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根,民族文化才能枝繁叶茂
——“百名人才”波罕丙谈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
2018-06-15采访刘瑜澍龙成鹏龙成鹏
□ 采访 / 刘瑜澍 龙成鹏 □ 文 / 龙成鹏
已经建好,等待验收的“百名人才”计划资助的象脚鼓展览馆
初识波罕丙,是在2016年11月,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组织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培训班”上。他是一百多位参与培训的学员之一,是省民族宗教委“百名人才”计划的资助对象,也是象脚鼓舞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今日民族杂志社记者利用培训班的课余时间采访了数十位学员,波罕丙就是其中聊得比较深入的一位。除专门采访外,在11月26日的分组传承经验交流会上,他15分钟的发言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波罕丙,人清瘦,很精神,脖子上挂一个他自己制作的象脚鼓饰品。他介绍自己,说今年54岁时,记者觉得很吃惊。他普通话很流畅,谈及民族文化,用词考究、逻辑清晰,显然已经过锤炼。
象脚鼓展览馆一角
波罕丙制作的象脚鼓
波罕丙身上的现代感,可能是他长期与外界打交道留下的痕迹。
波罕丙所在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旦村,村子被森林环绕,有水库,民风古朴,被誉为热带雨林里的“世外桃源”,很受深度游游客的喜爱。1995年起,波罕丙就开始接待外来的游客。2007年后,村寨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今,每年都要接待两三千人。
波罕丙无数次向游客展示、讲解傣族象脚鼓舞文化。有些游客为了深度体验异文化,还要学习象脚鼓舞、傣族武术。于是,波罕丙还化繁为简,向游客传授这些傣族传统技艺。
波罕丙做象脚鼓舞师傅的经历,比接团更早。他15岁开始帮助村寨编排象脚鼓舞节目,17岁那一年,他教了第一批学生,共75人。此后30多年间,波罕丙一直“承包”了寨子的舞蹈编排和训练。波罕丙的培训班,不止办在曼旦村,早已扩展到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甚至扩展到老挝境内的傣族社区。而他编排的基于民间的象脚鼓舞节目,也曾代表云南省参加过全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见过很多“大世面”,且一直活跃在民族文化的市场一线,波罕丙对于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现状,有切身的体会。他总结说,乡村的文化传承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人”。在接受采访,或在此后会上的发言,他都强调一个观点——“学生是我们的根,如果这个根不好,以后我们的文化就传不下去。”
波罕丙认为,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目前留不住“根”。所以,他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民族文化产业与非遗传承的方式,不失为一种途径。旅游带来就业,而非遗人才又恰好是乡村文化旅游所急需的。
采访中波罕丙表示,“百名人才”计划资助的50万元,他已经用来建造一个集传承、制作、展示和旅游体验于一体的象脚鼓展览馆。他还表示,培训班结束后,他要召集家庭成员和他的学生开会,动员他们参与文化传承,把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培养成非遗文化传承的老师。
时隔一年之后,2017年12月和2018年4月,今日民族杂志社记者又两次电话采访了波罕丙。他告诉我们,他的事业有了新进展,象脚鼓展览馆已经建好。采访当天他正要去老挝做客——他的父亲是老挝傣族,母亲是曼旦村傣族,1966年他父亲又返回了老挝——而借这个机会,他打算在老挝寻找年代久远的象脚鼓,用钱“换”它们到展览馆展示。之后记者又了解到,这次寻找并不顺利,反倒是在勐海县的勐遮等地,找到了年代长达200年的象脚鼓。
他培养学生的计划比较顺利。他的学生中,有4位正在往象脚鼓舞老师的方向培养,还有2位则选了制作象脚鼓。
波罕丙的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这两项事业,正向着他预定的目标迈进。
波罕丙接受采访
以下是记者同波罕丙的访谈录
武术是基础
今日民族:波罕丙老师,你是怎么开始学艺的?
波罕丙:我最早学傣族武术,是偷偷地学。我跟我大舅在距离寨子3公里田边的房子里过夜,晚上没有灯,烧一大堆篝火。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学。我拜了6个师傅,先是我大舅,后面是我舅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舅爷做过勐腊县长的保镖,功夫很好。
今日民族:傣族武术跟傣族象脚鼓舞有关系吗?
波罕丙:傣族象脚鼓舞是由傣族武术的动作演变而来的。要先学傣族武术,才能学象脚鼓舞。以前的老人们就是这样做的。如果不是先学武术,那跳出来的味道就不同,就不是傣族象脚鼓舞的味道。我跟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交流过,专业演员学的方式跟我们不同,在一起跳,内行人看得出区别。
一个师傅拜了3次
今日民族:你学习象脚鼓舞和武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波罕丙:以前学的时候,我认为,作为一个男人,该学的东西就要学下来。怕以后要用的时候却找不到了。这些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老人不教你的话,你怎么会懂呢?我就这样学下来。那时候也没有想到现在国家会保护。
今日民族:你这一辈人中,和你一样热爱象脚鼓舞和武术的多吗?
波罕丙:爱和不爱,有很大差别。跟我一起学的师兄师弟,大多没有我这么爱。虽然是从一个师傅学下来的,他们没有我学的多。
过去的老师,不轻易教学生,教的时候也会留一手。那时他们还不知道国家需要他们教。所以,我学的时候,不仅要问,还要跟老师搞好关系。平常休息的时候,就坐在他的旁边,经常问问他。回家以后,有什么好吃的,也拿去给他,慢慢就相处得像家人一样了。
我知道师傅不会完完整整地教,所以我拜舅爷为师时,拜了三次。前面两次,都跟其他师兄弟一起拜,第一次有13个人,第二次有6个人,第三次就只有我一个。拜到第三次,他被我的诚心打动了。他想,“这个徒弟太好了,他比我儿子还好。”那他就毫无保留教给我了。
傣族尊师有传统
今日民族:你特别强调拜师,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在傣族地方,确认师徒关系很重要吗?
波罕丙:拜师考验一个人的诚心,老人们认为,如果连拜师都不认真,肯定没法学好。拜师不是开玩笑,如果拜了师,没出师你就跑了,那师傅一辈子都不会再教你了。
拜师的时候,师傅提的要求,你要答应,你的爸爸妈妈也要答应。这样师傅才能收你为徒。我们现在收徒弟,也和我师傅收我的时候一样。做不到老师的要求,就不收你。
今日民族:师傅会对徒弟提什么要求?
波罕丙:主要是要求学生做一个好人;听师傅的话,尊重师傅,尊重师傅的家人;尊重父母,尊重寨子里的人。不能打人骂人,更不能把学到的东西拿去做坏事。如果做不到,师傅就不会教你。我们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你不听师傅的,做了坏事,那跟你一同拜师的师兄弟,来抓你、绑你,你都没话说。
今日民族:你们收徒的标准是很高的。那现在你作为非遗传承人,会不会为了完成传承任务而降低标准?
波罕丙:我们现在非遗进校园,教小学生、中学生。原来的这些话,我们还是要说的,但我们现在教的是表演性的,像武术,就简单教他们一些动作,能在舞台上表演就行了。如果他要拜师,又是另外一种要求了。而且,拜师后教的内容也不一样。从基本功慢慢教你;如果你受不了,两天三天你跑了,那师傅一辈子都不会再教你了。
今日民族:你现在的学生中,有没有用原来的方式拜师的?
波罕丙:有啊,我现在有30多个学生,前不久还有老外来拜师。拜师要到山上去拜,不能在家里拜;拜师要选吉日,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出师也一样,要合适的日子才能做。拜师的日子按傣历,一般选星期二;出师的日子是星期四。
旅游带动的象脚鼓产业
今日民族:游客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波罕丙:一是象脚鼓的市场越来越大,另外是象脚鼓舞表演的需求越来越多。
我做象脚鼓是比较早的,最初都是村子里用。游客来了之后,他们看象脚鼓舞,就想把鼓一起买回去,1995年起,做旅游接待后,就开始大量制作象脚鼓。
我们平时用的鼓都比较大,游客带不走,就要求我们把鼓做小。我们工艺不变,把尺寸变小。小鼓和大鼓,声音差别很大,但他们不在乎。很多人买回去后当工艺品摆着。
现在,我做的象脚鼓供不应求,游客要买,望天树、植物园这些景区也要买,从来都没有现货,都要提前预定。有些乐队还专门到我家里订制鼓。
除了做乐器用的象脚鼓,我还把象脚鼓的造型做成工艺品。我戴的这个首饰,就是我这几年开始做的象脚鼓衍生产品。除了首饰,我还做象脚鼓酒杯、茶杯,要买的人很多。
象脚鼓已经是一个产业。但仅凭一个人根本做不了。我现在就想培养学生,教他们跟我学做一模一样的鼓,我让他们从做小鼓开始,慢慢磨炼他们的耐心,做更大的鼓。
今日民族:你的象脚鼓大概什么价位?
波罕丙:什么价都有。我卖到北京的1.85米高,直径58厘米,有雕刻的那个鼓,卖到32000元;现在平常做的普通尺寸,有雕刻的是3000多元,不雕刻的是2000多元。其他七八百、五六百的也有。
“百名人才”培训班结业时,波罕丙上台表演傣族武术
把文化做成事业,才能后继有人
今日民族:歌舞演出的需求如何?
波罕丙:象脚鼓舞的演出主要看游客数量。有15个以上的游客才会表演。因为只有游客人数多,才能分摊表演费用。现在我一年要接三四十个大团,一个大团,最低二十多人,一般有五六十人,多的一百来人。歌舞演出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今日民族:这些表演队成员都是你的学生?
波罕丙:对,都是男孩子。
今日民族:表演队的流动性大不大?
波罕丙:变动不大。也有少部分人不理解,先是跟我学,有的爸爸妈妈说,“帮他干什么,不要去”。走了就后悔了,因为回不来了。拜师的时候,你走了,等你想回来了,师傅不要你了。这是传统,也是规矩。
表演队成员都有钱赚。我会跟游客讲清楚,表演费是多少,如果需要我就组织表演,表演完了,钱都分给学生。我在别的方面赚钱,表演方面主要是帮学生,给他们锻炼机会,给他们一个事业。
我们非遗传承难做,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老师都不能过好,学生学了也没出路。如果跟你学东西,能够把生活过好,能够跟着你把文化干成事业,后辈肯定想跟你学。
乡村旅游的“标准化”探索
今日民族:曼旦村的乡村旅游有哪些旅游项目?
波罕丙:主要是体验传统的傣族文化。比如,象脚鼓舞、傣族武术、傣刀傣棍都是传统的。如果吃的、住的不是传统的,那就不好了。我们要做一整套传统文化的体验内容。吃的不用说,当然是傣族传统的味道。住,也要住傣楼。我们的傣楼,没有床,是用一排垫子铺成的通铺。我们不做酒店的标间,就是要让游客体验一下他们没有住过的房间。卫生间、洗澡间这些设施,也要部分保留我们的传统,不是每一个房间都有,而是集体共用。既要让游客满足他们的需要,又不迁就他们的习惯。很多游客到了后,觉得这个太好了,把行李放下,就这样睡了。
今日民族:你从事乡村旅游多年,有什么心得体会?
波罕丙: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们都没想到会做得这么好。外面的反响也很好。像一些景区那样过度商业化,我从来不做。我们要保持传统,保持文化的纯正。
当然,旅游项目需要搭一点东西,添加一点现代元素。这种搭配问题不大,但要变动更大的话,我不做。
我们的房间,都是用原木构架,然后盖泥瓦,是我们傣族最传统的房间。另外,我要求跟我合作的其他村民家,也必须按我的标准来,除了傣族传统民居,卫生条件、吃的东西、住宿条件,都要达到我的标准,我才把游客分给他们。
今日民族:你做了很好的示范,乡村旅游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那么接下来还有没有什么阻力?
波罕丙:游客每年都在往上涨,我现在最需要的,一是帮手,二是传承人。没有这些根本走不下去。我们年龄大了,接待人也不太合适。培养有文化的传承人就更难了。有些人我想培养,但招不到,因为他们去读书了,不在家。也有人来问我了,“老师你收我的话,我就不读书了。”我说,“这样不好,你们先读书,读书以后如果你不好找工作,再过来和我一起做。”
波罕丙的学生向游客展示傣拳