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秀林见证城市生长
2018-06-15刘秀峰
文/刘秀峰
摄影 / 续铁标 李 勇 周西娟 杨亚文 苗卫钟 张 轶
蓝图总是牵动人心,一座名为“雄安”的千秋之城,在华北平原的千米厚土上即将呈现。然而,在五千年古老文明与移动互联交织的当下,记载一座“千秋之城”的最好方式和介质是什么?是纸质史书、传统石刻、胶片芯片还是云储存?
走进雄安大地,史无前例的成片成片望不到头的树地里,从八个省精挑细选而来的原生冠苗,经过专业培训的植树人,还有他们一丝不苟的神态动作,告诉我们,雄安的选择是——用森林来见证城市的生长史。同时,也用森林来涵养这座城市的风水,以及雄安人的千秋幸福。
先造森林后建城
与“千年大计”相呼应的是“千年秀林”。
先于这个城市中的其他楼宇的建设、道路的建设,
用这片森林来见证这个城市的生长史。
以千年秀林去创造雄安质量,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国家新的样板。
雄安的平静是春风召唤下的喷薄欲出。四月的春光,抚慰着雄安的每一寸肌肤。淀水、麦田、村庄,虽然安静如往日岁月,但每一个来来往往的人都知道——这里孕育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与“千年大计”相呼应的是“千年秀林”。在整体规划出台之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新区”的理念,宏大的“千年秀林”计划于这个冬春之际在雄安大地落地生根。
“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已有论述。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样作为写入了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既是生态任务,更是关乎一方百姓福祉的民生举措。
“千年秀林”应运而生,它不仅夯实了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的底色,更涵养了一座千秋之城的生态基石。
2018年春天,植树节当日,在雄安千年秀林中植下了一片独特的树木——“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林”。雄安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表示,要让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林成为千年雄安的一道靓丽风景,要让雷锋精神成为新区的内在品质,成为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用精神文明的雄安为物质文明的雄安提供精神动力和强大支撑。
“先于这个城市中的其他楼宇的建设、道路的建设,我们用这片森林来见证我们这个城市的生长史。以我们的千年秀林去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国家新的样板。”雄安集团负责人刘春成在植树节活动现场说。
“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雄安的植树者们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为千年秀林建设撸起袖子,一茬接一茬地干。
摄影/薛志勇
雄安城市森林公园长啥样
9号地块位于起步区和雄县两大城市组团中间,东临大清河,西依白沟引河,南濒白洋淀。据定位,9号地将是未来的城市中央森林公园。
在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中心,坐落着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公园——中央公园(Central Park),这块繁华都市中一片静谧休闲之地,面积达34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被称为纽约的后花园。位于德国柏林东南方向的柏林米格尔湖畔森林,因多森林、湖泊,被誉为“大自然的天堂”。此外,巴黎苏塞公园,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公园,芝加哥罗宾逊森林等城市森林为城市和居民提供了生态保障。
其实,不光国外发达城市如此,中国古人同样讲究人择水而居,鸟择林而栖,人与自然的融合就是天人合一的融合。
自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的第一棵树、第一片林在9号地块扎根之后,神秘的9号地就没有停止过忙碌。
起重机吊起一棵棵树苗,挖穴机身后留下一个个树穴,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将一棵棵侧柏、国槐、油松等树苗植入坑内。身负使命,不容松懈。虽然9号地块的种植接近收尾,植树现场仍热火朝天,人们状态饱满,兢兢业业。
9号地块位于起步区和雄县两大城市组团中间,东临大清河,西依白沟引河,南濒白洋淀。据定位,未来9号地将是自然野趣和乡土文脉融合,集游憩、休闲、健身、科普等多样化户外活动于一体的城市中央森林公园。
据介绍,该地块9934.6亩,栽植总任务量约53.7万棵,现已基本竣工。在现场,记者看到,一改过去人工造林的行列种植,这里采取混交、复层、异龄、大林斑的复层自然群落的建植方式。以常绿(松柏类)、长寿树种为基调树种,常绿树种比例接近50%。其中,在苗景兼用林,采用曲线弧线设计,既方便机械化作业,也让以后保留下的树木尽可能达到近自然森林的要求。
“千年秀林”培植好后,将配合森林斑块、郊野公园、绿色廊道建设,组成片、廊、环相连的新区森林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和生态福利空间共享区,成为构建绿色低碳新区的重要保障。
摄影/薛志勇
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起点”,以“常绿长寿定基调,顺应自然建群落、苗景兼用调时序、突出重点展功能、结合生产提效益”为设计策略,打造近自然森林、复合生态绿心。
雄安标准有多高?
“千年秀林”的品质如何与“千年大计”的定位相适应?全新的理念带来的是近乎严苛的“雄安标准”。
根据要求,在苗木进场检验时,施工单位就设立测量小组,并设专人负责苗木进场数据的录入,每验完一棵树将数据提交至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苗木方可栽植。填写每一项测量数据时,应对测量读数拍照上传,照片要求测量读数必须清晰可见。
在千年秀林团队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育林专家,他们都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经验。然而,即使这样一个团队,在雄安挖坑栽树,也并非易事。在雄安栽树标准到底有多高?高在哪里?现场的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全新理念和标准的考量。
“雄安森林不同于园林,园林强调景观,雄安森林的不同就在于尊重自然生命,营造近自然森林。这些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的,并见证一座城市的成长。”
从规划设计、 挖穴、选苗、数据录入到栽植 、养护浇灌,每一道流程都有严格标准。
在千年秀林团队中,来自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小伙子张亮,从30多个雄安园林设计参与者中脱颖而出,留在了雄安建设现场。
张亮说,“近自然森林”这个概念很多园林工作者都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所谓近自然森林,就是遵循森林的自然演替规律,在适度人为干预下,实现森林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演替,最终形成异龄、复层、混交的稳定生态系统。
“千年秀林”的品质如何与“千年大计”的定位相适应?全新的理念带来的是近乎严苛的“雄安标准”:
在选苗方面,坚持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等原则,强调适地适树,乔木为主,生态与景观并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人的需求和动物需求相适宜。优先使用乡土树种、本地苗木、苗圃换床苗,不要梳小辫的苗、非苗圃的苗、截干的苗、非本地树种、移栽的大树。
为此,特别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所有苗木必须提供“二证一签”,即苗木检疫证、苗木检验证、苗木产地标签。二是乔木树种一律使用原生冠苗,不使用截干苗;主干基本通直且有明显的中央领导枝。三是植株生长健壮、冠形完整、株型端正、土球完整不散坨。
只有达到标准的树苗,才可能进入“千年秀林”。在植树现场,可以看到一些被淘汰出局的树苗。被淘汰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是树冠不符要求,有的是土球不完整等等。
4月初,桃树花期将尽,经过一个严冬的考验,去年种植的大批苗木已经返青,为今后更大面积的种植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棵树要过多少关才能在千年秀林存活下来?
工作人员介绍,从苗圃挂牌开始,到种植完成至少要经过5道检验,包括施工方采购质检关、后总包质检、监理进场抽检、栽植抽检、集团生态公司抽检等。除此之外,为客观评价造林成效,雄安集团还制定了通过监理单位、第三方来实行合格率、成活率、保存率的验收规划。待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考验,千年秀林才算真正经历了千年中的头一年。
与时间赛跑,与春天赛跑
“田园恰恰值春忙”。如何在最佳种植时段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成为雄安植树人的头等大事。在这个春天,进度、时间、成活率、紧迫感,成为每一个植树人脑海里的关键词。
摄影/ 杨国瑞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在千年秀林再恰当不过。每种活一棵树,就是迎来了一个生命。
根据规划,未来新区蓝绿空间占比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0%,造林面积90余万亩。目前,“千年秀林”已开工面积达11万亩,栽植设计总量约1000万多株,截至4月25日已完成700万株。
“田园恰恰值春忙”。如何在最佳种植时段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成为雄安植树人的头等大事。在这个春天,进度、时间、成活率、紧迫感,成为每一个植树人脑海里的关键词。
对于千年秀林,雄安集团生态公司负责人彭旭更总结了“五新”法宝。这“五新”法宝,既是千年秀林的创新之处,无疑也是落实栽植任务最有力的方法论;既保证千年秀林雄安质量,也让参与植树的当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帮助他们逐步变成新区森林产业工人。
这个春天,一百多种树苗,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天津等气候接近的八省市,带着各自的根土和故事,集体跑步进入雄安。它们不仅是与时间赛跑,与春天赛跑,更是与一座千秋之城并行和相互见证。
雄安千年秀林的“五新”法宝
一是“理念新”。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生命,营造近自然森林。
二是“技术新”。以“实验林”为基础,编制了《雄安新区造林工作手册》《雄安新区造林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手册》,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标尺。
三是“模式新”。采取大型工程建设模式,招选大型工程施工企业和专业造林公司强强联合。以专业化队伍为主,吸收当地村民参与造林。
四是“机制新”。建立全新合作造林机制和森林管护机制。
五是“环境新”。新区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有力,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参建企业与当地乡村开展乡企共建,共同推进植树造林。
“数字森林”与有“身份证”的树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生命,
每一棵树,都有专属的“身份证”。
在千年秀林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口诀:新区植树有口诀,一对图纸二挖穴,三验树型四录入,五栽苗木六养护。这是植树造林指挥部办公室编制的《雄安新区植树造林技术培训》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录入指的就是录入大数据系统。
“千年秀林每一棵树都是有身份的,有生命的”,雄安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棵树上的二维码,背后链接的是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通过它可查询苗木的树种、胸径、冠幅、产地、种植位置、生长信息等。
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科技建立智能平台,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苗木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精准管控,同步构建“数字森林”。
千年秀林的每一棵树都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可以说,从顶层规划设计到新区栽种下的第一棵树开始,高质量理念、高科技应用就贯穿“千年秀林”项目全流程,“雄安质量”就是“千年秀林”的“灵魂”。
“种”出来的人文精神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生命的理念,在雄安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种下的是树,收获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在千年秀林中,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生命等理念在雄安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其实,细细想来,种下的是树,而收获的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如今,坚持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绿色宜居的主攻方向,建设生态功能完备的多功能城市森林,将雄安新区打造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绿色宜居新城,已不约而同地成为每一个雄安建设者的心灵共识。
对于千年秀林工程人员张亮(右)来说,参与雄安建设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从标准制定到现场技术质量把控,可以说他见证了9号地从一片庄稼地到一片森林雏形的巨大变化。参与雄安“千年秀林”建设让他觉得非常荣幸,也将继续全力以赴为植树造林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乐建林(右)说: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自从到了雄安以后,做梦都在种树,把树种好,种直,种活。为确保苗木成活,我们从苗源质量、运输过程、现场栽植、后期养管方面层层把关,做到认真对待每一株苗木,认真对待每一株生命。
2018年春天,迎来了第40个植树节。当日,《河北画报·画报雄安》的采编团队在9号地块雷锋纪念林栽下了一棵白皮松树。这棵松树将与《河北画报·画报雄安》一起,见证雄安新区的成长。
来自雄县张岗乡的村民朱志威(右),是雄安植树大军中的一员,接受过雄安集团的专业培训。植树一开始,朱志威就和同乡的工友整天忙在植树区,任务重,要求严,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按规划,张岗乡周围种植数量是可观的。想到未来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朱志威更有信心,他说我们是在给我们自己种树!
“我这辈子没想到能赶上这么大工程,真是太幸运了。”王师傅今年五十出头,来自辽宁省锦州市郊,在当地是个有名的果树修剪能手,在雄安不到一个月的日子里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全部都用到了工地上,受到了同行好评。他说,白洋淀是我从电影《小兵张嘎》里知道的,早就想去看看,但一直未能实现,等任务完成后一定带着家人好好转转去。不过最让他惦记的还是这片树林子,再过五年十年一定还会再来这里,到那时,这片树林一定会变成一片大森林。
来自辽宁锦州的大姐,和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一样,开始她只是觉得换一个地方打工而已,到新区后看到每天的变化,看到全国各地对新区的支持,点燃了她如火如荼的干劲儿。“以后我回老家和人说,雄安新区的树有我种的,又挣了钱,又给新区作贡献”。说笑间,她一直没停下手中的活儿,按照画好的白线和尺寸,一丝不苟地用铁锹挖树坑。“解冻了,树坑好挖,你看,下头是湿的,不咋费劲儿。”浓浓的东北口音和泼辣性格的大姐说: “孩子们都大了,能脱开身出来挣点钱,还赶上建新区,多美呀。”
“这片地就是我家的,现在种了树。”年轻的裴泽勇指着前边的一片土地说。语气里既有眷恋又有自豪。
裴泽勇是雄县张岗乡里合庄村人。家里有4亩多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农闲时他外出打工,每年收入不错。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征用他家土地。闻讯后他立即从外地返回,积极报名参加培训,掌握植树技能。他说,新区建设是党中央英明决策,是千年大计,对我们也是一件大好事。虽然现在我们受点儿损失,但为了新区建设,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值了。等我老了,拄着拐也要来这里,看看我亲手栽的这片树。
在千年秀林,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在雄安,每一个劳动者都会尽可能得到充分尊重,成为“有尊严的建设者”。
3月27日,位于雄县昝岗镇的千年秀林4标段雄安建设者生活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向整天在田间地头植树的建设者们提供餐饮休息服务等后勤保障。生活服务中心有明亮的厨房、环保的灶具和专业厨师,竭力为一线人员提供卫生可口的饭菜。当日,雄安集团安排本部食堂大厨到该中心体验员工伙食,保障餐饮品质。
编辑/刘秀峰
从“千年秀林”栽种的第一棵树开始,就按城市中央森林公园的标准来实施,全方位创新植树造林的理念、模式、机制、技术、养护、管理等流程,大力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创造了植树造林的“雄安理念” “雄安标准” “雄安模式” “雄安质量”,着力打造未来的“雄安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