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胜任力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
2018-06-15陈乐
陈乐
【摘要】目的: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胜任力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本市各医院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00例,用护生实习期间专业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最终问卷结果中,影响护理实习学生实习质量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医院因素(带教教师、动手机会因素)这三板块五大因素各内容中,分值最高的分别是服务对象的理解、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掌握的操作技能、带教教师带教态度、执行整体护理操作机会。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胜任力受到社会、学校、医院等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应重视在日常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兼顾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带教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带教态度,多为实习护生提供较多的临床操作机会。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专业胜任力;影响因素;实习质量
临床护理本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与临床操作能力。护理专业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胜任力,仅靠课堂教学明显不够,还需学生在临床实习中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胜任力不仅决定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与态度,而且还影响着我国未来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对高职护生专业胜任力影响因素的分析非常具有必要性[1]。今特选取我校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本市各医院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医院因素三个维度入手探讨高职护生专业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本市各医院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00例,用自制专业胜任力影响因素调查表给予问卷调查。所选学生皆为护理专业应届女生,年龄为20到23岁,平均年龄为(21.5±0.3)岁。实习时间为6月到4月,平均时间为(8.7±1.2)月。带教教师皆为女性,年龄为25到37岁,平均年龄为(29.4±3.8)岁,高级职称37例、中级职称48例,初级职称15例。
1.2 方法
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目的有针对性涉及,共分5个维度共15个条目。用Likert5级计分法进行计分,选项为完全不重要、几乎不重要、有点重要、很重要、最重要五个选项,分值分别为1到5分,分值越高表明该选项对专业胜任力的影响越高。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社会因素维度中包含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支持(1a)、其他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支持(1b)、患者的理解(1c):学校因素维度中课堂教学板块中包含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a)、课堂教学理论深度(2b)、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2c),实训教学板块中包含操作技能考核(3a)、掌握的操作技能(3b)、学习知识与理论水平(3c);医院因素中带教教师板块包括专业技能水平(4a)、工作态度(4b)、带教态度(4c),动手机会因素板块包括执行整体护理(5a)、执行基础护理(5b)、执行专科护理(5c)。
1.3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来比较组间数据资料,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若p<0.05,即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影响护理实习学生实习质量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医院因素等各项内容中,分值最高的分别是服务对象的理解、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掌握的操作技能、带教教师带教态度、执行整体护理操作机会,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近年,随着大众对医疗服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越发重视,胜任力这一词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胜任力”最早出现在1973年,主要含义是员工应该具备可以胜任工作岗位的技能、知识以及能力等。护士的胜任力是指职业的核心能力,也是其職业必备要求,属于能够迁移的能力,护士具有职业胜任力能够令其快速适应护理岗位变化,完成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美国的护理学院学会于1998年的时候就已经修订护理教育标注,明确要求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于毕业之前需要具备满足岗位工作要求的核心胜任力、角色功能、专业价值观和知识等,澳洲的护理协会也在《护士胜任力标准》中规定护士职业胜任力标准内容等等,护士职业胜任力逐渐成为评价其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高职院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为各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的护理人才,成为医院护士输送后备军,可以说高职院校护生培养状况对护士队伍整体素质以及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胜任力取决于多种因素。本文调查和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影响护理实习学生实习质量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医院因素等各项内容中,分值最高的分别是服务对象的理解、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掌握的操作技能、带教教师带教态度、执行整体护理操作机会。其中,护生走上临床岗位急需要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患者作为护生的服务对象,护理能否得到服务对象的理解是护生提高专业胜任力的关键。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中,患者对护理质量与身心需求提高了要求,医患矛盾一触即发。护生在日常护理中若担心自身护理操作出现差错或者患者拒绝接受护理操作,便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自我评价过低,职业认同感也会受到影响[2]。护理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生必须要具有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多采取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难以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操作技能偏低。此外,在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常忙于日常护理工作,只将晨晚间的注射、输液、发药等简单护理交于护生操作,或者干脆让护生跑腿打杂[3]。使得护生执行整体护理操作机会比较小,难以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使得护生职业胜任力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