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设施均等化水平研究
2018-06-17王俊枝赖其力孟格
王俊枝 赖其力孟格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正文:
1 引言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化,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基础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均等化水平影响到研究区域内的全体公民是否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础教育服务。
2010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纲要》对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的基础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内蒙古地处边疆、东西跨度大、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等原因容易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状况。因此本文针对全区范围从空间角度分析基础教育的均等化水平。为内蒙古自治区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调整学校空间布局提供依据,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更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保证。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选取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九年制学校等学校作为小学设施点。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城镇居住小区作为城镇区域居民的居住地,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制定的城乡划分代码,将位于镇区的行政村并入城镇居住小区,一同作为城镇居民地;将位于乡村范围的行政村作为乡村区域居民的居住地;将城镇居住小区和行政村合称为城乡居民地。从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选取全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图层做为本次研究的道路网数据。从《内蒙古统计年鉴(2016)》得到截至2015年年底的小学在校学生数量。
把收集的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设施、居民居住地、道路网、在校学生数等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之后通过GIS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再利用arcgis10.1的网络分析模块(Network Analysis),基于内蒙古自治区道路网,以学校为原点,计算到达三种居民居住地的平均距离,同时按照不同的服务半径分别对小学和中学做相应的服务覆盖半径来计算自治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均等化情况。
2.2 研究方法
(1)空间可达性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居民居住地到小学校区的交通距离作为测度指标,考察不同类别居民居住地就近入学的可达性。
用arcgis的网络分析模块计算每一个居民居住地到小学的最短交通距离,之后求平均值得到平均最短交通距离。
(2)服务覆盖率
在指定交通距离之内的空间范围属于学校教育服务覆盖区,位于覆盖区的居民居住地数量与区域居民居住地总量之比称为小学服务覆盖率,公式如下
式中:为盟市服务覆盖率,p为盟市交通距离服务半径内的居民点数据,P为盟市居民点总数。
(3)服务重叠率
服务重叠率反映了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的重复程度,用于评价服务设施布局的公平性。一般来说,重叠率越大,设施的利用程度越低,利用效率越低,计算公式如下。
3结果与分析
3.1 小学校区分布密度
按照校区位置统计出全区小学校区的数量2千800多所,包含了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成人小学等类别。从区域统计看,通辽市和赤峰市小学校区的数量较多,超过所600所;其次为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小学校区数量均超过200所;再后是包头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4个盟市,小学校区数量在100-200所之间,乌海市、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小学校区数量均不到100所。小学校区分布密度上,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区通辽市、赤峰市的小学校区最密集,西部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小学校区相对密集。
小学校区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两者的数量对比反映了初等教育的供需配置关系。全区在校小学生人数为131万人,与全区小学校区规模相比,平均每万名小学生拥有的小学校区21所。整体上看,全区东部多数地区呈现出小学校区数量相对较多、生均校区数量较多,西部地区小学校区数量较少、生均校区数量较少的特征。在2015年全区小学生净入学率达99.9%的情况下,平均每万名小学生拥有小学校区较多者,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可选择的学校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规模较小,校区较分散,集中程度不高;平均每万名小学生拥有小学校区较少者,反映了学校规模较大,校区较集中。
3.2 空间可达性
在全区范围内,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小学校区上学的平均交通距离为2.26千米,行政村到最近小学校区上学的平均交通距离为13.61千米,城乡居民地到最近小学校区上学的平均交通距离为9.65千米。
乌海市城镇居住小区就近小学入学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是最接近国家标准“小学服务半径宜为500米”的地区,阿拉善盟最大,超过1.5千米,是乌海市平均值的14倍左右;此外,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的平均交通距离在4千米左右,呼伦贝尔市的超过2千米,其余盟市的平均交通距离均在1-2千米之间。各盟市城镇居住小区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均超过500米,说明各盟市的城镇居住小区小学就近入学距离尚未达到国家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居住小区至小学校区的空间可达性。
通辽市和乌海市的行政村就近小学入学的平均交通距离较小,均不超过6千米,说明这两个市的行政村到小学校区的可达性较好;最大的为阿拉善盟,超过70千米,其次为锡林郭勒盟,超过40千米,说明这两个盟的行政村距离小学校区较远,小学校区的可达性较差。其余盟市的行政村到小学就近入学平均交通距离小于30千米。
从城乡综合角度看,乌海市城乡居民地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最小不足1.3千米,呼和浩特市、通辽市、赤峰市等3个盟市的平均距离小于5千米,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等6盟市平均距离在5-10千米之间,锡林郭勒盟的平均距离超过20千米,阿拉善盟的平均距离最大,超过40千米。与城镇居住小区、行政村比较可发现,由于行政村数量多于居住小区的数量,其对城乡居民地影响比较重大,导致城乡居民地的平均交通距离总体与行政村较为接近。
3.3 小学服务覆盖率城乡差异
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提出,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米,一般认为,3千米是小学校区服务半径的极限值。因此本文按照500米和3千米不同服务半径考察城镇、乡村、城乡合计3类居民居住地的小学服务能力。
(1)500米服务半径
全区小学校区基于500米服务半径,对全区城镇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20.54%,对全区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5.84%,对全区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12.99%。可以看出城乡差距较大。
从城乡居民地整体覆盖率看,小学校区的500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最高的为乌海市,20%的城乡居民地位于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范围内;最低的为锡林郭勒盟,不到7%的城乡居民地可以在500米以内到达一所小学,其次为巴彦淖尔市,覆盖率不到10%;其余盟市的覆盖率在10%-20%之间。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各盟市城乡居民地至小学校区的空间可达性与国家标准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城镇居住小区看,小学校区的500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最高的是兴安盟,将近30%数量的居住小区位于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范围内;最低的为鄂尔多斯市,不到15%居住小区可以在500米以内到达一所小学;其余盟市中锡林郭勒盟等4个盟市覆盖率在15%-20%之间,呼和浩特市等6个盟市覆盖率在20%-25%之间,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各盟市城镇居住小区至小学校区的空间可达性与国家标准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行政村看,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最高的是赤峰市,其次为通辽市,最低的为乌海市;其余盟市中阿拉善盟和锡林郭勒盟的服务覆盖率不到1%,巴彦淖尔市等7个盟市的服务覆盖率在1%-5%之间。
从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城乡对比来看,12各盟市的居住小区的服务覆盖率均高于同区域行政村的覆盖率,反映依据国家小学入学标准,全区城镇小学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优于乡村小学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
(2)3千米服务半径
全区小学校区基于3千米服务半径,对全区城镇小区的服务半径覆盖率平均值为86.57%,对全区乡村地区行政村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17.09%,对全区城乡居民地的服务覆盖率平均值为50.90%。可以看出城乡差距较大,城镇高出乡村70个百分点。
从城乡居民地整体覆盖率看,小学校区3千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全区最高的为乌海市,最低的为锡林郭勒盟。全区有将近51%、各盟市有3%-66%的城乡居民地存在小学上学过远的状况。
从城镇居住小区看,小学校区3千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除鄂尔多斯之外,其他地区均超过80%,最高的为乌海市,达到100%全覆盖,反映各地区城镇居住小区就近小学在极限距离上的空间可达性较高,全区有13%、各盟市有0%-23%的城镇居民居住小区存在小学上学极端过远的状况。
从行政村看,小学校区3千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全区最高的是通辽市,超过30%,最低的为锡林郭勒盟仅达到2%;其余盟市中,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覆盖率小于10%,阿拉善盟等6个盟市在10%-20%之间,乌海市和赤峰市在20%-30%之间。全国有83%、各盟市有68%-98%的行政村处于小学上学过远的状态。
从小学校区3千米交通距离服务覆盖率城乡对比看,全区及各地区的城镇居民小区的覆盖率均高于同等区域的行政村覆盖率,12个盟市城乡覆盖率差距均超过50个百分点,其中锡林郭勒盟城乡差距超过90个百分点,差距最小的通辽市也超过57个百分点,反映在极限距离内全区乡村居民地小学教育服务设施可达性远低于城镇居住地。
(3)小学校区服务重叠率
本文依据小学入学距离的国家标准,采用了500米指标值,对小学校区的服务重叠率进行统计,对比不同类别居民居住地与学校校区的空间匹配特征。
依据全区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划定的就学服务区,获得全区居住小区的服务重叠率平均值为1.92%,行政村的服务重叠率平均值为0.08%,城乡居民地的服务重叠率平均值为1.84%。
从城乡居民地整体覆盖率看,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区重叠交叉范围内城乡居民地占比最高为呼和浩特市,有2.85%的城乡居民地位于2所及以上小学校区的500米服务区范围内,其重叠率为2.85%;最低的是乌海市,为0.32%;其余盟市的重叠率均不到1%。
从城镇居住小区看,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区重叠交叉范围内居住小区占比最高为呼和浩特市,有4.56%的居住小区位于2所及以上小学校区的500米服务区范围内,其重叠率为4.56%;最低市乌海市,其重叠率为0.33%;其余盟市中鄂尔多斯市等3个盟市重叠率不到1%,锡林郭勒盟等4个盟市重叠率在1%-2%之间,乌兰察布市等3个盟市重叠率在2%-4%之间。
从各地区行政村看,赤峰市和通辽市的小学校区500米交通距离服务区重叠交叉范围内行政村占比分别为0.27%和0.19%,其余盟市的行政村位于2所及以上小学校区的500米服务区范围内的重叠率为零,不存在重叠现象。
从城乡对比看,各地区城镇居住小区重叠率均高于同等区域的行政村覆盖率,包头市城乡重叠率差距最大,超过3%,乌海市的差距最小,仅为0.33%。
4.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小学校区设施配置水平区域间差异较大、城乡差距明显。全区城乡居民地到最近小学校区的平均交通距离为约为2千米;13%城乡居民地位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小学校区500米服务半径内;51%城乡居民地处于小学就学极限距离范围内,且主要位于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就行政村而言小学校区服务重叠率较小不足0.1%,城镇小学校区重复建设现比行政村大,重复率达到2%,总体上,小学重复建设现象不明显。
本次研究从空间角度以全区为研究对象,对全区的小学基础教育状况在区别城镇和农村的基础上分盟市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基础教育资源均等性分析结果,可以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