整体工程施工和新技术及材料的关联性与整体性,据此有效预防其对园林景观所造成的威胁,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施工中慢慢摸索。
参考文献
[1]蒋汶桦.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
[2]管敏洁.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
[3]梁义彬,蓝浩存.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7)
(作者单位:抚顺市风景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