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

2018-06-15胡梁深范少勇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疼痛

胡梁深 范少勇

【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附属医院骨科40例痛风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为A、B、C、D组。在四组均给予等剂量的秋水仙碱治疗基础上,给A组患者单纯外敷金黄膏,B组外敷金黄膏+新癀片,C组外敷金黄膏+布洛芬搽剂,D组外敷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用法用量一样,每日2次,四组疗程均为一周,对四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金黄膏及金黄膏+新癀片,肿痛减轻更快,活动受限明显改善。结论: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外敷能更好减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新癀片;布洛芬搽剂;金黄膏;肿胀;疼痛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增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关节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称痛风性关节炎。该病急性发作主要以为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热痹”范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痛风患病率明显上升[1],约为0.15%~0.67%。关节肿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痛风性关节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临床观察采用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者都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将分为四组,每组10例。A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3.4±11.2岁;B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1.2±1:8.7岁;C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8.5±4.6岁;D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7.8±9.5岁;各组的年龄、性别、症状(红肿热痛)及生化(血尿酸、血沉、C反应)指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四组都给予同等剂量的秋水仙碱(1.0mg,3次/d),疗程均为一周。治疗期间均严格控制饮酒,以低嘌呤清淡饮食为主,每天喝水量在2000ml以上,治疗前后分别测患者的风湿四项、血沉、C反应蛋白。

A组取金黄膏一支,敷于患肢膝关节,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天1次,每次外敷6~8h,共用7天。B组取3片新癀片研成粉末与金黄膏调成糊状敷于患肢膝关节,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天1次,每次外敷6~8h,共用7天。C组取10ml布洛芬搽剂与金黄膏调成糊状敷于患肢膝关节,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天1次,每次外敷6~8h,共用7天。D组取10ml布洛芬搽剂和3片新癀片研成粉末与金黄膏调成糊状敷于患肢膝关节,纱布覆盖并固定,每天1次,每次外敷6~8h,共用7天。

2.2 观察指标

2.2.1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药病证诊疗标准和方剂选用》[3]中关于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判定:(1)完全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皮温高等主要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化(血尿酸、血沉、C反应)指标正常;(2)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皮温高等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及生化(血尿酸、血沉、C反应)指标有所改善; (3)无效:临床症状及生化(血尿酸、血沉、c反应)指标均无变化。有效率=(完全缓解+缓解)/总例数)×100%。

2.2.2 疼痛评分

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2.2.3 检验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的比较。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四组疗效分析

A组完全缓解3例,缓解2例,无效5例,有效率50%;B组完全缓解5例,缓解2例,无效3例,有效率80%;C组完全缓解6例,缓解1例,无效3例,有效率70%:D组完全缓解8例,缓解1例,无效l例,有效率90%;经Ridit检验,P<0.05。四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D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三组。见表1。

3.2 四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

结果显示四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四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D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较其他三组下降较多,经统计学检验(P<0.05),治疗后D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降低与其他三组治疗后更显著。见表2。

3.3 四组治疗前后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

从表3得出,*D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改善(P<0.05),说明金黄膏合新癀片、布洛芬搽剂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血尿酸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A、B、C、D组均未有效降低患者尿酸。见表3。

4 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痹证”等范畴,其病理机理为本虚标实。西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高尿酸导致尿酸盐结晶累积关节所致,发作期主要服用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及碱化尿液为主,缓解期主要服用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来控制高尿酸,长期服用药物以控制血尿酸的升高,长期服用降尿酸的药物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后期引发高尿酸性肾病等并发症。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在临床上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医学则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为风寒湿热杂至,痹阻经脉,瘀血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塞,不通则痛,久瘀生热[4],因此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治则上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利湿热等方法。

金黄膏是我院制剂中心配置加工而成的外敷膏药,主要成分是大黄、白芷、黄柏、姜黄、生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天花粉。具有散瘀消肿,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的作用。

新癀片是由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有肿节风、人工牛黄、珍珠层粉、猪胆粉、肖梵天花、三七、水牛角浓缩粉、红曲及吲哚美辛。临床上既可外用也能内服,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布洛芬搽剂是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每毫升含有布洛芬50mg。用于缓解局部疼痛。三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临床观察表明,四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组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生化指标有显著疗效(P<0.05)。临床观察发现金黄膏外敷除偶有皮疹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新癀片有少量的非甾体抗炎药,外敷无明显不良反应。布洛芬搽剂有良好的耐受性,个别患者有轻微的局部反应。本观察表明金黄膏+新癀片+布洛芬搽剂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副作用少,临床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杂志,2011,15(06):410-411.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18-218.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疼痛
谢谢你曾放过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