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油田长4+5储层单砂体划分方法研究
2018-06-15史建国周建堂邓泾蓉贺建霞
史建国,周建堂,张 维,邓泾蓉,贺建霞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陕西靖边 718500)
靖安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单元的中偏东北部,本区发育由东向西倾没的低幅鼻状隆起,鼻状隆起轴线近于东西向,宽度近5 km。长4+5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与分流间湾相沉积,长4+5油藏埋深1 730 m,砂层厚度10 m~35 m,河道宽度5 km~8 km。
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地质储量采出程度7.6%,综合含水74.5%,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开采阶段,油藏平面剖面矛盾突出,稳产及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近两年通过大量加密井、检查井及野外露头研究,结合测井分析,发现以往笼统的分层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开发需求,需进一步细分层系至地层更小的单元-单砂体,探究油藏内部单砂体空间展布特征与剩余油关系,揭示油藏水驱规律及开发潜力,同时对油田加密调整井、措施挖潜及开采剩余油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储集层层次划分
目前,储层层次细分理论比较成熟,在靖安油田应用比较广泛。针对研究区储集层主要为河湖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河道沉积成因的特点,采用“层序地层”等时地层对比技术进行宏观地层格架控制,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的地层层次划分对比技术进行精细小层对比,综合应用钻井取心、测井等资料,逐级剖析储层砂体特征,以实现对储集层砂体的逐级精细刻画,进而达到对单砂体精细解剖的目的。最终,将目的层段划分为2个砂层组,7个小层,并在小层的基础上细分为27个单砂体。
2 储集层单砂体成因分析
2.1 单砂体的定义
1985年,Miall提出了一套河流相的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法,具有更精细的层次,能够精细到“单一微相”级别,且成果反映和界面为实际沉积单元体的物理界面,并注重三维分布上的研究。2008年张庆国等提出单砂体是指自身垂向上和平面上都连续,但与上、下砂体间有泥岩或不渗透夹层分隔的砂体[2]。2012年封从军提出不同的单砂体在粒度、分选、杂基含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单砂体之间经常存在较薄的泥岩、泥质粉砂岩或泥质细砂岩隔夹层,导致单砂体之间不连通。对于单砂体的识别,很多横向分布稳定的砂体实际上是复合河道砂体,是由多条单河道砂体拼合叠置形成的。单河道砂体在储集物性方面的明显差异和隔夹层的存在,导致复合河道砂体含油不均匀。
本文采用吴胜和提出“单一微相成因的砂体即单砂体[1]”的概念进行研究,充分考虑砂体的展布特征,并结合岩心、单井相、连井相以及测井相等方面,对单砂体成因进行研究,单砂体受到了三方面的约束,即成因、形态、规模。
2.2 单砂体的成因分析
目前,在单砂体成因研究上,本文在充分考虑砂体的展布特征,并结合岩心、单井相、连井相以及测井相等方面,同时沿用多数学者采用沉积微相细分和识别的方法,对单砂体成因进行研究。
靖安油田长4+5期储层沉积时该区处于河湖交汇区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缘、河口砂坝、支流间湾等沉积微相。该区在岩心中可见平行层理、水平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层理的多样性说明水流动荡多变,是河湖交汇区的沉积特征,使不同时期的河道不断叠加和迁移,从而导致河道内部砂体的相互切割、叠置,形成相对连片的复合河道。这些河道砂体构成了主要储集空间。
3 储层单砂体识别及划分
3.1 单砂体观察数据获取
本期长4+5储层野外露头在延安市延长县内,砂体整体呈层状,泥质夹层特别发育,砂体形态呈楔状、透镜体、块状,砂岩厚度在0.5 m~3.0 m,接触关系以叠加、切叠、孤立为主,砂体宽度在150 m~200 m。
3.2 单砂体叠置模式研究
由于受到河道摆动、变迁的影响,砂体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解剖靖安油田长4+5储层,基本有孤立式、接触式、切叠式、叠加式等四种。
孤立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叠加模式,两个单期河道中间有泥岩相隔,或两个单期河道叠加在一个较大河道之上,总体上和较大河道一起构成了河道微相。在不考虑下伏较大河道时,两单砂体构成孤立式[3]。孤立式单砂体连接关系在靖安油田长4+5储集层复合河道层次细分中比较少见。
接触式是两条河道砂体向中间连接方向厚度逐渐变薄,物性变差,多表现出河道侧翼和河道间湾的特征。连接处两口井砂体测井曲线特征有明显差异,邻井小层对比顶面拉平后往往有一定的高程差[4]。
图1 单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图
叠加式是两河道砂体垂向上有明显的叠加关系,测井曲线一般表现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泥质层等非渗透夹层存在,而且夹层较厚,此时测井响应明显;另一种无明显非渗透性夹层,多为物性夹层,上、下两砂体多连通,测井响应没有存在非渗透夹层时特征明显,但仍然是两期单砂体叠加[5]。
切叠式是两河道砂体向中间方向厚度变化不明显,但中间部分砂体测井曲线呈现明显的回返,显示出两期河道砂体的叠加,从曲线上可看出第二期河道对第一期河道的切割,邻井小层对比顶面拉平后高程差不甚明显[6,7]。
3.2.1 垂向叠置关系 根据野外露头观察,砂体在垂向上可细分为切叠式、叠加式、孤立式(见图1)。
3.2.2 横向叠置关系 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及前人经验,砂体在横向上可细分为切叠式、接触式、孤立式(见图2)。
3.2.3 砂体叠置关系组合 基于对单砂体研究由单砂体垂向叠置和侧向叠置关系的研究,单砂体的连通关系是在两口以上井的信息基础上,开展的砂体接触关系研究。结合沉积微相、单井在砂体的位置,推导出两口井间存在砂体10种叠置类型,由于接触式无法在测井资料上明确识别,故将横向叠置关系中的接触式和切叠式合为一种(见图3)。
接触形态不同,其油田影响也不同。平面矛盾突出主要为左右孤立式、左右切叠式;层间矛盾突出主要为上下孤立式;层内矛盾突出主要为上下切叠式。研究区域长4+52期以上下孤立式、上下切叠式为主,野外露头观察也呈现这种接触关系。
3.3 单砂体划分标准方法
在构建单砂体空间接触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划分单砂体的四个参数,包括测井曲线特征、微构造特征、砂体厚度特征、废弃河道沉积物。
3.3.1 测井曲线特征 首先要进行曲线归一化处理。油田开发过程中,测井仪器、测井工艺水平都在发生变化,导致出现同一测井系列刻度范围值不一致的现象。将曲线数值归一化,统一刻度范围值,消除新老曲线不一致产生的误差。一般采取下列公式进行归一化,将所有井刻度范围值全部调整为0~1(无量纲)。
式中:SPnew、GRnew-SP和GR归一化曲线值;SPmax、GRmax-SP和GR原始曲线最大值;SPmin、GRmin-SP和GR原始曲线最小值。
图2 单砂体横向叠置关系图
图3 单砂体叠置模式图
单砂体界面量化标准是单砂体界面判定以GR凹峰为界,以GR值0.4~0.6(归一化)作为标准,然后GR曲线反转与SP曲线交集填充,增强重构形成包络面,进行砂体连通性研究。对于界面不明显时,辅以AC、厚度划分。
3.3.2 微构造特征 陕北地区区域构造总体平缓,当砂体构造出现突变时,在确定砂岩组的顶底界限,且扣除背景构造差异之后,如果砂顶海拔变化超过邻井最大厚度1/2时,则认为是不同期河道砂体。
3.3.3 砂体厚度特征 同一地区同一条河流切割能力的差异变化较小,结合这一特点,当某井点砂体厚度小于或大于邻井厚度的1/2以上时,该井点可判定位于单一河道的边部或者向边部过渡地带。
3.3.4 废弃河道沉积物 废弃河道代表一次性河流沉积作用的改道,因此废弃河道沉积物是识别河道边界的重要标志。若发现废弃河道沉积物,则可断定是河道边界。
4 单砂体展布特征
该区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体动荡造成单砂体间相互切叠的情况比较严重,可分辨的单砂体规模变化较大,宽度在150 m~320 m。
从平面分布来看,单砂体规模变化较大,平面几何特征为条带状、土豆状、不规则形状,砂体宽度150 m~270 m,延伸长度1 500 m左右(见图4、图5),表明当时河道沉积环境改道频繁,河流的规模较小。同时砂体间存在渗流屏障,是导致部分油井长期见效,注水井注不进、压力高的原因之一。
5 单砂体应用的主要方向
5.1 重新认识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参数未描述“砂体间存在渗流屏障”的情况,本文提出一个参数,有效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它表示在同一单砂体内部与注水井连通层厚度与总厚度之比,用于描述目前井网对砂体的最大有效水驱程度。
式中:h-单砂体内连通油层厚度;H0-单砂体内连通注水井厚度。
图4 靖安油田长4+5222单砂体平面分布图
图5 靖安油田长4+5221单砂体平面分布图
该区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由92.6%下降到85.1%,降低了7.5%,表明前期计算较大。
5.2 指导剩余油挖潜
结合单砂体研究成果,发现该区储层存在注采不对应井的现象,部署补孔、酸化、隔采、堵水等措施14井次,已实验性的实施补孔1口,累计增油523 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导了下步措施方向。
6 结论
(1)单砂体研究应该是基于两口以上井的信息才能开展,就一口井划分单砂体,只不过是小层再细分。基于对单砂体研究由单砂体垂向叠置和侧向叠置关系的研究,单砂体的连通关系是在两口以上井的信息才能开展的砂体接触关系,结合积微相、井在砂体的位置,推导出两口井间所在砂体10种叠置类型。
(2)砂体间存在渗流屏障,是导致部分油井长期见效,注水井注不进、压力高的原因之一。
(3)通过有效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评价,表明前期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计算结果偏大,导致开发效果不匹配。
[1]吴胜和.储层表征与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庆国,鲍志东,宋新民,等.扶余油田扶余油层储集层单砂体划分及成因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2):157-163.
[3]舒志华,张立有,刘刚,等.复合砂体中单一河道的识别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4):18-20.
[4]秦刚,成群,熊金红,等.河道内单砂体成因分析与刻画—以扶余油田中38区扶余油组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4,21(3):309-313.
[5]周新茂,胡永乐,高兴军,等.曲流河单砂体精细刻画在老油田二次开发中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2010,31(3):284-287.
[6]马世忠,吕桂友,闫百泉,等.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研究[J].地学前缘,2008,15(1):57-64.
[7]张小莉,查明,王鹏.单砂体高部位油水倒置分布的成因机制[J].沉积学报,2006,24(1):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