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多跑一次” 跑出民政新气象

2018-06-15孙路路

中国民政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政厅民政办事

◎本刊记者 耕 荒 孙路路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是在地方政府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国各级政府提出的硬要求。

曾几何时,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难、办事时间长是个老大难问题。广州市政协委员曾绘制行政审批“长征图”,办一个项目,要跑上百个部门,盖108个图章,还要等待799个审批日;有报道说,百姓为办个护照,来回工作地和家乡跑6趟,只为主管部门审批去开证明;更有官员为了减轻自己的职责,让百姓到处去开“我妈是我妈”“我爸是我爸”的荒唐证明。一个“权”字,任性到让百姓满地奔波、百辩无门、叫苦不迭。

近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确实给百姓办事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办事程序公开了,办事地点、人员集中了,完成办事的期限有了时间表,办事人员的脸也好看了,许多事情也确实比以前好办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许多实权至今仍然没有下放到位,有许多条条框框依然没有被打破,有些权力政府部门依然死死攥着,百姓还得一趟趟去跑、一遍遍去磨。即使那些简化、放开的审批项目,有些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是怪招迭出。20天的审批期内,就是到第19天才告诉你还缺个材料,你又得再跑一趟,再等上20天,还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问题。更普遍的是脸好看了,但事并不见得好办,要想跑一次就能办成,很多人都不会抱太大的 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落实好总书记指示精神,积极回应“放管服”改革要求,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浙江省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最多跑一次”:政府自身改革再提速

浙江是最早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省份之一。

1999年,全国第一家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绍兴诞生,首开集中审批服务的先河。近20年间,浙江历经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从1000多项减少到283项,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1.23万项精简到423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放管服”改革成绩有目共睹。

浙江省温岭市行政服务中心民政事务窗口

2013年开始,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改革目标,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主线,再次加大了政府自身改革力度。

2017年初,在“四张清单一张网”的基础上,浙江省政府改革再次提速,省委省政府自我加压,更进一步提出刚性目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2018年被定为信息化水平突破年,立足信息化水平突破,提升民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构建功能集成、网上网下融合、便民高效、科学精准的民政服务体系和民政管理体制,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最多跑一次”是指各级各部门以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为基础,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2017年2月28日晒出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包括省直单位516项,中央直属部门在浙单位234项;设区市本级平均674项,县(市、区)平均364项。

对群众来说,“最多跑一次”改革由方便群众办事的需求引发,是整体受益的普惠式改革。对政府来说,是深刻的自我革新,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 变革。

浙江省民政系统闻风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迅速启动了这场繁重艰巨而影响深刻的改革。

浙江省民政厅党组高度重视“最多跑一次”改革。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对全省民政系统而言,这是一次自我革新的重大契机。首先是这次改革顺应新时代要求,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东风,可以推进民政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等全方位深层次地变革,撬动民政业务领域改革,解决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另外,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搭上“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的快车,还清历史欠账。“最多跑一次”由此列为民政厅2017年重点工作首要任务,隆重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数据共享工作专班,由厅长王剑侯出任组长,其他厅领导担任副组长,各局处室及相关厅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各局处室、相关厅属单位还指定至少1至2人担任办公室联络员,并明确要求保持人员稳定,2018年6月前不作调整。领导小组成立后,始终保持高频率、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频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各项阶段性工作,每次都是分解工作任务到各个处室,细化完成时间到某个日期,并编发通报向所有厅领导和省市县民政部门通报进展情况和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凝聚全省改革合力。一方面,加强省市县联动。除了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各类互动平台,实时进行工作交流外,还经常组织市县共同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焦点问题。按照省里“八统一”标准化梳理业务事项期间,集中了省市县各级业务骨干180余人,在杭州集中办公,在短短一个星期内高质量完成“八统一”梳理。另一方面,按照省管市、市管县、处室管条线的原则,厅长、副厅长、牵头处室和业务处室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市县的督查指导,确保改革举措在各地落地。

这些大动作的背后,还隐含着一个未曾公开的目的,他们希望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出可借鉴可参考的“民政经验”“民政模式”。以经得起检验的方式、看得见的成果,把可行的做法、成功的经验制度化、标准化,打响浙江民政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品牌,进而为全国民政系统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样本”“浙江路径”。

民政事项如何实现“最多跑一次”?

做“减法”:全面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民政事项。全面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建立办事清单,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前提。

“最多跑一次”改革主要针对办事事项,根据“群众和企业申请、政府部门决定”这个主要标准,民政厅对照权力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对民政系统办事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由于民政业务条线众多且相互关联度低,加上对改革过程中一些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省厅组织力量,前后开展了4次梳理和规范比对,通过做“减法”,全省系统办事事项从最初的近200项,调整为目前的87项(其中厅本级32项,市级63项,县级79项),包括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裁决等权力事项和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社会组织管理、优抚、安置、救灾、救助、区划、养老、儿童福利与收养、慈善、殡葬、救助管理等12个业务条线,基本锁定了改革基数。近200项减至87项,剪掉的是繁冗,剪出的是创新。

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做“减法”优化流程,采取上网办理、快递送达等各类创新手段,提高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近期梳理确定,3个收养类事项和1个政策性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裁定事项,共计4个事项,由于程序特殊不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厅本级32子项,能够实现“最多跑一次”或“零上门”的事项共30项,未能实现的为“涉外收养”“伤残等级评定”2个事项,实现率为93.75%。大部分市县民政部门实现率也已达到90%的目标。

做“标尺”:用标准化理念推动“最多跑一次”。规范统一事项内容,提升标准化水平,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关键。“规范统一办事事项,一方面是规范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其意义就像当年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的车同轨、形同文,为信息化建设、网络化办理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浙江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钱旭文如是形容。

改革过程中,省厅始终将规范统一办事事项内容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对照办事事项目录,浙江省民政厅组织部分市县民政部门编制了标准化的办事指南,统一了指南的格式、要素、内容和有关示范文本。2017年下半年,按照浙江省政府的要求,又集中省市县业务骨干开展了办事事项“八统一”标准化梳理,进一步实现了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审批依据、办事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办事表单等八方面的所有要素和信息,在省市县之间高度一致,线上与线下高度一致。此次“八统一”标准化梳理,通过整合归并内容重复材料和删减无法律依据的申请材料,减少材料累计150余件,待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工作完成后,还能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减少材料100余件。像低保、低边等社会救助事项,目前大部分地方已实现“一证通办”,不需要提交原先那么多的材料。此外,通过梳理还压缩办理时限累计750多天。像老年人优待证的办理,就从原来的60日压缩至现在的2个工作日,成效显著。

做“乘法”,推进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是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路径。如果说最多跑一次是一辆快车,那么信息化建设就是轨道,车子要建,轨道也要建好。2017年经半年的改革后,全省民政系统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系统互不联通、数据无法共享等历史欠账问题逐步暴露。为此,省厅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作为重中之重,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每个节点、每个环节盯着抓、反复抓,步步为营,在年底前有了实质性突破,呈现了后来居上的态势。

一方面,业务办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全面完成。经梳理确定,除15个事项不宜网上办理外,其余72个办事事项均要实现网上办理。为此,全面排摸、梳理、分析各条线各项业务办事事项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确定开发建设8个业务信息建设,这些系统均按照“数据即时归集、流程实时监测”的要求设计开发。通过近半年的加班加点和集中办公,各系统建设均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省的业务数据都能够及时地归结到这八个系统,流程能够实时被监测,哪个办事事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申请的、现在办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可以一目了然,真正做到流程即时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工作人员介绍说。2017年12月份,浙江省政府召开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演示会,民政厅社会团体年检、社会团体变更两个事项成功进行了演示,并且还与相关业务主管单位完成了网上联办,为多部门联办事项实现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探索出了网上办理的技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保质保量完成数据归集共享任务。2017年,开发完成了浙江省民政厅部门数据仓(民政共享交换数据中心),开展民政业务相关数据梳理工作,制订横向部门共享目录。并依托数据仓和省政府数据中心,完成了省政府布置的各类数据归集任务,与其他部门进行了数据共享与交换。

此外,针对无纸化办公实现程度低、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不高等短板,浙江省民政厅加强民政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建设和应用,促进民政政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提升民政办公、管理、决策信息化水平,加大力度完成民政业务综合工作平台和民政决策分析平台建设。

“最多跑一次”:撬动民政领域的改革创新

历经一年多的冲刷,“最多跑一次”这个简政放权的民政样本初具雏形。

—杭州市实现《浙江省老年人优待证》网上办,一次都不跑,手指一点,手机两款APP解决了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周期长、手续繁琐等问题。

—温州市民政局推出数据共享、快递送达、流程改造、一窗受理等举措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事时限、提升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最多跑一次”工作,社会职务综合窗口服务工作井然有序。

—长兴县洪桥镇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乡镇,进一步完善便民窗口布局,设立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将民政等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实现“一窗多能,一岗多职”的运行模式。同时通过系统融通、数据共享,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办事效率,通过手机APP“治惠掌心”实现便民事项上门办、移动办,让群众少跑腿,方便快捷办理各类事项。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行政服务中心

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2017年,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晓峰对民政厅“最多跑一次”基础工作扎实做出了肯定,认为民政厅的改革在短时间内从总体比较滞后转变为“后来居上”,殊为难得。一年来,浙江民政“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成为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使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到政府办民政的事省心、省时、省力,民政服务和发展环境更好了。

“最多跑一次”改革如火如荼,日新月异。但在改革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基金会年检、涉外婚姻、收养等部建系统的数据共享问题,需要得到民政部相关司局的支持才能对接;已经建设完成的涉跑业务信息系统,有的只有内部审批功能,没有对外办事申请模块,有的系统不是全省统建,还有局部的信息孤岛存在,有的系统设计不够合理,网上办事便捷度不高。此外,一些业务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组织架构不统一等问题,也影响数据共享及“一窗受理”平台对接等工作的推进等等。可以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浙江省民政厅提出,今年要100%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或“零上门”,80%的事项开通网上办理,50%的民生事项“一证通办”。这三个指标,都是硬骨头,都不好啃,需要在办事事项标准化、民政服务信息化、民政政务信息化等方面全面发力。但改革的前景同样令人期待,此次改革意味着全面提升民政信息化水平,进而推动民政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构建功能集成、网上网下融合、便民高效、科学精准的民政服务体系和民政管理体制,这将使民政工作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把“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向深入,是人民的愿望、改革的初衷。“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回应群众需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行动。只要我们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能形成行为自觉,提升行为高度,不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探索,真正做到“从老百姓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 突破”。

把“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向深入,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需要,是推动民政改革创新的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入,民政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民政审批事项得以精简规范,民政审批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从而将极大缓解基层力量薄弱的矛盾,不仅能让群众办事少跑腿,还能通过全链路数据跑腿,让更多办理事项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不用跑一次”。更为重要的是,改革还将带动和促进法治民政、廉洁民政、阳光民政、高效民政建设,为民政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民政厅民政办事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各自为政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明天有事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卓志强 强化领导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广东省民政厅举办全省民政系统学习贯彻《慈善法》专题培训班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