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需求与对策
2018-06-15方娟
方娟
摘要:青年才俊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尤其是青年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增强教师力量已经成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提升教师的技能以及帮助中西部地区留住这些青年才俊教师是地区发展的重心。基于此,分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的关系,阐述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教学、专业、组织、个人)的需求,提出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四个维度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4002403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新型人才的引入,因为他们能带来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但是现在中国高校的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高校教育的政策、管理落后,教育的管理与政治管理隶属同一机构,管理理念陈旧,严重制约着现在高校新血液的输入,严重制约着高校青年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思想以及工作方式和教育目标。以何种方式才能有效满足现有青年教师的需求,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透过表面看本质,寻找问题的根源,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措施,才能为中西部高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也为高校挽留更多的人才。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与地方高校发展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为高校的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是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青年教师不但能帮助学生发展,更担任着发展高校的重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办学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教师资源严重缺乏,需要高校不断聘用高素质人才来补空缺,而这些人当中大多是青年教师。同时,老教师的退休,使得青年教师的比重不断加大,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
在我国,对于教师等级评价制度极为传统,认为只有资格老的老教师才能评定高级职称。而实际上青年教师才是高校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高校发展的新鲜血液,只有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在社会发展快速与师资竞争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只有满足青年教师的需求,才能将他们的技能提升,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做贡献,这也是发展中西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需求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需求
一般可以通过丰富学习的书本材料、提高教师的技巧技能、改善教学的环境条件这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发展教学的作用。很多的青年教师刚开始工作,就要站上讲台,这是学生人数持续上升及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扩张导致的。还有些新上任的教师虽然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的学术培养不够,还不具备成为教师的资格,一般要经过四到五年的时间才能从一个新手转变成胜任的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遇到教学能力薄弱、教学经验欠缺等一些困难,这就是因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缺乏将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任教能力还不完善的时候就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而且这些困难也是困扰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般用五个方面来评价教学发展,可以利用需求程度明确青年教师在教学发展中对地方高校的满足状况,在地方高校的需求中,对能参与研究的教师需求率为50%,对能进行教学、教育的教师需求率为60%,对能使用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学方面可以进行指导、讨论以及能灵活使用教学技巧的青年教师的需求率最高,为70%。换句话说,在教學发展中,很多方面都需要青年教师[1]。一般从学校进行的培训,学生和周围同事的影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学校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以及青年教师自己的经验能力等这些方面,可以体现青年教师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关系。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发展是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高校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教书育人,还有学科研究。因此,在学科领域当中教师进行发展及成长是高校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高校教师都具有高学历,一般都有双重角色,一是为学生解惑、传道、授业的教师,二是积极进行学科研究的人员与学者。对于学者来说只有利用学科研究证明自己具备胜任学术职业的能力以及在学科研究方面小有成就,有所贡献时,才能说明在一些学科研究领域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所以,在教师发展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最关键的。
青年教师在规范化的研究体系下由于刚开始步入研究领域,即使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也弥补不了经验欠缺、能力不足的劣势,导致在出版及发表论文著作、获取科研经费、申请科研的项目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现在我国制定的高校教师能力考核评价系统中,存在教师进行的科研项目的数量及效果要求,为了使专业的技术职务有所提高,青年教师在出版专著、发表论文、项目和经费的申请方面更加努力。
(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组织发展需求
优化学生、管理人员、教师身边的组织环境就是组织发展,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为教师设立优质的教学环境。青年教师刚步入教学的职业生涯,在教学方面完全是一个新手,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中,要花费精力与时间去适应,需要积极参加学校建立的各类团体组织,与周边的同事、领导和谐相处,熟悉高校肩负的责任与未来的规划,使用学校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提供的帮助及信息,组织应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与此同时,鼓励他们对组织文化进行创新,不断对组织文化进行改革。学校要想加快青年教师的发展,使组织文化被创新和继承以及促使组织不断发展,就得让青年教师适应组织环境,与组织建立和谐的关系。
青年教师一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能妥善处理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学校进行的改革与政策实施也会影响他们的适应能力,一团乱的生活会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新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希望拥有一个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的组织,也盼望被组织接受及认可。但是,地方政府依旧干涉地方高校的资源配置。现阶段地方高校仍然进行的是行政化的管理,满足不了青年教师获得自身利益的要求,使他们长期成为高校管理领域中最边缘化及最弱势的群体,导致他们降低了对工作的创造性及积极性,也减少了初来学校那种急需被组织接受和努力想为组织效力的迫切感[2]。
(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进行健康向上的活动促使职业发展,提高高校教师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是进行个人发展的关键。个人发展能够帮助高校教师达到人本质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完成职责任务。个人发展在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教学方面的发展以及组织上的发展中对教师有很多的影响。
青年教师在到地方高校任职前,需要给学校上交自己的没有被老教师及专业人士指导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学校也没有为青年教师提供相应的条件及帮助,使入职前的规划抱负只体现在纸面上。就这一点来说,美国高校的做法就相对好得多。美国高校为了使教师得到发展,为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以终身任职为目标的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新入职的教师认为高校提供的一系列指导是对他们帮助最大的“合适服务”。因此,可以发现,青年教师对学校忽视教师某些方面的个人发展这种状况已经变得习以为常,处于默认态度,这导致青年教师更加依赖自己,习惯用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如果受到外界(学院、学校等)的帮助时,青年教师不再重视,甚至感觉可有可无。这个现象说明了学校严重缺乏对教师发展的帮助及支持。
三、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对策
(一)高校在教师的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
1重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支持青年教师追求更高的学历
为青年教师提供有益于他们提高职业技能的工作环境,重视每一个教师的发展。只有让青年教师在最迷茫的任职阶段,看到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及努力拼搏得到的成果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所以,高校要通过青年教师个人的需求以及对职业的发展规划,为其制订适应的发展计划。在现实的工作中,青年教师要想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较强的教学能力也很容易,可以参加专业培训、进修、学历教育补充和交流这些活动。同样这类的活动也能提高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现阶段很多的地方高校为了避免人才的流失,当青年教师想再攻读更高的学位时,学校制定了许多的限制项,但是依然没有改变青年教师学成之后变换工作的状况[3]。地方高校不如改变教师发展的理念,支持教师拥有学术工作中的独立性,鼓励教师提升专业知识,不把青年教师强行纳入学校的附属品行列中,将干涉青年教师提升学位的方式变为鼓励与赞同的方式,提高学校的战略目标,增强学校的实力能力,使学校与青年教师共同发展、进步,将高校搭建成能让青年教师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和教学魅力的平台,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打消青年教师追求高学历是为了换更好工作的念头。
2地方高校在管理教师和培养教师方面应该拥有决定权
我国的高校教育肩负着社会责任与伟大的国家责任。从建国以来,高校就是政府部门的衍生品,学生缺乏活力与动力,学校缺乏来自社会的压力与需要,高校进行的只是延续性的普通人事管理,高校教育各方面的管理权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在国家实行的一致性管理范围内也有对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及对教师的管理。大学管理缺乏自主性,教育部及其他政府部门仍然控制着大学教育。只有给大学提供真正的自由,施加适当的压力,才能满足国家以及各个省市对教育的需求。
(二)为教师提供相互合作、指导的场所,帮助青年教师通过反思不断进步
高校教师间的互动交往可以培养青年教师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提供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提高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的机会。同事间可以通过联系(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同事之間感情的培养或能使别人感受到亲和力)、提问(针对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对话(交谈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自己所处的院系)这三种方式进行交往相处。从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米尔斯·克斯教授阐述的大学任教经验中发现,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通过管理者的组织由上而下地进行,也可以由教师自主地由下而上地进行,要想成功发起这项活动,需要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决定教师顺利进行共同学习的因素包括建立共同运作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性、领导的权利部署以及参与者的愿望。教师间的共同学习帮助教师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补充了之前不完备的知识、能力,使单独的个体找到了情感宣泄的出口,使专业发展得到支撑以及得到帮助的组织,为不同院系的教师进行跨专业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共同的学习体系可以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制定统一的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对教材进行筛选,对课程进行发展,使学生的个案能够被认真对待。
(三)完善青年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培养的教师要有真材实料
各地区的大学通过结合美国大学对于教师的培养模式,从而制定出关于我国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有利于加强我国教师的工作能力。主要借鉴的方式有听讲座、建立工作坊、进行个人指导、组建教学小组、支持同伴的计划、咨询专业知识、同行之间的评论、共同合作进行科学研究等,而教师能够有效发展且能够经常见到的发展模式就是工作坊。第一点是工作坊可以及时给教师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及条件,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学习能力。第二点是工作坊的工作方式比较好,通过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提供了教师交流、讨论的机会,使教师可以随时听到不同的见解,从而扩充学习资源。第三点是工作坊的规模不大,但是可以保证工作坊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工作中,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及时反馈,充分交流、讨论,从而使教师的感受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第四点是工作坊的许多事物都是提前认真准备的,尤其是话题、任务、活动这三方面,一般情况下这几方面的核心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激发教师的兴趣。第五点是工作坊的目标明确,能够有效地在限制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一般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集中有效地解决一个话题,这种讨论方式提高了教师的学习效果。由此看来,各地区的大学可以在学校的各个层面实行工作坊的培养模式,使专家授课更加多元化,课堂更加富有活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办学中,只有不断引入青年师资,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才能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教育理念。中西部地方高校,不具备地理优势,想要稳定青年教师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才能使得他们更好地为高校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学校留下更多的教育人才,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參考文献:
[1]史金联.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6):78—80.
[2]郭丽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9—32.
[3]刘佳敏.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以Q学院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10.
Four Dimens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FANG Juan
(Di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Lincang 677000, China)
Abstract:Talented young people are the reserve for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young teachers, wh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talents. Strengthening teachers strength has become the main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in the society, how to improve teachers skills and help keep these young teacher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the focu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universities, demonstrates the four dimensions (teaching, specialty, organization and individual) of young teachers development need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ir development.
Key words:young teachers; the four dimensions of demand;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